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5 07: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标要求】
认识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了解明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宦官专权的史实,运用唯物史观对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出历史解释。
2.正确理解明朝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对郑和下西洋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塑造注目全球、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观念。
3.了解明朝中央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掌握明清易代的相关史实,培养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请根据“时空定位”图示结合阅读教材梳理一下本课知识的基本框架与学习思路。
变与不变:明朝的专制政治
稳与不稳:明朝的边疆经略
见与不见:面向世界的明朝
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刘福通)
(一)明朝的建立
【自主学习】根据左图,阅读教材,简述
明朝建立的过程。
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1368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一. 政治制度之变
(二)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结合教材以及初中所学知识,分析思考明初废丞相的原因与影响。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①历史原因:前朝丞相权势过重的教训;
②现实原因:废行省设三司导致相权扩大;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1.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明太祖实录》卷133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明朝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其因在废丞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人教版《历史》必修1
影响: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权兼并相权,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加重了皇帝的政务负担;皇帝独断专行,容易发生决策失误;为明代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埋下祸根。
材料“朕(明太祖朱元璋)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蔽,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摘自《皇明祖训》
【问题探究】读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探究朱元璋建立
明朝初期,政治制度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什么影响?
变化:(1)设中书省(行政)、都督府(军事)、御史台(监察),基本沿用元朝制度。(2)废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3)把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调兵权和武官任命权统归兵部。
影响:废除了丞相制度,强化了皇权。巩固了统治,对以后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
1.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二)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实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材料1: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制相互牵制),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2: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
材料3: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 事,以致于“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问题探究】:废除丞相制度的利与弊
利: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权;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社会得以稳定。
弊:造成皇权过于集中,皇帝独断,难免偏颇;出现太监乱政,社会黑暗;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材料4上(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卷59
(二)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设立内阁
明朝内阁的发展历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
司礼监,官署名,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机构。由太监掌管,在明初权力受到限制。到了中后期,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红。这样司礼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央决策,给明朝政治、经济、军事、司法造成了恶劣的后果。
明成祖朱棣
浏览百官奏章,
草拟处理意见。
内阁和司礼监都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皇 帝
左右丞相
内阁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祇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票拟”权
特点(实质):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宰相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思维导图)
“批红”
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比较
异同点 内阁制 宰相制
相同点(作用) 相 同 地位
权力来源
职权
对皇权 作用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非法定
法 定
皇帝信任、地位不稳
制度赋予、地位稳固
侍从机构、无决策权
参与决策单独推行政令
君主专制强化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制约皇权
皇 帝






内阁
司礼监
票拟
代理
批红
“批红”
公务 递交
3.宦官专权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糸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
司礼监:①协助/代理批红
②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监视、侦查官民言行,有权逮捕、施刑
3.宦官专权
明代内阁和司礼监所分配的权力是动态的,有利于皇权的稳固与政治的稳定,但同时,开启了明代宦官擅权与明代“党争”的开端,决定了明代政治的走向。
——据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
(1)原因:牵制内阁强化皇权,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2)表现:①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3)实质:宦官无法制约皇权,必须依附于皇权,实质是专制皇权强化。
(4)影响:政治日益黑暗,社会矛盾加剧
明代设立东厂和锦衣卫,两机关作为皇帝的特务机关,依照皇帝诏令可通过秘密逮捕、私自刑讯来惩处所有官僚。
—— 摘编自邰相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大太监魏忠贤时期,宦官权势达到极点,作威作福,党羽遍全国,自称九千岁,任意诛杀异己,忠良遇害者甚多。后明思宗治其十大罪,自知时日无多,自缢而亡。
废除宰相
设立内阁
重用宦官
皇权强化
变化: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危机: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能力削弱,易导致政治黑暗,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变与不变
明朝的专制政治
变……
不变……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
1553-1557年
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明朝建立
明朝灭亡
1519—1522年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1640-1688年
英国革命
西班牙、荷兰分别占据台湾
世界文明大潮下的大明王朝
世界形势发生巨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发展受阻,统治
者固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中国逐渐脱离世界潮流。
1638—1644年共传16帝,历时277年
二. 边疆形势之变(一)海疆治理:航海壮举与海疆危机
1.“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目的:
地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黑海沿岸。
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影响: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大大领先于欧洲远洋航行。
孙中山: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
材料2:梁启超说: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美利亚加(注:美洲大陆)以前60年,当达加马发现新航路以前70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达加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之新世纪,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材料1: 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 摘编自《明史》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2中梁启超关于中西方航海的困惑。
郑和远航是封建专制产物,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主要是政治目的。给明朝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继续。
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有明显的经济目的,远航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刺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问题探究】:中西方航海的感悟
2.海疆危机----东南沿海
倭寇者,日本之海盗……自元初日本北条氏执政时代,迄明中叶丰臣氏当国时代,寇掠三百余年。沿海数千里,备受荼毒。
——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
(1)抗击倭寇,稳定东南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盗。
——(明)谢杰《虔台倭纂 倭原二》
戚家军平倭事迹:
①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②在福建、广州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稳定了东南沿海。
民族英雄戚继光
民族英雄俞大猷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张廷玉: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蔡东藩:
偏师制胜仗兵韬,小丑么幺宁许逃。若使名豪能代出,亚东何自起风涛?
(2)欧洲殖民者东来,东南沿海危机
葡萄牙占澳门
西班牙和荷兰先后占台湾
1553年,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借口“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贡物”,求借澳门“晾晒”,贿赂给广东海道副使汪柏500两银子,汪柏受贿后同意了,这成了葡萄牙占据澳门的开端,葡萄牙人涌入澳门,此后葡萄牙人在澳门大兴土木,筑屋居住,修建了炮台,从1572年起,葡萄牙人开始公开向中国政府每年交纳500两的地租,一直到1848年。
从1626年到1642年西班牙人曾在北台湾殖民统治了16年。西班牙人占领台湾有两个目的,一是传教,一是作为贸易据点。
天启元年(1621),荷兰军驾舟东来,乘明军不备,以武力侵占台湾,筑室耕田,久留不去。明万历三十二年(1633),荷兰人以重金贿明税使,登上澎湖,遂伐木筑舍,以此为据点,寻犯中国东南沿海各岛屿。明军多次抗击获胜,但未能迫其退出台湾。
二. 边疆形势之变
(二)内陆边疆
稳与不稳
明朝的边疆经略
结合教材,归纳整理明朝边疆内陆发生的变化以及应对措施
乌思藏都司
明朝形势图(1433年)
蒙古地区:
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修长城;蒙古人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1571年,鞑靼与明朝订立和议。
西藏地区:
封授当地僧俗首领为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政事
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东北地区:
明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女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封授女真各部落首领官号。
欧洲殖民者
修长城、战争、册封 、互市
蒙古族
女真族
藏族
倭寇
设奴儿干都司、册封
册封、设立行都指挥使司
有何共同之处(特点)?
为何会有此共同之处?
恩威并施 因俗而治 多元一体
有何具体方略?
明代皇帝及官员治理的版图比8世纪以来任何本地王朝控制的领土更加广袤,它并入了西方人根据传统称之为中国本土的绝大部分。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稳与不稳
明朝的边疆经略
在明朝的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中,“内中外夷”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但他们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促进“华夷一家”思想的发展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标志着中华整体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清朝的治理边疆思想奠定了基础。
—据栾凡《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
通过史实梳理,明朝经略内陆边疆的措施有何特点及影响?
影响(1)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
(2)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疆域版图;
(3)巩固并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明清易代:满洲崛起与江山易主
(1)建金
1616年
努尔哈赤建金
(2)清朝建立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4)清军入关
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迁都北京,统治全国
(3)明亡
1644年 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亡。
明政府未能做好一个国家所应做的事……政府对蒙古、倭寇、宦官和税收问题都束手无策……太祖因为未能使制度像他希望的那样运转而受挫,因而反过来全面使用他的专制权力。别的皇帝则把治国方面的琐事交给官员或宦官去代理,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伊沛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结合教材,指出“未能做好应做的事”会对明朝统治带来什么影响?
1368
1644
1840
明朝
清朝(前期)
辽宋夏金元
14世纪
19世纪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宗教改革(16世纪—17世纪)
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
新航路开辟(15世纪—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工业革命(18世纪中—19世纪中后期)
近代科学革命(16世纪——17世纪)
世界潮流
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18世纪)
中国走向
“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本课主旨内容概述
1.明宪宗欲易储,司礼监太监怀恩以社稷安定为由,“死拒不从”,并声称:“非敢违命,恐违法耳。”明武宗从刘瑾等游,不理朝政,司礼监太监王岳等联合阁部大臣,极力劝谏,并欲重惩刘瑾等。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A.宦官掌握决策权 B.内阁逐渐失去控制
C.司礼监权力膨胀 D.皇权受到一定约束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明宪宗时期想要更换储君,司礼监太监据理力争,死拒不从,并联合阁部大臣,极力劝谏,并欲重惩刘瑾等,由此可见在政治制度运行中司礼太监通过进行谏诤在一定程度上使皇权受到约束,D项正确;明朝宦官并不具备决策权,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内阁失去控制,排除B项;司礼太监据理力争,极力劝谏并不能说明权力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
2.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政府设河州卫,以何锁南普为指挥同知:“又遣西宁州同知李喃哥等招抚其酋长,至者亦悉授官,乃改西宁州为卫,以喃哥为指挥”;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派沐英平定洮州叛乱后认为“洮州,西番门户,遂置洮州卫”。明初这些做法旨在(  )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B.增强边疆经济活力
C.维护国家政权稳定 D.削弱土司统治权威
【答案】C
【详解】由材料可知,明初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河州卫、西宁卫和洮州卫,中央授官,有利于防范西北地区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C项正确;“强化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中央加强边疆管辖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明初对西北地区设立卫所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的管控力度,与经济的活力是否增强关联度不大,也非明政府的主要意图,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削弱土司的统治权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朱元璋设置太史监来系统记录明政权本身的历史活动,如编纂具体记载朱元璋各种“嘉言懿行”的(实录)稿,以及明王朝建立过程中死难诸臣的传记。由此可见,明代太史监的设立
A.体现了制约皇权的政治意图 B.说明明朝统治者比较重视修史
C.延续了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 D.反映了价值观教化的统治心理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设立太史监来记录明太祖的“嘉言懿行”和编纂死难诸臣的传记,这意在让群臣和百姓接受统治者的思想,唤起群臣和百姓对新王朝的感情,故太史监的设立体现了用教化手段来巩固统治的心理,D项正确;“制约皇权”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明朝统治者比较重视修史”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所在,排除B项;由材料“记载……‘嘉言懿行’”可知并不是秉笔直书,排除C项。故选D项。
4.金世宗即位后针对汉族人民的反抗,颁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北方“义军”迅速走向瓦解;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倭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上述现象说明( )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B.国家治理应因地制宜
C.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 D.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金世宗即位后针对汉族人民的反抗,进行了政策调整,实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使北方“义军”迅速走向瓦解。明初为解决“倭患”问题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结果不但没有解决“倭患”问题,反而引起沿海人民的不满;但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倭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些现象说明政府的政策须适时调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D项正确;传统民本思想指的是统治者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排除A项;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而材料强调的是应适时调整政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调整问题,不是民心向背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