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辩质疑”导入课文
1.都说我们班的孩子很能干,我们来一次听力比赛。
(1)众人拾柴火焰高。
(2)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称赞别人是一种美德。
(4)树上长着蓝色的树叶。
2.第4句你们都摇头,能说说理由吗?
3.是呀,有一篇文章的课题却叫做——蓝色的树叶,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赶紧打开课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9课 蓝色的树叶 (板书:蓝色的树叶)一齐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4.区别“蓝”“篮”字。
你知道蓝色的“蓝”字为什么是草字头吗?
它有一个形近字,是哪个字呀?。篮球.篮子的“篮”。为什么篮子的“篮”是竹字头呢?
二、初读感悟,识字教学。
课件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
2.读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识字,变魔术
(1)课件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带拼音,认读。
看!第一关:生字关。
我们的小老师一个比一个棒!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看一看哪列火车跑得快。
出示课件:没有拼音的生字
有拼音你认识它,拼音躲起来了你还能认得她们吗?你来试试!(指名读)(男女同学赛读)
(3)第二关:词语关
过渡:第一关我们轻松闯过了,现在第二关词语我会认。
(3)第三关:句子我会读
(你们真能干!)淘气的生字溜进句子中,你还认得出它们吗?指名读,再齐读。
出示:①老师教画画,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准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区别)
②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
5.多音字
细心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教”字的颜色与其他字不同,这是因为它是多音字。指名认读。它还有哪个音?
课件出示:教: jiāo 教画画
jiào 教室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谁愿意来?其他的同学要当文明小听众,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事?”
课文读完了,你能根据他说的来填一填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示:课文主要讲了(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李丽)的事)(指名说)(全班齐读一次)(板书:李丽 林园园 借绿铅笔 舍不得)
2.现在我们来闯第五关(生读:对话我会读)出示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用“ ”画出李丽说的话,用“~~~~~~”线画出林园园说的话。
大家找到了吗?把你找到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第一次对话:
我们来看第一次对话,请两个同学相互合作读吧。(评一评)
你知道“吞吞吐吐”是怎么意思吗?你能这样来读吗?谁再来 可是李丽和林园园是在课堂上借东西,应该“小声”的说,谁来学着读读。
我们请一对黄金搭挡学学他们当时的语气来读读。(评一评)
我也觉得他们读得很不错,来,老师奖给你们一颗团结友爱星。
你也能用问句来问别人借东西吗?
出示: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好吗?
吗?
过渡:林园园这样说了以后,李丽又怎么问呢?谁来读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请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出示:现在可以把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问吗?
直接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名读,评价,
你能给“连忙”换一个词语吗?(立刻.马上.赶紧……)
用这种感觉来读读
再看看皱着眉头这个词,你会做吗?
让我们皱着眉头读:还要画小草?
四、寻找规律,正确书写。
过渡:这节课我们已经经过了听.说.读三个环节的五道关,胜利就在眼前了,最后一道关(生读:生字我会写)
出示课件:“笔.拿”两个生字
1.能给这两个生字找朋友吗?(笔.拿)
2.你怎样来记这两个字?
3.指导书写
先说说写这两个字的时候,有怎么需要提醒的?
(1)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2)拿,上面的人字要写得展开一些,不要忘了还有一小横。
(3)在书本上临写,同桌间比一比谁写的工整.美观
(4)评写。
大家坐好,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的字,谁来评一评。
他的字写得工整.美观,你能像他那样写吗?回去后我们再好好的把它写在课本里!
结束语: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习很认真,不仅能把课文读好,还能把字写好,下一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这节课就上到这。
板书: 19 蓝色的树叶
借绿铅笔
李丽 林园园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