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检测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5 20: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3》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Fe 56 Mg 24 Zn 65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锈蚀,原因是(  )
A.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铝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防止内层铝被氧化。
答案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工业上镁的制备是电解熔融MgO
C.铝热法制铁适用于野外小范围操作,生物炼铜已经大规模用于铜的生产中
D.海水的各种化学资源的开发过程,必须都要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B项,镁的制备是电解熔融的MgCl2,MgO熔点更高,熔化消耗能量更多;C项,生物炼铜在铜的生产中所占比例较少;D项,海水晒盐和海水的淡化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A
3.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硅酸可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硅酸酸性比碳酸弱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作木材防火剂
解析 SiO2可以与氢氟酸反应。
答案 B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食品的器皿
B.盛放NaOH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C.只用KSCN溶液就可检验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2+
D.普通玻璃的组成可用Na2O·CaO·6SiO2表示,是纯净物
解析 A项中C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项中只用KSCN溶液不能检验Fe2+;D项中普通玻璃是混合物。
答案 B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能采用先与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再过滤的方法的是(  )
A.Fe3O4(Al2O3) B.KCl(NaCl)
C.SiO2(CaCO3) D.FeCl2溶液(FeCl3)
解析 Fe3O4不溶于NaOH溶液,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AlO2,故A项正确。
答案 A
6.在Fe2(SO4)3、CuSO4和稀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Fe粉,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Fe3+ B.Cu2+
C.Fe2+ D.H+
解析 剩余固体能被磁铁吸引,说明Fe有剩余,Fe3+、Cu2+、H+分别被Fe还原为Fe2+、Cu、H2,故溶液中Fe2+最多。
答案 C
7.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盐酸中,若放出H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
A.1:2 B.1:3
C.3:2 D.1:1
解析 Al分别和NaOH、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6HCl===2AlCl3+3H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只要在酸、碱用量足够的情况下,生成相同的物质的量的H2,消耗掉铝的质量相同。
答案 D
8.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解析 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应该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即硫酸亚铁。
答案 B
9.用一种试剂可以检验一组物质,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试剂
被检验物质组
A
氨水
AlCl3溶液、MgCl2溶液、FeCl3溶液、NaOH溶液
B

CuSO4、Na2CO3、Ca(OH)2、CaCl2固体
C
盐酸
Al(OH)3、Mg(OH)2、Fe(OH)2、Ca(OH)2
D
NaOH溶液
CuO、Fe3O4、MgO、Al2O3
解析 FeCl3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无色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两种白色沉淀:Al(OH)3、Mg(OH)2,无现象的是NaOH溶液,利用NaOH溶液检验Mg(OH)2和Al(OH)3,A项正确;水能将CuSO4检验出来,Na2CO3、Ca(OH)2分别与CuSO4产生蓝色沉淀,无法区别,B项不正确;盐酸与Fe(OH)2反应生成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他无色,不能检验其他物质,C项错误;NaOH溶液只能将Al2O3检验出来,MgO白色,其他物质不能检验出来,D项错误。
答案 A
10.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I-、NO、SiO
B.Ag+、Fe3+、Cl-、SO
C.K+、SO、Cu2+、NO
D.NH、OH-、Cl-、HCO
解析 H+与SiO不能大量共存,H+、NO与I-不能大量共存(I-被HNO3氧化),A项错误;Ag+与Cl-、SO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OH-与NH、HCO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答案 C
11.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钠离子被还原,氯离子被氧化
B.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C.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9 mol e-
D.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解析 冶炼金属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A、B项正确;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为:Fe3O4+4CO3Fe+4CO2,当有1 mol Fe3O4被CO还原成Fe时,转移8 mol电子,故C项不正确;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铁熔化,D项正确。
答案 C
12.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解析 因为Fe比Cu活泼,Fe可置换Cu2+,所以,Fe、Cu可以都有(Fe3+少量时),Fe、Cu可以都无(Fe3+量多时),可以只剩Cu,但不能只剩下Fe。
答案 B
13.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热反应就是单指Fe2O3粉和Al粉的反应
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D.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是混合物
解析 铝热反应不单指Al粉和Fe2O3的反应,还包括其他许多反应,如Al粉与V2O5、MnO2的反应等;Fe2O3为不溶于水的物质,应加盐酸溶解后再加KSCN溶液;根据电子守恒,a mol Fe2O3变为Fe需6a mol电子,故H2、Al、CO的物质的量为3a、2a、3a,所以三者之比为3:2:3;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纯净物。
答案 C
14.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和Y可能是(  )
①Si和SiO2 ②AlCl3和Al(OH)3
③CuO和CuSO4 ④Fe和FeCl2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①X为Si,Si与O2加热反应生成SiO2(Y),Si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Z),Si与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Na2SiO3;②X为AlCl3,AlCl3与少量NaOH反应生成Al(OH)3(Y),Al(OH)3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Z),AlCl3与过量NaOH反应也生成NaAlO2;③X为CuO,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Y),CuSO4与Fe反应生成Cu(Z),CuO与CO反应生成Cu;④X为Fe,Fe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Y),FeCl2与Cl2反应生成FeCl3(Z),Fe与Cl2反应也生成FeCl3。
答案 A
15.将1.5 g两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则两种金属可能是(  )
A.Fe和Cu B.Zn和Cu
C.Al和Fe D.Mg和Al
解析 金属单质失去的电子被盐酸中的H+得到后变成H2,n(H2)=0.05 mol,所以得到0.1 mol e-。由题意可以得知H+得1 mol电子变为0.5 mol H2时,混合金属应为15 g。则每一金属失去1 mol e-各需质量是Mg:12g, Zn:32.5 g,Al:9 g,Fe:28 g,Cu不与盐酸反应,可认为>15 g,最后用平均值法可以得出。
答案 C
16.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500 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 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
A.0.5 mol/L B.1.0 mol/L
C.2.0 mol/L D.3.0 mol/L
解析 采用守恒法,由发生的反应可知,得到沉淀最多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则n(HCl)=n(NaOH)=2.0 mol/L×0.25 L=0.5 mol,c(HCl)==1.0 mol/L。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道题,共52分)
17.(10分)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_____上(填写下列所给仪器的编号,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________,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____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有: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坩埚加热后温度较高,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加热,且取用坩埚时要用坩埚钳,并且为防止坩埚炸裂和烧坏桌面,灼烧后的坩埚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2)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3)利用途径Ⅱ制取胆矾时,必须先加酸将氧化铜溶解,加热通氧气将Cu氧化,过滤除去粗制氧化铜中的不溶杂质后,然后再蒸发溶剂,冷却结晶,再过滤得晶体,最后将其干燥,由此可写出答案。
(4)根据途径Ⅰ的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和途径Ⅱ的反应方程式2Cu+O2+2H2SO4(稀)2CuSO4+2H2O,可以看出途径Ⅱ的优点是:①产生等量的胆矾比途径Ⅰ消耗硫酸少;②途径Ⅱ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SO2)。
答案 (1)c e b (2)ab
(3)蒸发 过滤
(4)产生等量胆矾途径Ⅱ消耗硫酸少 途径Ⅱ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18.(8分)某实验小组用铜绿[CuCO3·Cu(OH)2]、铁粉和稀硫酸制取铜,实验过程如下:加热铜绿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将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黑色固体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铜。
(1)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过程改为:将铜绿溶于适量稀硫酸中,然后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也可以得到铜。则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铜绿受热分解生成CO2、H2O和黑色的CuO,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H2和CuO共热生成Cu和H2O。
(2)铜绿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CO2和H2O,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和FeSO4。
答案 (1)CuCO3·Cu(OH)22CuO+CO2↑+H2O
Fe+H2SO4(稀)===FeSO4+H2↑(不写“稀”不扣分)
CuO+H2Cu+H2O
(2)CuCO3·Cu(OH)2+2H2SO4===2CuSO4+CO2↑+3H2O
CuSO4+Fe===Cu+FeSO4
19.(5分)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丙甲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________。写出“乙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写出“甲乙”转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甲的性质及相关转化可知,甲为Al2O3,乙为Al2(SO4)3,丙为Al(OH)3。
(2)据乙溶液的性质及相关转化可知,甲为Fe2O3,乙为Fe2(SO4)3,丙为Fe(OH)3。
答案 (1)Al2O3 Al3++3NH3·H2O===Al(OH)3↓+3NH
(2)Fe2O3 Fe2O3+6H+===2Fe3++3H2O
20.(9分)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铜片。
实验记录(画斜线部分不必填写,其他空格均应填充):
实验结论:Fe只有还原性,Fe3+只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根据以上结论分析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______________。
A.Cl2 B.Na C.Na+ D.Cl- E.SO2 F.NO2
(4)亚铁盐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解析 Fe只有还原性,Fe3+只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实验的目的就是证明上述粒子的性质。Cl2、SO2、NO2中的Cl、S、N均处于该元素的中间价态,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成Fe3+,通常加入铁单质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答案 (1)试管
(2)①Cl2+2Fe2+===2Cl-+2Fe3+
②Zn+Fe2+===Zn2++Fe Fe2+具有氧化性
③Fe+2Fe3+===3Fe2+
④Cu+2Fe3+===2Fe2++Cu2+
(3)AEF (4)铁粉
21.(10分)铁的氧化物有多种用途。请解答下面有关问题: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写出由Fe2O3制得单质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赤铁矿除了含Fe2O3之外,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Al2O3。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可以与铝粉组成铝热剂用于焊接钢轨或定向爆破。某同学猜测,该反应所得熔融物中含有Fe2O3。他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试样,加入足量稀盐酸,然后滴加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证明含有Fe2O3。否则,不含有Fe2O3。你认为该方案合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氨工业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已知当催化剂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某化学小组试图以Fe2O3为原料制备该催化剂,方法之一是向其中加入炭粉高温反应:2Fe2O3+C4FeO+CO2↑。
实验教师提供了12 g炭粉。请你计算,若要制取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加入的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 g。
解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12 g炭粉和320 g Fe2O3反应可制得4 mol FeO。再根据催化剂中n(Fe2+)?n(Fe3+)=1?2,还需要加入4 mol Fe2O3,所以共需加入Fe2O3的质量为:320 g+4 mol×160 g·mol-1=960 g。
答案 (1)Fe2O3+3CO2Fe+3CO2(若写出其他化学方程式,只要合理即给分)
SiO2+2OH-===SiO+H2O,Al2O3+2OH-===2AlO+H2O
(2)不合理。因为Fe3+能跟Fe反应生成Fe2+,Fe2+与SCN-反应时不会出现红色(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3)960
22.(10分)物质A、B、C、D、E、F、G、H、I、J、K存在下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K________。
(2)写出反应“C→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J→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白色沉淀F可溶于NaOH溶液知F为Al(OH)3,G是NaAlO2,A是Al,D是H2;E是黄绿色气体知E是Cl2、B是HCl、C是AlCl3,由红褐色沉淀知K是Fe(OH)3,J是FeCl3、I是FeCl2。
答案 (1)Al HCl H2 Fe(OH)3
(2)Al3++3NH3·H2O===Al(OH)3↓+3NH
(3)Al(OH)3+NaOH===NaAlO2+2H2O
(4)Fe3++3OH-===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