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论语》十二章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品读与梳理,理解文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体会君子之"仁"。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仁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情境导入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知人论世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知人论世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
孔子,也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
孔子,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指社会中下层人员从事的工作及相应的技能和技术),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知人论世
1、 一部 语录体的散文集 ,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 四书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知人论世
2.兴、观、群、怨
这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引起联想、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群”是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怨”是强调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
体式上: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了解《论语》
文化知识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文化知识
后世影响: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识背景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知识拓展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仁者爱人”。这种爱,有不同的层次。首先,这种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表现为“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孔子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推近及远的爱。
二,“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一种修养功夫,既包括克制私欲,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孔子认为,“为仁由己”,也就是说“为仁”主要是靠自己的修养功夫而实现。
三,“仁”是德性的统称。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此外,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的“仁”,与义、礼、智、信并列。
四,“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 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 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育。
关于“杏”有两 个不同说法,一指杏红飘香;一指银杏,“多果,象 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 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 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 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 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知识拓展
疏通文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于事而 慎于言, 就有道而
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舒适安逸
勤勉
状后对,对于
有道德的人
形作动修正
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通矣了
表并列
表承接
靠近到
不追求
状后对对于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主要观点安贫乐道 说理方法理论论证。
吃
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
加重语气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
安贫
乐道
文本疏通
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表假设,如果
如…何:怎样……呢?固定句式
表假设,如果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 bā yì ]
如…何:怎样……呢?固定句式
主要观点 礼乐以仁为基础 说理方法理论论证
疏通文本
子曰:“朝闻道,夕 死可矣。”(《里仁》)
得知真相
名作状在早上
名作状在晚上
为动用法,为……而死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执着追求道,就是真理。理论论证
疏通文本
子曰:“君子 喻 于义, 小人 喻于利。”(《里仁》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知晓、明白
状后对,对于
状后对,对于
古时对地位低下的人的鄙称,
今泛指品格卑下的人
译文: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主要观点君子重义轻利
说理方法对比论证。
文本疏通
子曰:“见贤 思 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里仁》)
形作名,
有德行的人
形作动
看齐
名作状在心里
宾前
反省,检查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主要观点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说理方法对比论证
表承接
疏通文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朴
朴实
华美
文采
粗野
鄙俗
虚饰
浮夸
古: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
今: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形容配合适当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主要观点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说理方法。对比论证理论论证。
胜过,超过
疏通文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读书人
广、大
刚毅、坚强、果断
表并列
把、、、作为
停止
宾前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①任重道远,意思是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②死而后己,意思是只有死了才作罢,表达决心之大。
疏通文本
子曰:“譬如 为山,未成一篑, 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好比
<动>堆积
盛土的竹筐
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
比喻,比方
停下来
平:形作动,填平
古今异义,填平洼地
倾倒
坚持。
虽然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
主要观点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说理方法比喻论证。
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疏通文本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同智聪明
……的人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疏通文本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约束
归复
表判断
<副>一旦
称赞、赞许
依靠
表并列
条目、细则
不合礼
名作动,实践、从事
这
加强反问语气
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疏通文本
子贡问曰:“有一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字
(之)
实践
语气词
语气<副>,表揣测,大概
其……乎;大概(也许)是……吧?
<动>施加、推与
定后
宽恕
给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一个可以终身去实践的字吗 ”孔子(就回答)说:“大概是‘恕’ 吧!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愿意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疏通文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 观,可以群,
可以怨。 迩(e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何莫;为什么不……呢?
那
激发人的感情
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讽刺时政
近
侍奉
状后对对于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对鸟兽草木的名称多认识。”
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知者不惑,通“智”,智慧
(二)古今异义 小子,何莫学夫《诗》?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表示轻蔑的称呼。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古:平整土地
(三)词类活用
1、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内,名语作状语,在心里。
(四)特殊句式
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固定句式,“如……何”)
2、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介宾短语后置)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介宾短语后置)
5、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介宾短语后置)
6、止,吾止也(判断句)
7、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
8、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
1、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
好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第一条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第二条是在言行上做事敏捷、说话谨慎
第三条是不断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的行为
任务探究一
【研读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概括主题。从“好学”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3.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
君子应重精神轻物质
任务探究二
【研读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1.本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都是在仁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
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突出“仁”在礼乐中的重要性。
阐明仁和礼乐的关系
任务探究三
【研读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1.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从对待“道”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言简意赅,突显对了解“仁义之道”的重视。
执着追求真理
孟子“舍生取义”
任务探究四
【研读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1、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在道义和利益的取舍上,君子更重视道义,而小人更注重利益,对义和利不同的认识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任务探究五
【研读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说理方法对比论证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通过辩证的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点明了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任务探究六
【研读第六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分析“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从“文”与“质”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点明文质不可以相胜,就是指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质”的平衡。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清晰,言简意赅。 对比论证理论论证。
任务探究七
【研读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1.士毕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到死方休。
中国古代就不乏这样的名士,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还依然坚持自己的抱负,念念不忘苍生黎民。当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范仲淹遭到贬谪时,他依然认为一个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危在旦夕的时候,他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
任务探究八
【研读第八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1.本章重点强调了什么道理?
从人的主观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不论做事还是为人,贵在持之以恒,功亏一篑也好,持之以恒也罢,关键都在于自己。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比喻和散句,说理生动自然。 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进,吾往也”是在提醒我们,是否追求仁道、坚持不懈,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个人的主观努力决定自己的一生。
任务探究九
【研读第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事情的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用否定和整句的形式,增强气势,简洁明确。
任务探究十
【研读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①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②在人际交往中,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只有从“礼”出发,才能至“仁”。
③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即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以对话的形式,层层深入,说出符合“礼”的具体做法。
任务探究十一
【研读第十一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怎样正确理解孔子的“恕”的内涵?我们从中可以悟出怎样的为人处世的人生道理?
(1)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而“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2)学会互相理解,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以对话的形式,点出“恕”这一准则,以及具体的做法,明确而详细。
任务探究十二
【研读第十一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e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说明孔子认为《诗》的三大功能。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以治国;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学《诗》的重要性
任务探究十三
本文分别用哪些方法阐述了哪些观点?
章节 主要观点 说理方法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论论证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论论证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论论证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论证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论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对比、理论
第七章 以仁为己任,意志坚强 理论论证
第八章 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 比喻论证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举例论证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论论证
第11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论论证
第12章 《诗》的社会功用 举例论证
任务探究十四
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
①“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经》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概括。
“兴”,是说《诗经》能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能影响人们的心灵,调动其内在情感,引起情感共鸣。
“观”,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观察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群”,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沟通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怨”,是说《诗经》可以帮助人们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
②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指出了诗歌这种文艺形式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政治作用,这是历史上对《诗经》的作用所进行的第一次明确而全面的理论概括,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许多理论家都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
任务探究十五
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1.比喻说理,形象生动。
例如第八章,孔子以“堆土成山”为喻来阐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易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2.人物对话,栩栩如生。
有的章节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如“颜渊问仁”,孔子
给予回答,接着颜渊又问具体表现是什么,最后表示要坚决执
行。通过对话,一个善于思考、领悟,又坚决践行的弟子形象
呈现在读者面前。
3.哲学思辨,充满智慧。
文章节选了孔子许多带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名句,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语句给人以人生的启示,表现了孔子非凡的智慧。
任务探究十六
既然儒家精神有意引导我们成为像君子一样有情怀,有志向,有担当的“仁”人,那大家作为新时代青年,究竟该怎么做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毛泽东欲穷九天五洋,有邓小平在南海画圈,有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梦,他们的行动若盛日当空带来光明,有黄文秀奔赴山间驱逐贫困,有秦玥飞俯首农田促乡村发展,有钟南山逆流而上扛起抗疫大旗,他们的努力若惊涛骇浪折断贫弱的桅杆。所谓英雄,不过是一群普通人挺身而出,即使身无半亩,仍然心怀天下;而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更应该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并做到内外兼修,将儒家兼济天下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小结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在伦理思想方面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里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雍也》)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仁
忠
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结
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主张克己复礼
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小结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