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第一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第一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4 09: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1.观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从内心为我国有这样壮观的自然奇观而感到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通过教学视频和重点段落,体会钱塘大潮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
审美创造: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地球离太阳最近,所受引力特别大,再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因而在钱塘江口形成特大涌潮。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海宁潮”闻名天下。
钱塘江大潮
新课导入
观潮:
早在汉、魏、六朝时,观潮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南宋朝廷曾规定农历八月十八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军,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八月十八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自2000年至今,中央电视台每年在盐官现场直播观潮盛景,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能前往海宁观潮的人,足不出户也能实时了解海宁潮的壮观景象。
新课导入
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新课导入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钱塘江大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在作者的笔下,钱塘江大潮又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新课导入
新知讲解
环节一:识记生字,认读词语。















新知讲解
我会写
观潮
书写指导:三部分都要窄、写紧凑,中间部分整体向上倾斜、下边十字比上边稍大。

cháo
结构:左中右
组词:热潮 心潮澎湃
造句:我和爸爸一起到海边观潮。
音序:C 部首:氵
新知讲解
据说
书写指导:居字上边的框要扁窄,古字上横要长、竖稍向左拉、口要小些。


结构:左右
组词:据守 据为己有
造句:据说,我们语文老师教数
学也特棒。
音序:J 部首:扌
新知讲解
大堤
书写指导:左边是土不是扌,左上边日字窄小,下横要长,下边撇短捺要长。


结构:左右
组词:河堤 千里之堤
造句:河水快要漫过了大堤。
音序:D 部首:土
新知讲解
宽阔
书写指导:门字要宽大,活字要小,舌字首撇要短、平,下边横稍长。

kuò
结构:半包围
组词:广阔 高谈阔论
造句:我家门口是一条宽阔的马路。
音序:K 部首:门
新知讲解
笼罩
书写指导:竹旁要扁,龙字右下边是竖弯钩、弯要大、一撇与竖交叉,右上角有一点。

lǒng
结构:上下
组词:箱笼 笼络人心
造句:乌云笼罩着天空,快下雨了。
音序:L 部首:龙
新知讲解
笼罩
书写指导:罒旁要扁、里边有两短竖,卓字上边一短横在竖右面,最下边的横要长。

zhào
结构:上下
组词:罩住 罩起来
造句:快高考了,整个校园笼罩
着紧张的气氛。
音序:Z 部首:罒
新知讲解
盼着
书写指导:分字上边撇要低、捺要高一些、笔画不能相连,刀字折钩下边稍向左收。

pàn
结构:左右
组词:期盼 左顾右盼
造句:我每天都盼着妈妈早点回家。
音序:P 部首:目
我会写
滚动
书写指导: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右边中间的公字要扁,最后两笔撇短捺要长。

gǔn
结构:左右
组词:翻滚 滚瓜烂熟
造句:操场上滚动着一只足球。
音序:G 部首:氵
新知讲解
顿时
书写指导:左边上横与上框要分开、位置靠上,竖提的竖要长、提要短。

dùn
结构:左右
组词:顿悟 茅塞顿开
造句:经过解释,我顿时明白了
老师的苦心。
音序:D 部首:页
新知讲解
逐渐
书写指导:首撇位置靠左,弯钩在撇靠上位置起笔,下边两撇,右下边的点稍大。

zhú
结构:半包围
组词:追逐 随波逐流
造句:小明的学习成绩逐渐赶了
上来。
音序:Z 部首:辶
新知讲解
逐渐
书写指导:三部分都要写窄、要紧凑,车字撇折的撇长折短、下横变为一提。

jiàn
结构:左中右
组词:渐渐 循序渐进
造句:通过广泛宣传,观众逐渐
多了起来。
音序:J 部首:氵
新知讲解
犹如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犭旁上撇与弯钩交叉、下边一撇在左边不交叉、稍长一些。

yóu
结构:左右
组词:犹豫 虽死犹生
造句:小明犹如一道闪电快速冲
过终点线。
音序:Y 部首:犭
新知讲解
山崩地裂
书写指导:山字要扁宽,下边两个月字并排、都要窄。

bēng
结构:上下
组词:崩溃 土崩瓦解
造句:雷电发出山崩地裂地响声。
音序:B 部首:山
新知讲解
震动
书写指导:雨字要扁,厂字下边两横、竖提在下横处起笔,捺上有边短撇。

zhèn
结构:上下
组词:地震 震耳欲聋
造句:爸爸把手机调到了震动状态。
音序:Z 部首:雨
我会写
余波
书写指导:人字要舒展,下边是两横、下横要长,竖钩在上横处起笔。


结构:上下
组词:剩余 高兴之余
造句:爆炸过后,巨响的余波还
在山谷回荡。
音序:Y 部首:人
新知讲解
盐官镇 屹立 昂首东望 顿时
鼎沸 横贯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动 霎时 余波
新知讲解
词语认读
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新知讲解
词语解释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新知讲解
词语解释
水天相接
天下奇观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的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景象。
山崩地裂
“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词语解释
新知讲解
浩浩荡荡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若隐若现
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人声鼎沸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风号浪吼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翻涌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词语解释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环节二:初识课文,了解内容大意。
1.课文围绕着那一句话写的?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中心句。概括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也为下文讲大潮的壮丽景象做了铺垫。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潮来时
潮去后
潮来前
第2自然段
第3-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总起全文
第1自然段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观潮》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 ”的钱塘江大潮 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 、热爱 的思想感情。
天下奇观
壮丽、奇特
大自然
祖国大好河山
随堂练习
观潮
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退之后
壮观
奇特
板书设计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