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后检测题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东台期中)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南方古猿 B.直立人 C.能人 D.智人
2.(2020八上·莱西期中)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进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使用火烧烤食物 ⑤产生语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3.(2020七上·山东月考)下列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4.(2020七上·山东月考)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
A.下肢骨增长 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 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5.(2020八下·高明期末)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现代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B.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6.(2020八上·兖州期末)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北京周口店发掘的“北京人”化石,显示“北京人”学会了用火,据此推测“北京人”属于(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7.(2020八上·景泰期中)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
A.后肢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8.(2020七下·平定月考)促进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的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 D.群体生活
9.(2019八上·东台期中)当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促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下面关于古猿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直立行走 B.会制造工具
C.脑容量增加 D.牙齿数量增加
10.(2019七上·垦利期中)观察距今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可以看到她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较粗壮,则她的运动方式应是( )
A.树栖攀援 B.直立行走 C.地面爬行 D.地面跳跃
二、综合题
11.(2017八下·埇桥期末)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如图可以看出,人类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运动方式由 改为 ,这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由于这种运动方式的改变,使前肢获得了解放而进化成为 ,进而开始学会 ,并随着人类进化而越来越复杂、先进,由此又推动了人类 的发展.
12.(2019七下·山西月考)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西部周口店的龙骨山。1927年,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参加发掘工作。1929年,裴文中第一个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到1937年,共发现代表40多个不同个体的北京猿人的骨化石,以及石器、骨器,还有用火的多种痕迹。发现他们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很不幸,其中的头盖骨化石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了。
周口店遗址是亚洲大陆远古时期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存,对它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它们是后来出现的“智人”的祖先。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先后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
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1983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1)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是 。
(2)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阶段,说明这时的古人类已经能够 行走。
(3)在周口店发现石器骨器以及用火的多种痕迹,说明这一阶段的古人类不仅能够用火把食物烤熟,大大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 的发育;而且也能够 工具,促进了 的发达,使该结构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为后来的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奠定了基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A错误;
B、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B正确;
C、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C错误;
D、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D错误。
【分析】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据此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后来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所以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所经历的顺序正确的是②①③④⑤。
故答案为:B
【分析】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3.【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故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家发现了“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故B不符合题意。
C. 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故C符合题意。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是实有的事情,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判断,应根据是否已经被确认或有确凿的证据来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答案为:B。
【分析】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
5.【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 现代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错误。
B. 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B正确。
C.根据“露西”的身体结构特点,科学家认为,“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C错误。
D. 古人类化石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D错误。
【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达尔文关于人的起源问题: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从猿到人的进化: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露西”少女时代就是这个时期。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
6.【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A不符合题意。
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B不符合题意。
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C符合题意。
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D不符合题意。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7.【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综上所述,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故答案为:C。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8.【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自然条件: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的变化:由于环境改变与自身形态结构变化,他们一代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据此解答。
9.【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故答案为:D
【分析】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此外猿无语言能力,没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而人有思维语言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分析】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由这些骨骼特点可以推测她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
11.【答案】(1)四肢着地;两足直立行走
(2)手;制造并使用工具;大脑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1)从如图可以看出,人类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运动方式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这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由于这种运动方式的改变,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3)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前肢获得了解放而进化成为手,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进而开始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并随着人类进化而越来越复杂、先进,由此增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
故答案为:(1)四肢着地;两足直立行走;(2)手;制造并使用工具;大脑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12.【答案】(1)化石
(2)直立
(3)大脑;制造;脑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1)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2)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说明这时的古人类属于直立人阶段。(3)在周口店发现石器骨器以及用火的多种痕迹,说明这一阶段的古人类不仅能够用火把食物烤熟,大大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分析】1、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能够证实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主要是化石。2、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后检测题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东台期中)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南方古猿 B.直立人 C.能人 D.智人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A错误;
B、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B正确;
C、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C错误;
D、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D错误。
【分析】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据此解答。
2.(2020八上·莱西期中)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进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使用火烧烤食物 ⑤产生语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后来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所以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所经历的顺序正确的是②①③④⑤。
故答案为:B
【分析】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3.(2020七上·山东月考)下列不属于观点的是( )
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C.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故A不符合题意。
B.科学家发现了“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故B不符合题意。
C. 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故C符合题意。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是实有的事情,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判断,应根据是否已经被确认或有确凿的证据来判断。
4.(2020七上·山东月考)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
A.下肢骨增长 B.直立行走
C.骨盆变短增宽 D.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答案为:B。
【分析】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
5.(2020八下·高明期末)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现代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B.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 现代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A错误。
B. 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B正确。
C.根据“露西”的身体结构特点,科学家认为,“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C错误。
D. 古人类化石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D错误。
【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达尔文关于人的起源问题: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从猿到人的进化: 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露西”少女时代就是这个时期。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
6.(2020八上·兖州期末)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北京周口店发掘的“北京人”化石,显示“北京人”学会了用火,据此推测“北京人”属于( )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A不符合题意。
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B不符合题意。
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C符合题意。
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D不符合题意。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7.(2020八上·景泰期中)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 ( )
A.后肢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答案】C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综上所述,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故答案为:C。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8.(2020七下·平定月考)促进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的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 D.群体生活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自然条件: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的变化:由于环境改变与自身形态结构变化,他们一代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据此解答。
9.(2019八上·东台期中)当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促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下面关于古猿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直立行走 B.会制造工具
C.脑容量增加 D.牙齿数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脑容量不断增加。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地上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故答案为:D
【分析】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因此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此外猿无语言能力,没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而人有思维语言能力.
10.(2019七上·垦利期中)观察距今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可以看到她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较粗壮,则她的运动方式应是( )
A.树栖攀援 B.直立行走 C.地面爬行 D.地面跳跃
【答案】B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分析】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由这些骨骼特点可以推测她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
二、综合题
11.(2017八下·埇桥期末)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如图可以看出,人类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运动方式由 改为 ,这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由于这种运动方式的改变,使前肢获得了解放而进化成为 ,进而开始学会 ,并随着人类进化而越来越复杂、先进,由此又推动了人类 的发展.
【答案】(1)四肢着地;两足直立行走
(2)手;制造并使用工具;大脑
【知识点】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1)从如图可以看出,人类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运动方式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这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由于这种运动方式的改变,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3)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前肢获得了解放而进化成为手,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进而开始学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并随着人类进化而越来越复杂、先进,由此增进了人类大脑的发展.
故答案为:(1)四肢着地;两足直立行走;(2)手;制造并使用工具;大脑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12.(2019七下·山西月考)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发现于北京西部周口店的龙骨山。1927年,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参加发掘工作。1929年,裴文中第一个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到1937年,共发现代表40多个不同个体的北京猿人的骨化石,以及石器、骨器,还有用火的多种痕迹。发现他们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很不幸,其中的头盖骨化石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了。
周口店遗址是亚洲大陆远古时期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存,对它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它们是后来出现的“智人”的祖先。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先后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
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1983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1)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是 。
(2)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阶段,说明这时的古人类已经能够 行走。
(3)在周口店发现石器骨器以及用火的多种痕迹,说明这一阶段的古人类不仅能够用火把食物烤熟,大大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 的发育;而且也能够 工具,促进了 的发达,使该结构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为后来的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奠定了基础。
【答案】(1)化石
(2)直立
(3)大脑;制造;脑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解:(1)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2)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说明这时的古人类属于直立人阶段。(3)在周口店发现石器骨器以及用火的多种痕迹,说明这一阶段的古人类不仅能够用火把食物烤熟,大大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分析】1、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能够证实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主要是化石。2、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