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
机器化大生产的工厂
工厂里劳动的工人
我们统治你们
我们愚弄你们
我们镇压你们
我们鱼肉你们
我们劳动者养活所有人!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工业
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之间新的矛盾。随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
益暴露。马克思主义就产生于这种社会背景下。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恩格斯
(1820-1895)
马克思与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德国人。17岁时就把“为人类
幸福而工作”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恩格斯,出身于德国工厂主家庭。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
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第一次
见面。从此,二人成为合作一生的挚友。
1844年
巴黎相见
1848年合作完成《共产党宣言》
1849移居伦敦
开写《资本论》
1883年马克思逝世
恩格斯整理出版
《资本论》二三卷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马克思墓碑碑文
深入工厂调查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去英国做了为期6周的考察。
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成为他的自习所。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社会贫富差异的弊端日益明显。
(1)经济基础:
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
↓
工业资产阶级
19世纪工人在工厂里劳作
↓
工业无产阶级
德国工人在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受着惨重的剥削。劳动长达15、16与17个小时之多;工资非常微薄,维持不了全家生活。例如“莱茵省有一个孩子的工人家庭最低生活费为227弗洛林,但一个工人全年工资不超过120弗洛林。”
—库尔哈斯基《国际工人运动史》
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工人觉醒
1.背景: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阶级基础: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爆发武装起义
提高工资和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
19世纪,英国工人爆发宪章运动
争取普选权等政治权利
提高工资待遇
1844年6月,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失败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3)思想基础: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三大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的或比较平均的分配。
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但找不到解决方法。没有想到通过正确的途径、暴力方式的斗争达到目的。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核心
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批判继承
3.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共产党宣言》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2.主要内容:
①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VS
③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日益贫困;
④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内容1: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什么?最终结局如何?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社会化
奴隶主
奴隶
地主
农民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奴隶
社会
封建
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
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必将
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宣告无产阶级是
资本主义制度的
掘墓人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对立
《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问世,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迄今已有至少12个独立完整的《共产党宣言》汉语译本。此外,还出版了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译本以及盲文版《共产党宣言》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3年,《共产党宣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知识拓展
3.意义: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二、《共产党宣言》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第一国际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
(版画)
1.背景: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时间:
1864年
3.概况:
英、法、德等国的各国代表聚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4.目标:
经济目标——提高工资,缩短工时的罢工斗争
政治目标——推翻资产阶级
阅读教材101页,总结早期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有哪些?
5.影响:
工人阶级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建立: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
②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
3.地位: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4.结果:
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五月流血周中的巴黎
巴黎公社社员殉难处
巴黎公社失败后幸存者鲍狄埃写下《国际歌》传唱世界。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拓展: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成熟;
2.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3.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等。
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鲍狄埃为保卫公社战斗到
5月“流血周”最后一天。同年6月,他创作“全世
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欧仁 鲍狄埃在公社失败的悲痛日子里,以满腔热诚写下了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1888年,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
《国际歌》是一座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写成的纪念碑。一个世纪以来,它以气势磅礴、雄伟庄严的旋律,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1989年东欧剧变,红旗还能打多久?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苏联解体
知识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困惑与新生
1.成功实践:
①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扩展延伸: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历史条件:
2、空想到科学:
3、理论到实践:
4、理想到现实:
5、在中国的传播:
6、在中国的发展:
1864年,成立第一国际;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邓小平理论;
工业革命 阶级矛盾激化 工人运动兴起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理论源于实践
实践丰富理论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形成列宁主义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
启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成立
巴黎公社的建立
↓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