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新课导入
高考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什么呢?
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如何演变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P40页历史纵横,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
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背景
材料一: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消极:
积极:
无考核标准,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
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弊端有很大的作用;
且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一、选官制度·寻天下才
1.九品中正制
(2)影响
阅读课本内容
制作“科举制发展过程表”
时 期 表 现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隋文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继续发展
2.科举制
(1)发展
2.科举制
(2)影响
积极性
官员素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社会风气: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阶层流动: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
的流动,考试更为公平。
中央集权: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儒学:加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世人思想;
对西方:科举制对西方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有重要影响
消极性
对儒学的过度推崇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的行为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且导致了部分士人产生畸形的价值观
后期科举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合作探究一: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和趋势
时间 制度 方式 标准 趋势
商周 世卿世禄制 世袭 血缘
战国到秦汉 军功爵制 中央任免 军功 汉武帝以后 察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 才能、品德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自下而上,中正官评定等级 家世与德才→家世门第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中央统一,分科考试 才学
1、方式( )
2、标准( )
3、权力( )
公开公正
客观科学
集中于中央
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相权三分 职掌分明
加强皇权 节制君权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草拟
审核封驳
执行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二、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
审议机构
材料二:“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按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枢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辞海》
材料三: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二、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
阅读材料思考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中枢权力机构·演变
时期 中枢机构设置 权力配置
秦
西 汉 武帝前 三公九卿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武帝后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行政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
三公九卿
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事(虚职),御史大夫掌监察,诸卿分掌具体事务
中朝和外朝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民众的义务: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粮食、布帛
人头税
田亩税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
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书·食货志》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赋+役”
三、赋税制度
租
田租
调
户税
唐初
庸
以庸代役
租调制
定额租调
成年男子负担徭役
租庸调制
按户征收
三、赋税制度
1.租调制·租庸调制
材料四: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根据材料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1)背景
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
政府财政困难;
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三、赋税制度
2.两税法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材料六: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资治通鉴》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简化收税名目;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简化纳税时间;
思考:根据两税法内容,说一说其所起到的积极影响。
材料五: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陆贽:《陆宣公奏议》
改变以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了人身控制
三、赋税制度
2.两税法
减轻农民负担
扩大收税来源——>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材料: 今自谋叛以来,农劳而兵逸,其租税所出之名不一,猾吏挠之,后期而输者则鞭体出血。……故豪农得以蠹,奸贾倍之,而美地农产尽归奸豪。益其地、资其利而赋岁以薄矣;失其产者,吏督以不奉而赋岁以重,是以割姻爱、弃坟井,亡之他乡而不顾。亡者之赋又均焉,故农夫蚕妇蓬徙尘走于天下而道死者多矣!
——董诰等《全唐文》
思考:根据材料,说一说其所起到的消极影响。
税额不统一
官吏盘剥
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矛盾激化
★探究: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
人身控制
税收种类
征税内容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税收种类简化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三、赋税制度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