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3 15: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
1、在化学方程式:C2H8N2 + 2N2O4 = 3X + 2CO2 + 4H2O中,X 的化学式为( )
A. N2 B. H2 C. O2 D. CO
2、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X与Z的质量变化比为9∶34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D.Z一定是化合物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选项 内容 化学用语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B 蔗糖的化学式 C12H22O11
C 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K2MnO4+MnO2+O2↑
D 氢离子的符号 H1+
A.A B.B C.C D.D
4、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的混合物(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M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H2质量大于反应2产生的H2质量
D.反应1和反应2的总方程式为:
5、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并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对此实验的判断与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则现象不同
6、“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县已经开始实行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钉加入稀硫酸中:2Fe+3H2SO4=Fe2(SO4)3+3H2↑
B.铝片在空气中变暗:2Al+3O2=Al2O3
C.一氧化碳完全燃烧:2CO+O22CO2
D.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9、密闭容器中盛有CH4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 )
A.5 : 13 B.3 : 10 C.2 : 7 D.1 : 4
10、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加充分
B.提倡使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C.“氢能”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
D.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保持通风以避免天然气中毒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化学变化,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但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其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人们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12、如图所示,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物质和一种黑色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可以利用镁条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13、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X+Y+Z=233
14、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探究作如下性改进,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是( )
A.图1中热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支试管胶塞弹出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气球反应结束后会变得更瘪
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
15、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16、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  )
A.56:32:72 B.56:32:232
C.168:64:232 D.224:96:320
二、填空题。
17、如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基中哪个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简述理由:_____ 。
1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C图中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
(2)A到C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符号)。
(3)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
(5)加热15.8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____氧气?
20、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可以解决化石能源耗尽和环境污染问题。
(1)目前,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生物质能、核能、 、等。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化锂在军事上常用于氢气的发生来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很高,导热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能稳定存在,高温则分解为氢气和锂。其中属于氢化锂化学性质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系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甲烷、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合成气,不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得到在化工生产中有看重要用途的合成气,反应原理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常采用在H2的保护下使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请写出下图反应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三、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1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物质剧烈反应,并有:
    冒出。
③当反应结束时,同学们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同学们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们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 请你帮他们分析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
(3)同学们经过讨论,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有    生成或参与的化学反应必须在    装置内进行,才能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于是他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2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③当反应结束后,气球完全鼓起,他们发现天平的指针仍然偏向右边,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若不考虑该因素的影响,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请从微观方面说明原因:              。
23、佛堂镇中八年级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环保,因为两装置都能防止产生的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
(2)在以上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均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 ;
(3)图3装置中的___ 处(用“a、b、c”表示)的现象,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题含答案
鲁教版第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选择题。
1、在化学方程式:C2H8N2 + 2N2O4 = 3X + 2CO2 + 4H2O中,X 的化学式为( )
A. N2 B. H2 C. O2 D. CO
【答案】A
2、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X与Z的质量变化比为9∶34
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D.Z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选项 内容 化学用语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B 蔗糖的化学式 C12H22O11
C 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K2MnO4+MnO2+O2↑
D 氢离子的符号 H1+
A.A B.B C.C D.D
【答案】B
4、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的混合物(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
C.M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H2质量大于反应2产生的H2质量
D.反应1和反应2的总方程式为:
【答案】C
5、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并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对此实验的判断与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则现象不同
【答案】C
6、“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县已经开始实行电动公交出行,推广太阳能路灯,升级改造燃煤锅炉。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B.淘汰黄标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
【答案】C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原子数目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答案】B 
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钉加入稀硫酸中:2Fe+3H2SO4=Fe2(SO4)3+3H2↑
B.铝片在空气中变暗:2Al+3O2=Al2O3
C.一氧化碳完全燃烧:2CO+O22CO2
D.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答案】C
9、密闭容器中盛有CH4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前CH4和O2的质量比为( )
A.5 : 13 B.3 : 10 C.2 : 7 D.1 : 4
【答案】B
10、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加充分
B.提倡使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C.“氢能”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
D.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保持通风以避免天然气中毒
【答案】D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化学变化,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但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其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人们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答案】B 
12、如图所示,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物质和一种黑色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可以利用镁条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答案】B
13、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X+Y+Z=233
【答案】D
14、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探究作如下性改进,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是( )
A.图1中热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支试管胶塞弹出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气球反应结束后会变得更瘪
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
【答案】A
15、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答案】A 
16、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  )
A.56:32:72 B.56:32:232
C.168:64:232 D.224:96:320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如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基中哪个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简述理由:_____ 。
【答案】实验B,因为生成的气体逸出(或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18、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C图中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
(2)A到C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符号)。
(3)该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填符号)。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 (1)如下图所示:
(2)H2、O2 (3)H、O (4)2H2+O2 2H2O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
(5)加热15.8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____氧气?
【答案】(1)试管 集气瓶 B (2)
(3)AC或AD (4)氧气不易溶于水 (5)1.6g
20、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可以解决化石能源耗尽和环境污染问题。
(1)目前,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生物质能、核能、 、等。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化锂在军事上常用于氢气的发生来源,它是无色晶体,熔点很高,导热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能稳定存在,高温则分解为氢气和锂。其中属于氢化锂化学性质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风能(或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与水反应(或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或高温分解)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无人机的动力来源是锂系电池,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工作时是锂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亚锰酸锂(LiM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甲烷、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合成气,不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得到在化工生产中有看重要用途的合成气,反应原理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新型陶瓷Si3N4的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常采用在H2的保护下使SiCl4与NH3反应生成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请写出下图反应炉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答案】(1)
(2)
(3)
(4)
三、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1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小试管中的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物质剧烈反应,并有:
    冒出。
③当反应结束时,同学们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同学们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
他们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 请你帮他们分析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
(3)同学们经过讨论,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有    生成或参与的化学反应必须在    装置内进行,才能正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于是他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2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③当反应结束后,气球完全鼓起,他们发现天平的指针仍然偏向右边,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填字母)。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若不考虑该因素的影响,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请从微观方面说明原因:              。
【答案】(1)反应前、后 
(2)②气泡 ③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质量减少 (3)气体 密闭  ③C 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有改变
23、佛堂镇中八年级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三套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1)图2和图3装置比图1更加环保,因为两装置都能防止产生的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
(2)在以上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中均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 ;
(3)图3装置中的___ 处(用“a、b、c”表示)的现象,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答案】P2O5 控制变量法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