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5 10: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授课题目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教师需在此基础上,以地图为媒介探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重要战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史料为依托,探讨本课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如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材内容分析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战争发展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全民族抗战,形成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个子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正面战场的抗战"讲述了正面战场的几场重要会战;"敌后战场的抗战"陈述了中共在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做的贡献,以及中共始终坚持抗战到底,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东方主战场"陈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前召开的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过程和意义。 四个子目从不同角度烘托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伟大以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的重要贡献。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理解十四年抗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时空观念:运用抗战地图,梳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要贡献; 历史解释: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家国情怀:感悟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的精神。
教学方法、手段 1.情景创设法:创设教学情景,通过情景导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通过史料,引导学生体会科举制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归纳法;本课主要讲了四目的内容,可以采用归纳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比较能力。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碰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1min) 【教师展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 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 在师长林彪率领下,于山西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 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日 军乱作一团,死伤惨重。八路军冲杀下去,同日军展开肉 搏战。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这是华 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师讲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到保家卫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革命洪流中,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血与火的奋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抗战那段历史,一起去学习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以平型关大捷导入本课,直击本课主题,使学生代入到相应的历史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
2.新课学习 (38min) ◎明确本课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 全面抗战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论持久战》 百团大战 三三制原则 《开罗宣言》 中共七大 1.全面抗战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了哪些英勇抗战? 2.为何说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为什么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4.抗战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概述本课具体历史过程。 【教师展示】 第一部分——全民族浴血奋战 国难当头,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数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御倭敌。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师展示】 【教师活动】抗战期间国民党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或活动,分别有何历史意义? 《论持久战》的讲解 通过战略防御阶段四大会战的失败引出当时国内的舆论《论持久战》写作背景。 【教师展示】 “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抗战爆发后,对于抗日战争的前途,国民党内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国民党的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也有一部分人寄希望于苏联出兵和英美干涉,认为只要坚持打3个月,国际局势一定会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内,“亡国论”是没有的,但有少部分干部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的200万正规军上,急于打大仗,对战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备。 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 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日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整理自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6 【教师引导】①中国不能速胜②中国不会亡国 ③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意义: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念! 抗战相持阶段,1941.12开始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战略防御阶段:开辟敌后战场 表现:①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②开展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等)。 意义: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兵力。 【百团大战】 【教师活动】结合史料与课本带领学生理解百团大战的战果和影响等。 【教师讲述】战略相持阶段的战略措施(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讲述三三制原则。 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教师讲述】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工业和高校的内迁。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学生成果】 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教师展示】人民群众抗战相关图片史料。 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面前,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统一!全民族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比并小组讨论为什么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学生成果】 我们学习到现在,1.全面抗战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了哪些英勇抗战?2.为何说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两个问题同学们是不是有了清晰的答案,那我们下节课将主要探讨后两个问题,东方主战场和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面对新课改形势,利用大概念教学,首先明确本课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为探究问题做准备。 通过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论持久战》的内容与意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结合史料与课本带领学生理解百团大战的战果和影响等。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讲解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课堂小结(1min) 中华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畏强敌、不畏牺牲、奔赴战场、奋勇御敌,以血肉之躯构筑起钢铁长城,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间,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凝结了伟大的抗日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是在那场血与火的战斗中,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谱写的英雄赞歌。如今,硝烟散去,祖国繁荣富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要铭记先辈为祖国之存、为民族之续、为人民之安所做出的伟大牺牲,传承抗战精神,书写青春华章。
4.课后习题(2min) 1.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国民党“比较努力”的抗战( ) A.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B.反映了全面抗战路线 C.有利于开辟敌后战场 D.取得了百团大战胜利 2.“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 911人的重大伤亡。”这说明( )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C.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高一学生对抗日战争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因此,抗战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经过一段时间高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搜集历史资料、从历史材料中获取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为辅,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获得规律性认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设计与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如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引导学生理性爱国,在课堂上落实的还不够深入。问题与困惑会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