【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基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双减作业】分层课时作业: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基础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7: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层课时作业设计: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基础练)
下图为乡村和城市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于 ( )
A.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 B.交通线数量不同
C.人口数量不同 D.建筑物密度不同
2.关于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人类居住房屋的总称
B.多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
C.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强
D.保护传统聚落的目的是发展旅游业
3.(2022·益阳学业考)如图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亚民居厚墙加小窗,防寒风又保暖
B.东南亚竹楼架高结构,通风散热防潮
C.窑洞凿洞而建,省材省料,冬暖夏凉
D.北极冰屋雪砖垒砌,密封防寒风保暖
(2023·北京石景山期末)聚落是人们为生产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图1为我国某地聚落景观,图2为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成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该聚落景观 ( )
①位于山区,聚落分布稀疏
②气候温和湿润,梯田种植为主
③交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
④附近河湖密布,引水灌溉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图1中的聚落可能位于图2中的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3·广东韶关期末)焦溪古镇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历史上的焦溪古镇凭借发达的水系,成为商贸重镇。“黄石半墙”是焦溪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采自附近的黄石。目前焦溪古镇出现破落和衰退的景象,2019年被当地政府规划为重点开发旅游项目。读焦溪古镇景观图,完成6、7题。
6.焦溪古镇“黄石半墙”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是因为当地 ( )
①盛产黄石,取材方便
②多风沙天气,可防风
③降水多,地势低平,利于防洪
④冬季严寒,可保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为保护焦溪古镇文化,在旅游开发时应 ( )
A.打造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景色
B.展现原汁原味的古镇民风民俗
C.恢复繁华喧闹的商贸重镇风采
D.配建奇幻炫丽的大型娱乐设施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图甲是 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 (工业或农业)为主。
(2)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 分布,这样的聚落形态一般呈 状分布。
(3)A、B、C三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其优势在于 。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1.A 2.B 本题组考查聚落有关知识。第1题,聚落根据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第2题,聚落是人类居住的场所,不仅仅体现在房屋上,还有活动场所、生产工具等;多建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条件优越的地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减弱;保护传统聚落的目的是保护传统文化。
3.A 本题考查民居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所建房屋墙壁厚是用来隔热的,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进入的太阳热量;窗户小是因为西亚地区光照强,小窗户有效防止大量强光照射,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还可以防风沙的侵袭;厚墙加小窗是为了适应当地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
4.A 5.A 本题组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4题,图中的聚落景观位于山区,聚落分布稀疏,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为丰富,以梯田种植为主,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该地区主要位于山区,交通不便,旅游资源缺乏;图中没有河湖分布,引水灌溉不便。第5题,由图可知,图1中的聚落类型为乡村,位于山区,图2中的甲地聚落类型为乡村,位于山区;乙地聚落类型为乡村,位于海拔较低的高原地区;丙地和丁地都位于平原地区,而且聚落类型为城市。
6.D 7.B 本题组主要考查民居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的保护。第6题,材料中描述,古镇整体伴水成街、依水成市、因水成镇,历史上的焦溪古镇凭借发达的水系,成为商贸重镇。“黄石半墙”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体现出焦溪镇盛产黄石,且地势低洼,降水丰富,“黄石半墙”利于防洪。该地风沙天气不频繁,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第7题,为保护古镇文化和突出焦溪古镇特色,其旅游开发应展现原汁原味的古镇民风民俗。
8.【解析】本题考查聚落的不同形态、影响聚落分布和发展的因素等内容。第(1)题,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从图中看出图甲高楼林立,分布密集,属于城市聚落;图乙房屋低矮,散落分布,属于乡村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第(2)题,读图可知,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流分布,因为这里地形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聚落沿河流分布,其形态一般呈条带状分布。第(3)题,读图可知,A、B、C三个聚落中,B聚落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会处,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D村落地处两条公路干线交会处,交通便利,也利于其发展为城市。
答案:(1)城市 农业
(2)河流 条带
(3)B 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会处 交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