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地貌对交通的影响
典例剖析
早期,在山区修建公路多为“之”字形的盘山路(左图为彝良盘山公路)。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B.减小线路的坡度
C.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 D.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2.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主要得益于( )
A.缩短路程 B.少占耕地的要求
C.节省投资的需要 D.经济技术的提高
【答案】1.B 2.D
【解析】1.山区公路呈“之”字形主要是受坡度较陡的地形限制,这种地形条件不适合发展旅游业,A错误;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迂回前进,可以减小线路的坡度,提高行车安全,B正确;修建多条交通线才能增加线路密度,而只修建一条呈“之”字形的公路对于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起到的作用不大,C错误;通过更多的居民点不一定要将公路修建成“之”字形,D错误。本题应选B。
2.逢山开道和建设桥梁主要是为了应对不利的地形条件,不一定会缩短路程,A错误;新建高速公路尽量取最短距离,对耕地的占用可能减少,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增大了建设投资,C错误;目前经济快速发展,资金更加充足,同时技术水平提高,为建设高速公路提供了保障,所以现在山区新建高速公路尽量取最短距离,D正确。本题应选D。
考点分析
一、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
影响 一般原则 原因 实例
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线路走向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
②降低技术难度;
③工程施工要安全;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
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
③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
④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
线网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
二、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
如平原地区受地形影响小,交通线一般比较平直,而且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为了增加客流量,交通运输线路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等。而在山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而且线路往往迂回前进。
2.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结构的影响
主要考虑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工期等。如山区修交通线路常常要建桥隧,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比较高,工期比较长,修建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然后才是铁路。
考法训练
读图及下列材料完成小题。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岛上的河流虽短,但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台湾的东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最高峰玉山的海拔高达3997米。
1.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内外力作用 D.无法判断
2.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河流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云南省建元(建水县至元阳县)高速公路位于横断山脉红河大裂谷中,全线共有桥梁57座,隧道13座,桥隧占路线总长67.32%。其中,咪的村隧道是世界第二长公路螺旋隧道,建设难度大,历时700多天才得以贯通。图中左图示意建元高速公路布局,下图示意咪的村隧道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一直以来公路运输是建水与元阳两地最主要运输方式,是因为公路运输( )
A.运量大 B.灵活性强 C.速度快 D.连续性好
4.咪的村隧道采用螺旋式的主要目的是( )
A.少占耕地 B.克服地形障碍 C.保护自然植被 D.降低建设成本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6.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A B
C D
读“兰州市略图”,回答7~8题。
7.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影响兰州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政治因素 C.交通运输 D.地形和河流
8.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要干道走向可能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放射状
太原天龙山公路全长30千米,为太原西山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公路宛若惊龙,腾飞在山脊之上。从起点到终点有四座高架桥和一处隧道。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下图示意其中一座高架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天龙山公路沿山脊布线( )
A.投资少 B.起伏大 C.易施工 D.线路短
10.天龙山公路除了具有旅游功能外,还有利于防范( )
①火灾 ②水灾 ③生态破坏 ④地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图示高架桥的修建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景点 B.连接景区 C.方便观景 D.降低坡度
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读图回答12-13题。
12.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植被 B.气候 C.河流 D.地形
13.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 )
A.缓解噪声污染 B.提高通行效率
C.减少洪涝灾害 D.增加科技含量
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道路交通法规定禁止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山区高速公路某些路段一侧会设置一种安全减速专用斜坡避险车道,该车道通常为长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斜坡,车道上铺着一层沙砾。下列左图为某段高速公路示意图,右图为高速公路和某专用车道景观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进入图中专用车道的一般是( )
A.失火的车辆 B.因刹车失灵而失控的车辆
C.燃料耗尽的车辆 D.因酒驾和醉驾而失控的车辆
15.该专用车道主要出现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6.在大货车较多的路段,该专用车道应( )
①增加长度 ②增加沙砾厚度 ③减小宽度④降低坡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雅安市和西昌市的高速公路全长240千米,是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G5)和八条西部大通道之一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公路在四川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雅安市对岩镇,经雨城区、荥经、汉源、石棉,止于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206亿元。2007年动工,2012年4月全线通车。被誉为“云端高速”“天梯高速”“逆天高速”,是中国最美的高速路之一。下图为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影响雅西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社会 D.科技
18.制约雅西高速公路时速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地质
19.雅西高速公路修建双螺旋隧道的目的是( )
A.联系更多聚落 B.节约建设成本 C.保护生态环境 D.降低爬坡难度
20.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南某地区,地处山区,是著名贫困地区。该地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湿润、夏季均温23℃,冬季均温-6℃,年降水量1300毫米。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该地区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高山露地蔬菜种植,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成功创建为高山露地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图为“该地蔬菜生产基地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A、B两点间公路线建设采用“Z”字形走向,请说明其优缺点。
(3)请分析该地区蔬菜品质高的原因。
(4)简述该地能够成为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
1.A2.B3.B 4.B5.A 6.C7.D 8.A9.B10.A 11.D12.D 13.B 14.B15.C 16.A17.A18.C 19.D
20.(1)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起伏和缓,西北起伏大。
(2)优点:A,B两点间等高线密集,坡度大,采用"Z"字形迂回前进,可降低坡度缺点:增加线路长度,增加建设投资。
(3)冬冷夏凉,生长期长,有利于养分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海拔较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环境质量好;化肥,农药使用量少。
(4)蔬菜品质好;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代冷藏保鲜技术发展,拓展市场;政府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