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28 10:49:16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测试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吴江期中)下列生理活动中,必须有大脑皮质参与的是(  )
A.心血管运动 B.谈虎色变 C.呼吸 D.排尿和排便
2.(2020八上·吴江期中)某人外伤,造成右下肢运动障碍,但仍有感觉,则其可能伤到了如图中的(  )
A.①感受器 B.②传入神经 C.③神经中枢 D.④传出神经
3.(2020八上·吴江期中)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①→③→④→⑤→②
B.Ⅱ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C.如果图中的③受损,该反射也能进行
D.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4.(2020·大庆)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视觉在视网膜上形成
B.“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
5.(2020·日照)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刻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现在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
A.本能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先天性行为
6.(2020·贵港)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谈虎色变 B.膝跳反射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7.(2020八上·江门开学考)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触动含羞草,其叶片合拢,这属于反射活动。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8.(2020·湘西)当你的手不小心碰到燃烧的蜡烛,会先迅速缩回,然后感觉到痛,与此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脊髓 B.脊髓、大脑 C.脊髓、小脑 D.大脑、小脑
9.(2020·海南)下列反射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惊弓之鸟 B.眨眼反射 C.谈虎色变 D.画饼充饥
10.(2016七上·邢台月考)不小心,脚踩在钉子上,立刻抬脚,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抬脚,后感觉到痛
B.抬脚和疼痛同时发生
C.脚感觉到疼了,而后迅速抬起
D.抬脚和感觉到痛都是由我们主观控制的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17七下·丰台期末)疲劳驾驶、酒后开车是交通的巨大隐患.残障人士的交通出行亦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请回答下列安全文明出行与人体生理状况相关的问题.
(1)在盲人通过伴有声音提示交通灯的路口时,“滴滴”声能引起耳内   的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   ,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   的中枢形成听觉,使盲人感知到交通信号.
(2)下面的实验结论可以说明饮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实验过程:测试者松开直尺后,被试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读出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如图1所示.被试者分别在:A.不饮酒、B.饮300毫升啤酒、C.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单位:厘米(cm)
A B C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53.0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请分析回答:
①被试者看到了直尺下落,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感受器为   .
②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计算出   ,并将其转换成柱状图(如图2),填入指定位置.
③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   ,这是因为饮酒后人的   的反应机能下降,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20八上·江都期中)如图为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
(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   。
(2)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A.④-⑤-③-①-② B.②-①-③-⑤-④
C.①-②-③-⑤-⑥ D.⑥-⑤-③-②-①
(3)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③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
(4)手收到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觉形成于   ,以后手接近针时会主动缩回,这属于   反射。
13.(2020八上·姜堰期中)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盖下方的韧带是感受器,其作用是   。
(2)标号④的结构名称是   。
(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反射类型是   反射。
(4)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
(5)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大脑产生膝盖被叩击的感觉。原因是神经冲动会通过   里的神经纤维上传到大脑皮质。
14.(2020七下·高明期末)家里突然停电,李晨同学点蜡烛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是在   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反射活动。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请你将该反射的反射弧补充完整:(1)   →(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   →(5)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手碰到火焰还会感到疼痛,说明该神经中枢还具有   的功能。
(3)李晨能够完成用打火机点蜡烛的动作,还依赖脑中   (填结构)协调运动,控制平衡。
(4)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在下列反射中与它不同的是(  )
A.眨眼反射 B.排尿反射 C.尝梅止渴 D.老马识途
(5)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是与   有关的反射,其神经中枢是在   。请试举一例   。
15.(2020七下·封开期末)下图是狗对铃声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水等活动,这属于   反射。
(2)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水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   反射。
(3)图示表明,图D反射方式是通过不断地反复   得到的。
(4)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   。
16.(2019七下·中山期末)资料分析
2018年7月,泰国13名游客在游览一处大型洞穴时,突遇洪水淹没洞口受困。他们喝洞壁流下的水维持生存,并谈论家乡美食互相安慰鼓励,等了10天才被救援人员发现并获得食物,最后,在救援人员助下,他们使用氧气潜水通过水淹路段而获救,令所有关注者感动甚至落泪。经检查,遇险者们的体重平均减轻了2公斤,其余情况良好。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吃到食物而分泌唾液属于   反射;谈论食物而分泌唾液属于    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
(2)遇者急需补充体力,因此除了清洁的水,最急需的营养物质是
    。遇险者体重减轻,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     消耗很多。
(3)潜水时呼吸很重要,当隔肌    时,肺部吸气,此时外界的   进入血液,并最终到达全身各处细胞的   中被利用。
(4)人感动落泪时往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17.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为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老师依次设计了如下几个体验活动:①同学甲不小心碰到很烫的水杯马上缩手;②同学乙拿这只水杯去触碰甲,甲躲避;③老师发出语言指令要求甲去摸那只水杯,甲畏缩不前.请借助反射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概念中的内容,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    .
(2)在①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将受刺激部位与肱二头肌联系起来的是    .
(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也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    .
(4)下面是一些与反射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    .
a.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人体的反射有很多种,难以一一列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类型的方法表示.如可根据是否先天就有,将反射划分为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    引起的反射和由    引起的反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C.心血管运动、呼吸的神经中枢都在脑干,AC不符合题意。B.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因此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谈虎色变,B符合题意。
D.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据题意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因此,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可以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皮层,所以此人仍有感觉。因此该病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故答案为:D。
【分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抠、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因此,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③→④→⑤→②,A正确;Ⅱ白质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B正确;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如果图中的③受损,则反射不能进行,C错误;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件反射,D正确。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抠、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I是脊髓灰质,II是脊髓白质。
4.【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视觉的形成;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A不符合题意。
B.“谈虎色变”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即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
D.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都由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突起)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2、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一般在脊髓,如,吮奶、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5.【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是在脑的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B。
【分析】(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6.【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CD.“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7.【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含羞草没有神经系统,受刺激叶片合拢,属于应激性,A错误。
B.成人有意识的排尿,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C错误。
D.在“望梅止渴”的典故中士兵听说前方有大梅林流口水的反射活动和谈虎色变都是有语言参与的,其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8.【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缩手反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反应,手会迅速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灼痛,说明脊髓把冲动传到了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了痛觉。可见B符合题意。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冲动在该结构内产生和传播的顺序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惊弓之鸟、谈虎色变、画饼充饥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眨眼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非条件反射;所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眨眼反射。
故答案为:B。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10.【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解:脚踩在钉子上,神经冲动先传递到脊髓,引起非条件反射,因此,会立即抬脚,神经冲动沿着脊髓传递到大脑,形成痛觉。故会先抬脚,再产生痛觉。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脊髓的功能及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据此答题。
1、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不小心,脚踩在钉子上后,脚部皮肤里的感受器受到钉子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冲动传到脊髓里的抬脚反射中枢里,抬脚反射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脚上的效应器,肌肉收缩,产生抬脚反射;同时一部分神经冲动沿着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使人产生痛觉。
11.【答案】(1)鼓膜;耳蜗;大脑皮层
(2)反射弧;视网膜;平均值;慢;小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测定反应速度
【解析】【解答】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①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被试者看到了直尺下落,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眼睛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即视觉感受器.
②三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以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取平均值.
用饮酒量作横坐标,测量平均值(25、33.8、51)分别作纵坐标分别画出A、B、C三个直方图.如图:
③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故答案为:(1)鼓膜;耳蜗;大脑皮层;(2)①反射弧;视网膜;②平均值;如图:
③慢;小脑.
【分析】(1)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2.【答案】(1)反射弧
(2)C
(3)不能
(4)大脑皮层;条件反射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包括: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效应器五部分。(2)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故答案为:C。(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因此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③”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不能发生。(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第一次手碰到针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以后此人的手再次接近针时,会主动缩回手,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所指的神经上有神经节,代表其为传入神经,则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中的灰质,④为神经中枢中的白质,⑤为传出神经,⑥为效应器。
13.【答案】(1)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
(3)脊髓;非条件
(4)③→④→①→⑤→②
(5)白质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图中④是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3)(4)膝跳反射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途径是③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属于简单反射。(5)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大脑产生膝盖被叩击的感觉。原因是神经冲动会通过白质里的神经纤维上传到大脑皮质。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神经中枢,②效应器,③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⑤传出神经。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4.【答案】(1)神经
(2)感受器;传出神经;脊髓;传导
(3)小脑
(4)D
(5)语言文字;大脑皮层(或大脑);谈梅止渴(谈虎色变、或其他和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例子均可)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手碰到火焰后会出现迅速缩回,这种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2)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手碰到火焰还会感觉到疼痛,缩手中枢在脊髓,神经冲动还会沿着脊髓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痛觉,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3)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李晨能够完成用打火机点蜡烛的动作,还依赖脑中小脑协调运动,控制平衡。(4)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与此反射相似的反射活动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尝梅止渴。另一种反射是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老马识途。(5)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人类特有的语音中枢,所以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是在大脑皮层的语音中枢,例如,听到梅子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
【分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如图反射弧的结构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15.【答案】(1)非条件
(2)条件
(3)学习
(4)逐渐消退(遗忘)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狗在进食时出现流唾液现象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
(2)每次在给狗喂食之前摇铃,给狗以铃声刺激,慢慢的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所以在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是因为在前面狗已经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来即使不喂食,只要摇铃,狗也会以为要给它喂食,就会流唾液。
(3)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在图中是当铃声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铃声就成了狗进食的信号,所以,摇铃能够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了,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通过不断地反复学习得到的。
(4)条件反射虽然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并不是一旦建立就永远存在,所以,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慢慢的,即使摇铃,狗也不会分泌唾液了,即图中的条件反射也就逐渐的消退了或者被渐渐地遗忘。
故答案为:(1)非条件;(2)条件;(3)学习;(4)逐渐消退(遗忘)
【分析】此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此实验是巴甫洛夫做的一个关于狗形成条件反射的实验,因为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动物建立了某种条件反射时,如果总是只给无关刺激,而不给能够引发动物产生非条件反射的刺激,那么原来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高级的神经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可完成,可以消退。
16.【答案】(1)简单(生来就有的);复杂(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大脑(皮层)
(2)糖类;脂肪
(3)收缩;氧;线粒体
(4)神经系统;激素(或肾上腺激素;内分泌系统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
【解答】(1)吃梅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看梅子分泌唾液和谈梅分泌唾液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复杂反射;吃梅子分泌唾液和看到梅子分泌唾液,人和动物都具有,但谈梅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形成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调节反射。
(2)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当遇险者急需补充体力,除了清洁的水,最急需的营养物质是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脂肪一般储存在皮下,如果脂肪消耗过多,会引起消瘦。
(3)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人感动落泪,在神经的刺激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故答案为:(1)简单 复杂 大脑皮层 (2)糖类 脂肪 (3)收缩 氧气 线粒体 (4)神经系统 激素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2)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机物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进一步进入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的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再进入组织细胞。
17.【答案】(1)对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神经系统
(3)反射是有规律的反应
(4)bac
(5)外界刺激;内部刺激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对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人做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进而牵动骨绕 关节活动,产生屈肘动作.在①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
(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原因是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也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反射是有规律的反应.
(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bac.
(5)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射和由内部刺激引起的反射.
故答案为:(1)对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神经系统;
(3)反射是有规律的反应;
(4)bac;
(5)外界刺激;内部刺激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同步测试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吴江期中)下列生理活动中,必须有大脑皮质参与的是(  )
A.心血管运动 B.谈虎色变 C.呼吸 D.排尿和排便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C.心血管运动、呼吸的神经中枢都在脑干,AC不符合题意。B.谈虎色变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因此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谈虎色变,B符合题意。
D.排尿和排便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2020八上·吴江期中)某人外伤,造成右下肢运动障碍,但仍有感觉,则其可能伤到了如图中的(  )
A.①感受器 B.②传入神经 C.③神经中枢 D.④传出神经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据题意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因此,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可以将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皮层,所以此人仍有感觉。因此该病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传出神经。故答案为:D。
【分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3.(2020八上·吴江期中)如图是人体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径是①→③→④→⑤→②
B.Ⅱ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C.如果图中的③受损,该反射也能进行
D.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抠、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因此,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③→④→⑤→②,A正确;Ⅱ白质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B正确;反射弧具有完整性,如果图中的③受损,则反射不能进行,C错误;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件反射,D正确。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图中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抠、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I是脊髓灰质,II是脊髓白质。
4.(2020·大庆)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视觉在视网膜上形成
B.“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是由脑发出的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视觉的形成;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产生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A不符合题意。
B.“谈虎色变”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复杂反射,即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符合题意。
D.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都由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突起)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光→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质(视觉中枢).
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2、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一般在脊髓,如,吮奶、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5.(2020·日照)在一个特制的鱼缸中,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刻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现在金鱼对灯光的反应属于(  )
A.本能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先天性行为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先开灯再投食饵,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食饵投放处”,此时金鱼对灯光的反应是在脑的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B。
【分析】(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6.(2020·贵港)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谈虎色变 B.膝跳反射 C.望梅止渴 D.画饼充饥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CD.“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7.(2020八上·江门开学考)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A.触动含羞草,其叶片合拢,这属于反射活动。
B.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答案】D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含羞草没有神经系统,受刺激叶片合拢,属于应激性,A错误。
B.成人有意识的排尿,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C错误。
D.在“望梅止渴”的典故中士兵听说前方有大梅林流口水的反射活动和谈虎色变都是有语言参与的,其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8.(2020·湘西)当你的手不小心碰到燃烧的蜡烛,会先迅速缩回,然后感觉到痛,与此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脊髓 B.脊髓、大脑 C.脊髓、小脑 D.大脑、小脑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缩手反射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反应,手会迅速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灼痛,说明脊髓把冲动传到了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了痛觉。可见B符合题意。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冲动在该结构内产生和传播的顺序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2020·海南)下列反射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惊弓之鸟 B.眨眼反射 C.谈虎色变 D.画饼充饥
【答案】B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惊弓之鸟、谈虎色变、画饼充饥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眨眼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非条件反射;所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眨眼反射。
故答案为:B。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10.(2016七上·邢台月考)不小心,脚踩在钉子上,立刻抬脚,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先抬脚,后感觉到痛
B.抬脚和疼痛同时发生
C.脚感觉到疼了,而后迅速抬起
D.抬脚和感觉到痛都是由我们主观控制的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解:脚踩在钉子上,神经冲动先传递到脊髓,引起非条件反射,因此,会立即抬脚,神经冲动沿着脊髓传递到大脑,形成痛觉。故会先抬脚,再产生痛觉。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脊髓的功能及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据此答题。
1、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不小心,脚踩在钉子上后,脚部皮肤里的感受器受到钉子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冲动传到脊髓里的抬脚反射中枢里,抬脚反射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到脚上的效应器,肌肉收缩,产生抬脚反射;同时一部分神经冲动沿着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使人产生痛觉。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17七下·丰台期末)疲劳驾驶、酒后开车是交通的巨大隐患.残障人士的交通出行亦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请回答下列安全文明出行与人体生理状况相关的问题.
(1)在盲人通过伴有声音提示交通灯的路口时,“滴滴”声能引起耳内   的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的   ,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   的中枢形成听觉,使盲人感知到交通信号.
(2)下面的实验结论可以说明饮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实验过程:测试者松开直尺后,被试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读出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如图1所示.被试者分别在:A.不饮酒、B.饮300毫升啤酒、C.饮1000毫升啤酒的三种状态下,分别各测试三次,测试数据如表所示.
单位:厘米(cm)
A B C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53.0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请分析回答:
①被试者看到了直尺下落,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感受器为   .
②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计算出   ,并将其转换成柱状图(如图2),填入指定位置.
③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   ,这是因为饮酒后人的   的反应机能下降,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答案】(1)鼓膜;耳蜗;大脑皮层
(2)反射弧;视网膜;平均值;慢;小脑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测定反应速度
【解析】【解答】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①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被试者看到了直尺下落,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眼睛的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即视觉感受器.
②三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以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取平均值.
用饮酒量作横坐标,测量平均值(25、33.8、51)分别作纵坐标分别画出A、B、C三个直方图.如图:
③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故答案为:(1)鼓膜;耳蜗;大脑皮层;(2)①反射弧;视网膜;②平均值;如图:
③慢;小脑.
【分析】(1)从表格中看出喝酒后,测量值明显增大.因此,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慢.(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2020八上·江都期中)如图为缩手反射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
(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   。
(2)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A.④-⑤-③-①-② B.②-①-③-⑤-④
C.①-②-③-⑤-⑥ D.⑥-⑤-③-②-①
(3)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③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
(4)手收到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觉形成于   ,以后手接近针时会主动缩回,这属于   反射。
【答案】(1)反射弧
(2)C
(3)不能
(4)大脑皮层;条件反射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该模式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包括: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⑥是效应器五部分。(2)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⑥效应器,故答案为:C。(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因此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③”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不能发生。(4)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第一次手碰到针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以后此人的手再次接近针时,会主动缩回手,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所指的神经上有神经节,代表其为传入神经,则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中的灰质,④为神经中枢中的白质,⑤为传出神经,⑥为效应器。
13.(2020八上·姜堰期中)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膝盖下方的韧带是感受器,其作用是   。
(2)标号④的结构名称是   。
(3)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反射类型是   反射。
(4)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
(5)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大脑产生膝盖被叩击的感觉。原因是神经冲动会通过   里的神经纤维上传到大脑皮质。
【答案】(1)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
(3)脊髓;非条件
(4)③→④→①→⑤→②
(5)白质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图中④是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围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3)(4)膝跳反射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途径是③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属于简单反射。(5)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时,大脑产生膝盖被叩击的感觉。原因是神经冲动会通过白质里的神经纤维上传到大脑皮质。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神经中枢,②效应器,③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⑤传出神经。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4.(2020七下·高明期末)家里突然停电,李晨同学点蜡烛时手不小心碰到了火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手碰到火焰后立即缩回”是在   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反射活动。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请你将该反射的反射弧补充完整:(1)   →(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   →(5)效应器。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手碰到火焰还会感到疼痛,说明该神经中枢还具有   的功能。
(3)李晨能够完成用打火机点蜡烛的动作,还依赖脑中   (填结构)协调运动,控制平衡。
(4)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在下列反射中与它不同的是(  )
A.眨眼反射 B.排尿反射 C.尝梅止渴 D.老马识途
(5)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是与   有关的反射,其神经中枢是在   。请试举一例   。
【答案】(1)神经
(2)感受器;传出神经;脊髓;传导
(3)小脑
(4)D
(5)语言文字;大脑皮层(或大脑);谈梅止渴(谈虎色变、或其他和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例子均可)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手碰到火焰后会出现迅速缩回,这种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2)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手碰到火焰还会感觉到疼痛,缩手中枢在脊髓,神经冲动还会沿着脊髓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痛觉,说明脊髓还有传导功能。(3)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李晨能够完成用打火机点蜡烛的动作,还依赖脑中小脑协调运动,控制平衡。(4)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与此反射相似的反射活动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尝梅止渴。另一种反射是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老马识途。(5)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人类特有的语音中枢,所以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是在大脑皮层的语音中枢,例如,听到梅子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
【分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如图反射弧的结构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15.(2020七下·封开期末)下图是狗对铃声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水等活动,这属于   反射。
(2)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水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   反射。
(3)图示表明,图D反射方式是通过不断地反复   得到的。
(4)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   。
【答案】(1)非条件
(2)条件
(3)学习
(4)逐渐消退(遗忘)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狗在进食时出现流唾液现象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
(2)每次在给狗喂食之前摇铃,给狗以铃声刺激,慢慢的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所以在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是因为在前面狗已经建立起了条件反射,来即使不喂食,只要摇铃,狗也会以为要给它喂食,就会流唾液。
(3)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在图中是当铃声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铃声就成了狗进食的信号,所以,摇铃能够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了,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通过不断地反复学习得到的。
(4)条件反射虽然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并不是一旦建立就永远存在,所以,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慢慢的,即使摇铃,狗也不会分泌唾液了,即图中的条件反射也就逐渐的消退了或者被渐渐地遗忘。
故答案为:(1)非条件;(2)条件;(3)学习;(4)逐渐消退(遗忘)
【分析】此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为基础题,难度一般,此实验是巴甫洛夫做的一个关于狗形成条件反射的实验,因为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动物建立了某种条件反射时,如果总是只给无关刺激,而不给能够引发动物产生非条件反射的刺激,那么原来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高级的神经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可完成,可以消退。
16.(2019七下·中山期末)资料分析
2018年7月,泰国13名游客在游览一处大型洞穴时,突遇洪水淹没洞口受困。他们喝洞壁流下的水维持生存,并谈论家乡美食互相安慰鼓励,等了10天才被救援人员发现并获得食物,最后,在救援人员助下,他们使用氧气潜水通过水淹路段而获救,令所有关注者感动甚至落泪。经检查,遇险者们的体重平均减轻了2公斤,其余情况良好。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吃到食物而分泌唾液属于   反射;谈论食物而分泌唾液属于    反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
(2)遇者急需补充体力,因此除了清洁的水,最急需的营养物质是
    。遇险者体重减轻,是因为贮存在体内的     消耗很多。
(3)潜水时呼吸很重要,当隔肌    时,肺部吸气,此时外界的   进入血液,并最终到达全身各处细胞的   中被利用。
(4)人感动落泪时往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的调节,但也受到   调节的影响。
【答案】(1)简单(生来就有的);复杂(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大脑(皮层)
(2)糖类;脂肪
(3)收缩;氧;线粒体
(4)神经系统;激素(或肾上腺激素;内分泌系统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
【解答】(1)吃梅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看梅子分泌唾液和谈梅分泌唾液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复杂反射;吃梅子分泌唾液和看到梅子分泌唾液,人和动物都具有,但谈梅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形成的复杂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调节反射。
(2)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当遇险者急需补充体力,除了清洁的水,最急需的营养物质是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它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脂肪一般储存在皮下,如果脂肪消耗过多,会引起消瘦。
(3)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人感动落泪,在神经的刺激下,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使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故答案为:(1)简单 复杂 大脑皮层 (2)糖类 脂肪 (3)收缩 氧气 线粒体 (4)神经系统 激素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2)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机物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进一步进入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的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再进入组织细胞。
17.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为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老师依次设计了如下几个体验活动:①同学甲不小心碰到很烫的水杯马上缩手;②同学乙拿这只水杯去触碰甲,甲躲避;③老师发出语言指令要求甲去摸那只水杯,甲畏缩不前.请借助反射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概念中的内容,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    .
(2)在①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将受刺激部位与肱二头肌联系起来的是    .
(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也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    .
(4)下面是一些与反射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    .
a.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人体的反射有很多种,难以一一列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类型的方法表示.如可根据是否先天就有,将反射划分为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    引起的反射和由    引起的反射.
【答案】(1)对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神经系统
(3)反射是有规律的反应
(4)bac
(5)外界刺激;内部刺激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反射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对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人做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进而牵动骨绕 关节活动,产生屈肘动作.在①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
(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原因是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也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反射是有规律的反应.
(4)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bac.
(5)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射和由内部刺激引起的反射.
故答案为:(1)对外环境刺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2)神经系统;
(3)反射是有规律的反应;
(4)bac;
(5)外界刺激;内部刺激
【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