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苏教版3.9《泉城》课件6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四年级上苏教版3.9《泉城》课件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7 18: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7张PPT。泉
城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济南 著名 大约
一亩 悬崖 洞穴
喷吐 占用 一堆汇注 悬崖
昼夜不息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白浪翻滚明珠散落 银花盛开虎啸狮吼 水声喧腾 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曾巩 自由读读这段文字,数一数共有几句话?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 ---- - —— 老舍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自由读读这段文字,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泉水的?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 ,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
雨潇潇。 作者笔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1)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实描写,后半句是想象。
(2)描写有序,写了形、声。
(3)运用了对比:
水势大的、猛的——水势缓的、柔的
声音低的——声音洪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研究提示:
(1) 这泉在哪儿?
(用“——”划出有关句子)
(2)泉水有什么特点?
(用“~~”划出有关词语) ①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像一串串珍珠。
②泉水从地下往上流。 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向同桌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①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像一串串珍珠。
②泉水从地下往上流。 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向同桌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泉城
北路
像珍珠
神奇
珍珠泉要求:(自学3—4段)
①默读3,4自然段。 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
有什么的特点? 像珍珠
旧城的
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泉多悬崖下的洞穴中水从虎头流出水流疾猛五龙潭黑虎泉 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像珍珠
旧城的
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泉多悬崖下的洞穴中水从虎头流出水流疾猛 西门外的趵突公园
位于趵突泉公园大 清 美 这些句子都是描写泉水流动的,为什么用的词语不一样?同座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在旧城的西门外,有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
黑虎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老虎头,泉水是从 “ 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同样是描写流水,因为速度不一样,形态不一样,流量不一样,方向不一样,我们用词也应该不相同。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有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黑虎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趵突泉: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老舍的作品:
《趵突泉》
《济南的秋天》
《济南的冬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