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春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4 07: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春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巩固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涨价(zhǎnɡ)
B.黄晕(yùn) 喉咙(hòu) 烘托(hōnɡ)
C.蓑衣(suō) 应和(hè) 窠巢(kē)
D.朗润(yùn) 抚摸(fǔ) 卖弄(no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 风筝 欣欣然 沁人心脾
B.簿烟 蝴蝶 捉迷藏 心旷神怡
C.健壮 胳膊 协奏曲 谈笑风声
D.筋骨 渲泄 软绵绵 蓬勃生机
3.读课文《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用“别恼”一词的作用是( )
A.劝别人不要生雨的气。
B.写出江南春雨的特点。
C.表现作者将要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
D.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4.读课文《春》,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5.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lǎnɡ rùn   起来了,水zhǎnɡ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舒活舒活筋骨,dǒu sǒu dǒu sǒu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ɡōnɡfu   ,有的是希望。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7.文学常识填空。
《春》是一篇    (体裁),作者   ,字   。现代散文家、   、   。他的散文,清新而真挚。他的散文代表作请你写出三篇:   。
阅读提升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A]__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B]_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呢,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C]__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8.文中A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 。
9.给文中B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______。
10.给文中C处加点字注音:_ _ 。
11. "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二)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1)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节选自朱自清《春》)
语段(2)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卷连绵,“随风潜入夜”,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涵着坚韧、持久的耐力; 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是夏雨的没正邪一一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不张不扬,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仿佛甘霖。
(节选自苏连硕《秋雨》)
语段(3)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2.语段(1)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语段(2)中所说的春雨“吝啬”的特点?( )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B.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C.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D.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13.仔细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分别说说它们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②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14.语段(二)中的哪个四字短语,最能准确概括语段(三)中的“雨”的特点? 结合语句,具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1)朗润;涨
(2)抖擞抖擞;工夫
6.【答案】(1)排比、拟人
(2)引用、比喻、拟人
(3)比喻、排比
(4)反复、拟人
7.【答案】散文;朱自清;佩弦;学者;诗人;《荷塘月色》《背影》《绿》(《匆匆》等)
(一)【答案】8.冒号 9.还有 10.hè
11.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南宋诗人志南和尚《绝句》的诗句,是引用的修辞手法。(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杨柳风”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用早春的杨柳代指春天,杨柳风代指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
(二)【答案】12.B
13.①“逼”准确描绘出春滋润下的小草及其极其青绿的色彩。
②“射”形象的写出了雨落地时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
14.凶猛暴戾,“扯天扯地”“往下倒”写出了雨的凶猛,“瀑布”写出了雨量之巨大,“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写出了大雨来得非常迅疾。这些形象生动的描写都体现了这场雨凶猛暴戾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