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读拼音,写词语。(5分)
páo xiào shēn yín fèi pǐn xī miè péng pài
zāo gāo lín yǔ zhòu méi liú tǎng jiū xīn
二、选择题。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吞没 没有 B. 熟睡 成熟
C. 起哄 乱哄哄 D. 作坊 自作自受
2.从字形上看,“襞”的意思可能是( )
A. 宠爱 B.衣服的皱纹 C.腿瘸 D.常绿藤本植物
3."天宇在看到有人落水后,想都没想就跳下水去,把落水者救了上来。"如果用
一个成语来表示画线部分的意思,是( )
A.不负众望 B.不假思索 C.忧心忡忡 D. 奋不顾身
4.下面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咆哮 吞没 优虑 汹涌澎湃 B.渔网 轰鸣 沉思 挨声叹气
C.流淌 风暴 搀扶 喃喃自语 D.鱼饵 渔夫 槽糕 自做自受
5.对"日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中的“张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料理,安排 B.筹划,周旋 C.应酬,打交道 D.惊慌,慌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
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C.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D. 目前,诵读《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传统文学的学生越来
越多。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7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桑娜自己受苦。 桑娜要帮助西蒙的两个孩子。(用恰当的关联词把 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
(3)水渐渐蹿上来,淹没了人们的腰。(改为拟人句)
.
(4)看了《金色的鱼钩》这篇小说,使我陷入了沉思。(修改病句)
.
2.选择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4分)
①外貌描写 ②神态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环境描写
(1)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 )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 )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
(4)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 )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5分)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大树开始摇头, 。(运用上句话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0分)
1.根据下列信息,完成练习。
①醉打蒋门神,刚猛不屈,敢做敢当。②温酒斩华雄,忠勇两全,义薄云天。
上面信息所描述的人物分别是:① ;②
2.用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在灾难面前 的老村支书,认识了 .
的桑娜夫妇,还认识了长征途中 的老班长。
五、口语交际。(4 分 )
你们几个小伙伴计划一块儿过周末。小宏主张去游泳馆练习游泳,小雯主 张去秋游,而你主张去市图书馆看书,因为市图书馆仅在周末才对外开放。你打算如何说服你的伙伴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六、阅读理解。(16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图 1 图 2 图 3
图 1 周瑜说:“现在军中缺箭,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作为应敌之具。
【甲】一口答应,并说三日交齐。
图2周瑜说:“先生,军中无戏言,可否立下军令状 ”【甲】说:“三日不成,
甘当重罚。”当下立了军令状。
图3 【甲】走后,周瑜对鲁肃说:“凡应用物件,都不给他备齐,让军匠故意拖延。这样必误日期,我便可斩他。
——选自《三国演义》连环画
材料二: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周瑜览毕,长叹一声, 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 ,何
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选自《三国演义》,有删改
材料三: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为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数次侮辱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 后来程普被周瑜感动,说:“与公瑾交往,就好像饮一杯醇酒,不自觉地就醉了。”
1.材料一中的【甲】是 ,后来他用 的办法完成了这项任务。(2分)
2.材料二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是: 。(1分)
3.三则材料都讲述了周瑜的故事,从中我们感受到《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
周瑜形象的不同之处是:
。(3分)
(二)烛 心(10分)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咚咚咚,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
怎么 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
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
1.本文第四自然段是 描写,体现了小薇 的 性格特点。第六自然段有 描写和 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和他妈妈 的形象。(5分)
2. 小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2分)
A.猜疑、反感、拒绝、惊讶、愧疚 B. 反感、拒绝、猜疑、惊讶、愧疚
C.猜疑、反感、拒绝、愧疚、惊讶
3.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来。(1分)
4.根据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如何接待了小男孩,想象要合情合理。(2分)
七、作文。 (30分)
环境:人群拥挤,声音嘈杂的菜市场。
人物:卖土豆的李大爷、吝啬的王阿姨、跪地乞讨的衣着破烂的小女孩。
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合理想象,创编故事。要写清事情的来龙
去脉,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咆哮 呻吟 废品 熄灭 澎湃 糟糕 淋 雨 皱眉 流淌 揪心
二、1.B 2.B 3.B 4.C 5.A 6.B
三、1. (1)示例: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西蒙的两个 孩子。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3)示例: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4)看了《金色的鱼钩》这篇小说,我陷入了沉思。
2. (1)② (2)④ (3)③ (4)①
3. (1)拟人 生动地体现出洪水对桥的冲击
(2)示例:在狂风肆虐下,发出声声嚎叫
四、1. (1)武松 (2)关羽
2.示例:大公无私 善良淳厚 舍己为人
五、示例:小宏、小雯,游泳和秋游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利 用周末到市图书馆静静地看书,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那里 有我们平时看不到的珍贵藏书,而且市图书馆只有周末才 对外开放,错过就要等下周末了。游泳可以下午放学之后 去,而秋游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了。
六、(一)1.诸葛亮 草船借箭 2.既生瑜
3.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小,妒忌心强;《三国志》中的 周瑜胸怀宽广
(二)1.心理 多疑、冷漠 语言 动作 热心肠、与人为善
2.A
3.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
4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