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2-05 20:2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14 Mg:24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3.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的氢气和22.4 L的氟气吸收270 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
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2mol H—F键的键能比1mol H—H键和1mol F—F键的键能之和大270 kJ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均属于新能源
C.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5.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l) ΔH=2(a-b-c)kJ·mol-1
B.N2(g)+3H2(g)=2NH3(g) ΔH=2(b-a)kJ·mol-1
C.N2(g)+H2(g)=NH3(l) ΔH=(b+c-a)kJ·mol-1
D.N2(g)+H2(g)=NH3(g) ΔH=(a+b)kJ·mol-1
6.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7.已知在25℃时:2C(s)+O2(g)=2CO(g) △H1=-222kJ/mol,2H2(g)+O2(g)=2H2O(g) △H2=-484kJ/mol, C(s)+O2(g)=CO2(g) △H3=-394kJ/mol,则25℃时,CO(g)+H2O(g)=CO2(g)+H2(g)的反应热△H4为( )
A.-82kJ/mol B.-41kJ/mol C.-312kJ/mol D.+82kJ/mol
8.已知反应: ①101 kPa时,2H2(g)+O2(g) ==2H2O(g) △H=-483.6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
又知由H2和O2两种气体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比生成1mol气态水多放出44kJ热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B.H2和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1/2O2(g)=H2O(l) △H=-571.6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9.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C(s、石墨)== C(s、金刚石)△H= +1.9 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
A.V(H2)=0.03mol/(L·min) B.V(N2)=0.02mol/(L·min)
C.V(NH3)=0.17mol/(L·min) D.V(NH3)=0.01mol/(L·min)
11.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s) B.v(B)=0.3 mol/(L·s)
C.v(C)=0.8 mol/(L·s) D.v(D)=1 mol/(L·s)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活化分子的总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13.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平衡常数不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D.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
14.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NO22NO+O2,可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1 O2的同时生成2a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O2的同时生成2a 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反应:xA(g)+yB(g) 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再次达到平衡,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 B.平衡向右移动
C.B的转化率升高 D.C的体积分数降低
16.下列反应中符合图像的是 ( )

A.N2(g)+3H2(g) 2NH3(g) ΔH<0
B.2SO3(g) 2SO2(g)+O2(g) ΔH>0
C.4NH3(g)+5O2(g) 4NO(g)+6H2O(g) ΔH<0
D.H2(g)+CO(g) C(s)+H2O(g) ΔH>0
17.可逆反应aA(g)+bB(g)cC(g)+dD(g) 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是( )

A.a+b>c+d T1>T2 ΔH>0 B.a+b>c+d T1C.a+bT2 ΔH>0 D.a+b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X,该反应中R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为气体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X为固体或液体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气体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为固体或液体
19.2SO2(g) + 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起始物质的量
n(SO2) / mol
0.4
0.8
0.8
n(O2) / 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 %
80
α1
α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中S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 %
B.该温度下,乙达平衡时间小于甲
C.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
2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22.在0.1 mol·Lˉ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0.1 mol·Lˉ1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H3COOH的电离度减小,pH减小
B.平衡向生成CH3COOH方向移动,c(H+)减小
C.CH3COOH的电离度增大,c(H+)增大
D.电离平衡向生成CH3COOˉ、H+方向移动,pH减小
23. 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无醋酸分子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共存
24.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为1×10-2 mol·L-1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10 mL 1 mol·L-1的甲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D.滴入石蕊溶液显红色
25. 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Ka(HF)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包括26、27、28、29四道题)
26.(每空2分,共8分)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 2molH2与2molI2蒸汽完全反应时,生成碘化氢气体,放出了29.8KJ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1克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了aKJ的热,写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12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放出247KJ的热量


④ 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g)与H2(g)反应生成N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7.(每空2分,共14分)(1)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b c
②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 0(填“>”或“<”)。
(2)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 。
(3)已知: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H2(g)H2(l) ΔH=-0. 92 kJ·mol-1
O2(g)O2(l) ΔH=-6.84 kJ·mol-1
H2O(l)H2O(g) ΔH=+44.0 kJ·mol-1
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8.(每空2分,共16分)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已知:2NO2(g)N2O4(g),N2O4为无色气体。
①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 0(填写“>”、“<”、“=”)
②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 nmolNO2
B用NO2、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的状态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③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2)25℃时,1mol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612.5 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 17℃、1.01×105Pa,往10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达到平衡时,c(NO2)=0.2 mol·L-1,c(N2O4)=0.16 mol·L-1。则反应初始时,充入NO2的物质的量为 ;NO2的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该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的平衡常数K为 。
29.(每空2分,共12分)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并加入足量铁粉,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 ΔH=a kJ·mol-1,测得CO2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0~8 min,v(CO)=__________mol·L-1·min-1。
(2)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平衡常数K
2.00
2.50
①若500℃时进行反应,CO2起始浓度为3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
②反应中的a________0(填“大于、小于、等于”)。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的比值的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再加入一些铁粉 C.增大压强 D.充入一定量氮气
④在700℃时的某时刻测得CO2浓度为1.4mol·L-1,CO浓度为2.0mol·L-1,反应向 方向进行(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理由是: 。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A
D
A
A
B
A
A
D
B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D
B
B
C
B
A
D
A
C
A
D
二、填空题(包括26、27、28、29四道题,每空2分,共5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