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巩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巩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3 18:43:1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巩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辨一辨(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 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2023六下·巩义期末)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越冬,最主要的原因是游人会投喂大量的食物。
2.(2023六下·巩义期末)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
3.(2023六下·巩义期末)某个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受到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为了保护金丝猴,最好的营救措施是转移到周边农户家中。
4.(2023六下·巩义期末)天然气是一 种较清洁的能源,燃烧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5.(2023六下·巩义期末)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论四个部分组成。
6.(2023六下·巩义期末)不供暖期间,铁制供暖设备中仍充满水,目的是防止铁生锈。
7.(2023六下·巩义期末)用集气瓶将一支蜡烛罩起来,蜡烛会正常燃烧。
8.(2023六下·巩义期末)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消耗要与自然的再生保持平衡。
9.(2023六下·巩义期末)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所以发展比环境更重要。
10.(2023六下·巩义期末)在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作品时,要认真倾听,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二、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请你把它找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1.(2023六下·巩义期末)达尔文蛾短短几十年间从淡色、带斑点变成黑色的原因是(  )
A.污染加重,黑色的达尔文蛾可以隐藏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
B.日照强,达尔文蛾被晒成了黑色
C.达尔文蛾喜欢在夜间活动,变成黑色不易被天敌发现
12.(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植物与其生长环境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仙人掌一沙漠 B.椰子一 海南 C.榕树一东北
13.(2023六下·巩义期末)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潮汐能被称为“蓝色的煤海" ,潮汐能是海水在涨落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用途广泛,所以应该大力开发
C.核能的利用肯定会造成污染,所以不应开发核能
14.(2023六下·巩义期末)有些学校的部分教科书是循环使用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学校缺少资金
B.这些学校不重视学习
C.节约用纸
15.(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关于铁生锈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解释最有说服力的是(  )
A.铁锈跟铁连在一起,是铁的组成部分,所以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B.与铁相比,铁锈易碎,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C.铁锈和铁的名称中都有“铁"字,所以铁锈只是铁的一种,不是新物质
16.(2023六下·巩义期末)在不同环境中,铁生锈的快慢会不一样,下列环境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
A.干旱的沙漠 B.干燥的高原 C.潮湿的热带海边
17.(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做法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对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大自然的“消化”能力
B.将所有野生动物都放在动物园饲养
C.牧羊的数量不能太多,要给草原留足时间再生
18.(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手机
B.推广公共自行车有利于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
C.大量喷洒农药能提高作物产量,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19.(2023六下·巩义期末)很多路灯带有感应功能,天--黑灯就亮,天--亮灯就灭,这种路灯需要用到的传感器是(  )
A.光照度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20.(2023六下·巩义期末)奇奇小组制作了一个太阳能小车,他们发现这个小车在阳光下可以正常工作,没有阳光的时候就停止工作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太阳能小车中增加的最合适的元件是(  )
A.蓄电池 B.干电池 C.太阳能电池
三、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在下面题中的空格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空2分,共计20分)
21.(2023六下·巩义期末)动物长期生活在符合它生活习性的环境里,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   
22.(2023六下·巩义期末)科学论文必须具备的“三性”包括:   、创造性 和实践性。
23.(2023六下·巩义期末)   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暗绿或黑色的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24.(2023六下·巩义期末)通过观察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朝   ( 方向)放置,这样放置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太阳光。
25.(2023六下·巩义期末)对虾、海带、章鱼都属于海洋资源中的   资源。
26.(2023六下·巩义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27.(2023六下·巩义期末)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只有   , 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28.(2023六下·巩义期末)在班级科技制作大比拼评比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作品的   、   和可行性等方面对同学的创意进行评价。
四、连一连(2分x5=10分)
29.(2023六下·巩义期末)石油
太阳能 可再生资源
铁矿石
可燃冰 不可再生资源
风能
五、实验与探究(20分)
30.(2023六下·巩义期末)学校准备开运动会了,探探在认真地练习投实心球。奇奇认为:是因为探探扔得不够高,所以实心球被投得距离太近了;探探猜测:扔实心球的角度越大越好吗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共同探究“物体投射距离与投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实际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不好控制,他们设计了“喷水实验”。( 如图1所示)实验材料有铁架台、矿泉水瓶、塑料管、喷嘴等。
(1)保持矿泉水瓶的高度不变,瓶里的水面和喷嘴的   不变, 只改变喷嘴的,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水从喷嘴流出时的   相同。通过5次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实验数据:
(2)利用折线图处理实验数据能更加直观地观察比较出:随着水喷出的角度变大,喷出的距离   
(3)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所以你在参加投实心球比赛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采取的投射角度应大约为(  )
A.72° B.42° C.24°
31.(2023六下·巩义期末)你们喜欢吃甜品吗 甜甜圈、冰糖葫芦、焦糖布丁等是不是很诱人。这些不同的甜品在制作过程中白糖都有哪些变化 请你一起来探究吧。
(1)甜甜圈上面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糖块磨成的糖粉,尝一尝还是甜的,仅仅是糖的   发生了变化。
(2)向勺子中加入少量白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糖的变化。
①加热后白糖首先会熔化成糖浆,这种透明糖浆可以做冰糖葫芦,此刻   (填“有”或“没有" )新物质生成,你的依据是:   
②长时间加热后,糖浆变成了焦黄色的液体,它是一种和白糖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质,你的依据是: .
六、思考与分析(2分x5=10分) .
32.(2023六下·巩义期末)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在马里亚纳海沟,科考人员在不同深度看到了各种的鱼类和虾类,在沟底也发现了只有深海才有的物种。但是,就在这看似与世隔绝的海沟里,科学家却看到了极其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应该看到的塑料垃圾。
这些塑料垃圾被海洋生物食用之后,进入它们的身体之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破坏海底的生态系统。这些海洋生物又通过食物链不断的传播,人造塑料颗粒可能进入到人的身体内,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从人体内排出,最终人类将受到惩罚。
(1)科学家在万米深海发现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有很大危害,这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危害人类自身。
(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3.(2023六下·巩义期末)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1)今天,我们利用煤炭获取的能量,实际上是在利用上亿年前的(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2)煤炭是人类18世纪以来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下列不是煤炭的主要用途的是(  )
A.汽车燃料 B.发电 C.冶金.
(3)(判断)煤炭价格较低,为节约成本,我们提倡使用煤炭这种燃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越冬,是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引起的,需要到较为暖和的地方过冬。
2.【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人类生活中,许多植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有的树木用来做家具,有的植物用来吃,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的动、植物。这种说法正确。
3.【答案】(1)错误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保护野生动物、珍稀动物的最好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答案】(1)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题目说法错误。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小论文的格式与书写
【解析】【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查效果的好坏,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的实际,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客观环境和调查者自身主观条件来选择。在调查完成后,要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论四个部分组成。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 非供暖期间,铁制供暖设施中仍充满水,目的是防止铁与空气接触,减少生锈。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用集气瓶罩起来,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这说明氧气能助燃。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将资源合理规划,做到资源不浪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才能坐待可持续发展。题目说法正确。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题目说法错误。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作品时,要认真倾听,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吸收他人经验、合理之处的时机。
11.【答案】A
【知识点】变异;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的变化是会由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达尔文蛾短短几十年间从淡色、带斑点变成黑色的原因是因为环境污染加重,黑色的达尔文娥可以隐藏自己不被天敌发现。
12.【答案】C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A正确。
椰子喜欢生活在热带海洋环境下,B正确。
榕树喜欢生活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C错误。
13.【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
【解析】【分析】核电的利用中,只要注意防范就会形成功大于过的良性循环,因为核能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故C选项说法错误。
14.【答案】C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教科书循环使用,能够节约纸张,不造成浪费。选项C正确。
15.【答案】B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与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铁能够导电,会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够导电,不会被磁铁吸引。
16.【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由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潮湿的热带海边容易生锈。
17.【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自然环境有“消化”能力,只要我们制造的污染小于“消化”能力,就能够可持续发展。牧羊数量少,吃草速度小于草生长的速度,就不会对草原造成太大影响。
18.【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量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推广公共交通方式,能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9.【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灯要求夜晚亮、白天熄,则白天有光,黑夜没有光,则是由光导致电路的电流变化,所以电路中光传感器导致电阻变化,实现动控制,因此是利用半导体的光敏性,即为光电传感器。
20.【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能小车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没有阳光照射时,想让小车动起来,可以增加一个蓄电池,有太阳时候,能量储存到蓄电池中,没有太阳时,能量从蓄电池中放出。
21.【答案】栖息地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一棵树可以成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例如:松鼠、小鸟、虫子等。
22.【答案】科学性
【知识点】科学小论文的格式与书写
【解析】【分析】科学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科学论文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23.【答案】石油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24.【答案】南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热水器的安装应该在阳光直射的方向,即应面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提高热水器的热收集效率。
25.【答案】生物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没有能源就无法供给能量。海洋中有丰富的能量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海豚、珊瑚、海带都属于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
26.【答案】氮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不同气体具有各自的特征。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它们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7.【答案】保护好环境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人类离不开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同时,寻求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是合理的发展。
28.【答案】创新性;实用性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创意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即创新性和实用性,创新性是一个创意的闪光点,实用性是一个创意的立足点,一个良好的创意,一定是兼顾创新性和实用性的。
29.【答案】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石油、可燃冰、铁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30.【答案】(1)高度;角度
(2)先变大后变小/先变长后变短
(3)B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1)要研究水喷出高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矿泉水瓶的高度不变,瓶里的水面和喷嘴的高度不变,这样是为了保证水从喷嘴里流出时的角度相同。
(2)通过折线统计图可知,随着水喷出的角度变大,喷出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3)投实心球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投射角度为42°,此角度能够投掷的距离远。
31.【答案】(1)形状.大小
(2)没有;只是改变了它的大小、形状,而颜色、味道并没有变化或者加热熔化的糖浆冷却以后还会结成固体的糖块(合理即可);不同变成了新的颜色,出现了新的气味,产生了新的物质(合理即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糖块磨成糖粉,这是糖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糖的物理性质没有变化,这是物理变化。
(2)加热白糖后,白糖融化成糖浆,这种透明糖浆还是属于糖,只改变了形状,大小,味道没有变化,这是物理变化;
长时间加热后,糖浆变成黄色液体,这是生成了新物质,此时颜色不同、出现了新的味道。
32.【答案】(1)会
(2)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袋或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1)“奋斗者”号进入海底1万米深处,科学家在万米深海竟发现了人类生活垃圾,它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有很大危害。
(2)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购物时尽量自备布袋;提示家人和亲友,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废弃的塑料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
33.【答案】(1)C
(2)A
(3)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太阳能;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所有能量来源,都是太阳提供的太阳能,今天,我们利用煤炭获取的能量,实际上是在利用上亿年前的太阳能。
(2)汽车燃料主要是由石油生产得到的,煤炭不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3)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够无限制的使用和开采,我们应该节约使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巩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辨一辨(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 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2023六下·巩义期末)越来越多的白天鹅喜欢迁徙到三门峡越冬,最主要的原因是游人会投喂大量的食物。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白天鹅迁徙到三门峡越冬,是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引起的,需要到较为暖和的地方过冬。
2.(2023六下·巩义期末)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环境;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人类生活中,许多植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有的树木用来做家具,有的植物用来吃,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的动、植物。这种说法正确。
3.(2023六下·巩义期末)某个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受到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为了保护金丝猴,最好的营救措施是转移到周边农户家中。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保护野生动物、珍稀动物的最好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2023六下·巩义期末)天然气是一 种较清洁的能源,燃烧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题目说法错误。
5.(2023六下·巩义期末)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论四个部分组成。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小论文的格式与书写
【解析】【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查效果的好坏,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自己的实际,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所调查的问题、客观环境和调查者自身主观条件来选择。在调查完成后,要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论四个部分组成。
6.(2023六下·巩义期末)不供暖期间,铁制供暖设备中仍充满水,目的是防止铁生锈。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 非供暖期间,铁制供暖设施中仍充满水,目的是防止铁与空气接触,减少生锈。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2023六下·巩义期末)用集气瓶将一支蜡烛罩起来,蜡烛会正常燃烧。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用集气瓶罩起来,蜡烛燃烧会使罩内氧气燃尽,导致蜡烛熄灭,这说明氧气能助燃。
8.(2023六下·巩义期末)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消耗要与自然的再生保持平衡。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将资源合理规划,做到资源不浪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才能坐待可持续发展。题目说法正确。
9.(2023六下·巩义期末)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所以发展比环境更重要。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题目说法错误。
10.(2023六下·巩义期末)在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作品时,要认真倾听,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作品时,要认真倾听,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和建议。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吸收他人经验、合理之处的时机。
二、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请你把它找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1.(2023六下·巩义期末)达尔文蛾短短几十年间从淡色、带斑点变成黑色的原因是(  )
A.污染加重,黑色的达尔文蛾可以隐藏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
B.日照强,达尔文蛾被晒成了黑色
C.达尔文蛾喜欢在夜间活动,变成黑色不易被天敌发现
【答案】A
【知识点】变异;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的变化是会由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达尔文蛾短短几十年间从淡色、带斑点变成黑色的原因是因为环境污染加重,黑色的达尔文娥可以隐藏自己不被天敌发现。
12.(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植物与其生长环境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仙人掌一沙漠 B.椰子一 海南 C.榕树一东北
【答案】C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A正确。
椰子喜欢生活在热带海洋环境下,B正确。
榕树喜欢生活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C错误。
13.(2023六下·巩义期末)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潮汐能被称为“蓝色的煤海" ,潮汐能是海水在涨落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用途广泛,所以应该大力开发
C.核能的利用肯定会造成污染,所以不应开发核能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
【解析】【分析】核电的利用中,只要注意防范就会形成功大于过的良性循环,因为核能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故C选项说法错误。
14.(2023六下·巩义期末)有些学校的部分教科书是循环使用的,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学校缺少资金
B.这些学校不重视学习
C.节约用纸
【答案】C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教科书循环使用,能够节约纸张,不造成浪费。选项C正确。
15.(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关于铁生锈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解释最有说服力的是(  )
A.铁锈跟铁连在一起,是铁的组成部分,所以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B.与铁相比,铁锈易碎,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C.铁锈和铁的名称中都有“铁"字,所以铁锈只是铁的一种,不是新物质
【答案】B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与铁锈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铁能够导电,会被磁铁吸引,铁锈不能够导电,不会被磁铁吸引。
16.(2023六下·巩义期末)在不同环境中,铁生锈的快慢会不一样,下列环境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
A.干旱的沙漠 B.干燥的高原 C.潮湿的热带海边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由于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潮湿的热带海边容易生锈。
17.(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做法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对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大自然的“消化”能力
B.将所有野生动物都放在动物园饲养
C.牧羊的数量不能太多,要给草原留足时间再生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自然环境有“消化”能力,只要我们制造的污染小于“消化”能力,就能够可持续发展。牧羊数量少,吃草速度小于草生长的速度,就不会对草原造成太大影响。
18.(2023六下·巩义期末)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手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使用手机
B.推广公共自行车有利于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
C.大量喷洒农药能提高作物产量,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量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推广公共交通方式,能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9.(2023六下·巩义期末)很多路灯带有感应功能,天--黑灯就亮,天--亮灯就灭,这种路灯需要用到的传感器是(  )
A.光照度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灯要求夜晚亮、白天熄,则白天有光,黑夜没有光,则是由光导致电路的电流变化,所以电路中光传感器导致电阻变化,实现动控制,因此是利用半导体的光敏性,即为光电传感器。
20.(2023六下·巩义期末)奇奇小组制作了一个太阳能小车,他们发现这个小车在阳光下可以正常工作,没有阳光的时候就停止工作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太阳能小车中增加的最合适的元件是(  )
A.蓄电池 B.干电池 C.太阳能电池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
【解析】【分析】太阳能小车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没有阳光照射时,想让小车动起来,可以增加一个蓄电池,有太阳时候,能量储存到蓄电池中,没有太阳时,能量从蓄电池中放出。
三、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在下面题中的空格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空2分,共计20分)
21.(2023六下·巩义期末)动物长期生活在符合它生活习性的环境里,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动物的   
【答案】栖息地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动物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性,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充足的食物、阳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一棵树可以成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例如:松鼠、小鸟、虫子等。
22.(2023六下·巩义期末)科学论文必须具备的“三性”包括:   、创造性 和实践性。
【答案】科学性
【知识点】科学小论文的格式与书写
【解析】【分析】科学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科学论文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
23.(2023六下·巩义期末)   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暗绿或黑色的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答案】石油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24.(2023六下·巩义期末)通过观察发现,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朝   ( 方向)放置,这样放置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太阳光。
【答案】南
【知识点】太阳能
【解析】【分析】热水器的安装应该在阳光直射的方向,即应面向南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提高热水器的热收集效率。
25.(2023六下·巩义期末)对虾、海带、章鱼都属于海洋资源中的   资源。
【答案】生物
【知识点】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没有能源就无法供给能量。海洋中有丰富的能量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海豚、珊瑚、海带都属于海洋资源中的生物资源。
26.(2023六下·巩义期末)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氮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不同气体具有各自的特征。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它们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7.(2023六下·巩义期末)既要寻求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只有   , 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答案】保护好环境
【知识点】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人类离不开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同时,寻求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是合理的发展。
28.(2023六下·巩义期末)在班级科技制作大比拼评比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作品的   、   和可行性等方面对同学的创意进行评价。
【答案】创新性;实用性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创意评价主要是两个方面,即创新性和实用性,创新性是一个创意的闪光点,实用性是一个创意的立足点,一个良好的创意,一定是兼顾创新性和实用性的。
四、连一连(2分x5=10分)
29.(2023六下·巩义期末)石油
太阳能 可再生资源
铁矿石
可燃冰 不可再生资源
风能
【答案】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解析】【分析】石油、可燃冰、铁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五、实验与探究(20分)
30.(2023六下·巩义期末)学校准备开运动会了,探探在认真地练习投实心球。奇奇认为:是因为探探扔得不够高,所以实心球被投得距离太近了;探探猜测:扔实心球的角度越大越好吗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共同探究“物体投射距离与投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实际投球的角度和力度不好控制,他们设计了“喷水实验”。( 如图1所示)实验材料有铁架台、矿泉水瓶、塑料管、喷嘴等。
(1)保持矿泉水瓶的高度不变,瓶里的水面和喷嘴的   不变, 只改变喷嘴的,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水从喷嘴流出时的   相同。通过5次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实验数据:
(2)利用折线图处理实验数据能更加直观地观察比较出:随着水喷出的角度变大,喷出的距离   
(3)投实心球时,抛出点与落地点有一定的高度差,所以你在参加投实心球比赛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采取的投射角度应大约为(  )
A.72° B.42° C.24°
【答案】(1)高度;角度
(2)先变大后变小/先变长后变短
(3)B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1)要研究水喷出高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矿泉水瓶的高度不变,瓶里的水面和喷嘴的高度不变,这样是为了保证水从喷嘴里流出时的角度相同。
(2)通过折线统计图可知,随着水喷出的角度变大,喷出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3)投实心球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投射角度为42°,此角度能够投掷的距离远。
31.(2023六下·巩义期末)你们喜欢吃甜品吗 甜甜圈、冰糖葫芦、焦糖布丁等是不是很诱人。这些不同的甜品在制作过程中白糖都有哪些变化 请你一起来探究吧。
(1)甜甜圈上面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糖块磨成的糖粉,尝一尝还是甜的,仅仅是糖的   发生了变化。
(2)向勺子中加入少量白糖,在点燃的蜡烛上加热,观察白糖的变化。
①加热后白糖首先会熔化成糖浆,这种透明糖浆可以做冰糖葫芦,此刻   (填“有”或“没有" )新物质生成,你的依据是:   
②长时间加热后,糖浆变成了焦黄色的液体,它是一种和白糖   (填“相同”或“不同”)的物质,你的依据是: .
【答案】(1)形状.大小
(2)没有;只是改变了它的大小、形状,而颜色、味道并没有变化或者加热熔化的糖浆冷却以后还会结成固体的糖块(合理即可);不同变成了新的颜色,出现了新的气味,产生了新的物质(合理即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糖块磨成糖粉,这是糖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糖的物理性质没有变化,这是物理变化。
(2)加热白糖后,白糖融化成糖浆,这种透明糖浆还是属于糖,只改变了形状,大小,味道没有变化,这是物理变化;
长时间加热后,糖浆变成黄色液体,这是生成了新物质,此时颜色不同、出现了新的味道。
六、思考与分析(2分x5=10分) .
32.(2023六下·巩义期末)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在马里亚纳海沟,科考人员在不同深度看到了各种的鱼类和虾类,在沟底也发现了只有深海才有的物种。但是,就在这看似与世隔绝的海沟里,科学家却看到了极其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不应该看到的塑料垃圾。
这些塑料垃圾被海洋生物食用之后,进入它们的身体之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破坏海底的生态系统。这些海洋生物又通过食物链不断的传播,人造塑料颗粒可能进入到人的身体内,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从人体内排出,最终人类将受到惩罚。
(1)科学家在万米深海发现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有很大危害,这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危害人类自身。
(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会
(2)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袋或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1)“奋斗者”号进入海底1万米深处,科学家在万米深海竟发现了人类生活垃圾,它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有很大危害。
(2)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购物时尽量自备布袋;提示家人和亲友,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废弃的塑料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
33.(2023六下·巩义期末)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1)今天,我们利用煤炭获取的能量,实际上是在利用上亿年前的(  )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2)煤炭是人类18世纪以来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下列不是煤炭的主要用途的是(  )
A.汽车燃料 B.发电 C.冶金.
(3)(判断)煤炭价格较低,为节约成本,我们提倡使用煤炭这种燃料。
【答案】(1)C
(2)A
(3)错误
【知识点】新能源;太阳能;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所有能量来源,都是太阳提供的太阳能,今天,我们利用煤炭获取的能量,实际上是在利用上亿年前的太阳能。
(2)汽车燃料主要是由石油生产得到的,煤炭不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3)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不能够无限制的使用和开采,我们应该节约使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