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地区近两年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 题型三计算题62题(一)(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各地区近两年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 题型三计算题62题(一)(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4 05:0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型三 计算题62题(一)(人教版)
广东省各地区近两年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
一、计算题。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直接写出得数。
561-199= 728+62= 1.9×4×2.5= 1200÷30=
1-0.06= 32×0.5= 1.8÷0.6= 2.8+7.2=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直接写出得数。
301+68= += -= ×14=
20÷= 0.1×100= 3.75+= ÷=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3.直接写得数。
3.1+0.4= += 640÷16= ×3×4=
10÷= ×= 2.4×= 25×40%=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直接写出得数。
6.12+0.7-1.12= 10--= 23=
1÷1%= 1.5π≈ 0.5××2×=
(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
5.直接写出得数。
3.7+0.25= = 5= 2.4÷0.2=
1.02-0.47= ×= 1.6×10%= 2×÷×2=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6.直接填上得数。
340-160= 3.72+5.28= 3÷15=
27×30%= 1.03-0.37-0.43= 0.1÷0.25÷0.4=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7.直接写出得数。
= 3-= = =
= = ÷51= ×5.6=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8.直接写出得数。
47+53= 420÷70= 100-28.5= 0.03×8= 234-199=
50×80= 2.7÷0.9=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9.直接写出得数。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10.直接写出得数。
= 0.65×0.25×4=
301×39≈
(2021·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11.直接写得数。
125×0.8= ×0= ÷= 12.4+5.6= 3.14×6=
1= 17×20%= = 52= 0.75-30%=
(2021·广东肇庆·统考小升初真题)
12.直接写出得数。
= 10-5.2= 2.5×0.9×4= =
60%×5= = 246×53= =
(2021·广东河源·统考小升初真题)
13.直接写出得数。
2021-1862= 0.7+2.25= 300×3.6= 8×125%=
= = 0.5÷2= =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4.口算下列各题。
3.7+1.2= 50×80=
8×1.25= 625÷90≈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15.直接写出得数。
27+68= 0.5+1.4= 2-20%=
0×725= = 3.2÷0.8=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16.直接写得数。
62+48= ×25= 3.6÷20=
2.5÷12.5%= 0.42-0.32=
(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
17.解方程或解比例。
3-1.6=2 =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8.解比例。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9.解下列方程。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20.解方程。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1.解方程或解比例。
(1) (2)∶10=∶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2.解方程。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23.解方程。
5(x+7)=75 ∶=∶x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24.解方程(或解比例)。
x=42 ∶=x∶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25.求未知数x。
9x+11=47 8(x-3)=32 x∶1.5=4∶0.2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6.解方程。
(1) (2)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27.求未知数的值。
50%x-x=1
(2021·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28.解方程。
x-0.5= xx=16 ∶x=7∶
(2021·广东肇庆·统考小升初真题)
29.解方程或比例。
x=1 3(x+8)=72 x∶=4∶
(2021·广东河源·统考小升初真题)
30.解比例。
(1)x+1.25=3.75 (2)60%x+18=48 (3)=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31.解方程。
3x-3.7=21.2 x∶10= 30%x+40×0.12=6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32.求未知数。
① ②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33.解方程。
(1)3.6∶x=8.4∶10.5 (2)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34.解方程。
11∶x=25%∶0.1 x-×1.8=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35.脱式计算。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36.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 (2)3.5×+5.5×80%+0.8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37.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算法。

137.4―8.47―1.53 0.25×64×1.25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38.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
39.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5×(-) 3.2×25×125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0.计算下面各题。
(1)612÷34×25 (2)6.3÷0.21×(4-1.2)
(3)64×(3.32-1.82) (4)
(5) (6)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1.简便计算。
(1)(++)×30 (2)12.5×25×0.8×0.4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42.计算下面各题。
(1) (2)÷× (3)(3618÷18-145)×20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4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4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写出简便过程)
32×125×25 48+72÷9×4 120×(-)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5.脱式计算。
(1)42.5×0.7-21.5 (2)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6.怎样简便怎样算。
(1)1880×201.1-187.9×2011 (2)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47.用适当的方法递等式计算。
19+91×22 13.62-2.84+6.38-7.16
49×+
(2021·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48.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00÷125÷0.8
(2021·广东肇庆·统考小升初真题)
49.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54-(302+459÷51) 6.8+5.62+4.38+3.2
()×36
(2021·广东河源·统考小升初真题)
50.脱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算。
(1)6.9×+80%×3.1 (2)13-2- (3)7.51+7.74-2.51+2.26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5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29-18×23 4×(0.78×25)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52.计算下列各题,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53.用递等式计算。
(1)1204+879+121 (2)
(3) (4)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54.合理、灵活地计算下面各题。
(1)2.7×9.9+0.27 (2)16×80%+4÷ (3)[-(-)]÷36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55.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56.求环形的面积。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57.求下图的体积。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58.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59.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60.求圆锥的体积。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61.计算下面组合图形的表面积。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62.已知如图中半圆的直径是8厘米,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362;790;19;40
0.94;16;3;10
2;0.2;;
【解析】略
2.369;;;4;
45;10;4;
【详解】略
3.3.5;;40;9;
25;;2;10
【详解】略
4.5.7;9;8;
100;4.71;1
【详解】略
5.3.95;;;12;
0.55;;0.16;4
【详解】略
6.180;9;0.2;
8.1;0.23;8;1

【解析】略
7.1;;;;
;;;4.9
【详解】略
8.100;6;71.5;0.24;35
4000;3;1;9;
【解析】略
9.600;5.77;9;2/7;1.8;1/4 ;0.01;2 ;11.2 ;14
【详解】略
10.1;0.65
;12000
【详解】略
11.100;0;1;18;18.84;
4;3.4;;25;0.45
【详解】略
12.;4.8;9;;
3;;13038;2
【详解】略
13.159;2.95;1080;10
;;;
【详解】略
14.4.9;;4000;;9
0.3;6;0;10;7
【详解】略
15.95;1.9;1.8;
0;0.6;1;4
【解析】略
16.110;20;0.18;;
8;1;20;0.1
【详解】略
17.=1.2;=
【分析】(1)先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6,然后再同时除以3,求出方程的解;
(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方程改写成乘法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3-1.6=2
解:3-1.6+1.6=2+1.6
3=3.6
3÷3=3.6÷3
=1.2
(2)=
解:4=5×1
4÷4=5÷4

18.;x=14
【分析】第一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第二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4x=7×8,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详解】
解:
解:4x=7×8
4x÷4=7×8÷4
x=14
19.x=10;x=40
【分析】第一题化简方程为6.6x=66,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6.6即可;
第二题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5,将其转化为,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
解:6.6x=66
6.6x÷6.6=66÷6.6
x=10
解:
x=40
20.;x=2100
【分析】(1)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将其转化为,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2)先将方程化简为0.07x=147,再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07即可。
【详解】
解:
x=
解:0.07x=147
0.07x÷0.07=147÷0.07
x=2100
21.(1);(2)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改写成两数相乘的形式,即=×1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
解∶
(2)∶10=∶
解∶=×10

÷=÷
=×3

22.;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为一般方程,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和2解方程。
【详解】
解:3x=7×9
3x÷3=63÷3
x=21
4∶9=x∶3.6
解:9x=4×3.6
9x÷9=14.4÷9
x=1.6
23.x=8;x=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除以5,两边再同时减去7,解出方程;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3,解出方程。
【详解】5(x+7)=75
解:5(x+7)÷5=75÷5
x+7=15
x+7-7=15-7
x=8
∶=∶x
解:
3×x=3
x=
24.x=36;x=
【分析】(1)先计算出方程左边x+x=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2)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把比例式转化成一般方程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详解】(1)x+x=42
解:x=42
x÷=42÷
x=36
(2)∶=x∶
解:x=×
x÷=÷
x=
25.x=4;x=7;x=30
【分析】9x+11=47,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11,再同时÷9即可;
8(x-3)=32,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8,再同时+3即可;
x∶1.5=4∶0.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成0.2x=1.5×4的形式,两边再同时÷0.2即可。
【详解】9x+11=47
解:9x+11-11=47-11
9x÷9=36÷9
x=4
8(x-3)=32
解:8(x-3)÷8=32÷8
x-3+3=4+3
x=7
x∶1.5=4∶0.2
解:0.2x=1.5×4
0.2x÷0.2=6÷0.2
x=30
26.(1);(2)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式子转化为,再化简方程,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最后同时除以5即可。
【详解】(1)
解:
(2)
解:
27.x=100;x=6
【分析】=30∶6,解比例,原式化为:6x=30×20,再用30×20的积除以6,即可解答;
50%x-x=1,把50%化成分数,50%=,计算出-的差,再用1除以-的差,即可解答。
【详解】=30∶6
解:6x=30×20
6x=600
6x÷6=600÷6
x=100
50%x-x=1
解:x-x=1
x-x=1
x=1
x÷=1÷
x=6
28.x=1;x=32;x=
【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0.5即可;
(2)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2即可;
(3)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7即可。
【详解】(1)x-0.5=
解:x-0.5+0.5=+0.5
x=1
(2)xx=16
解:x=16
x×2=16×2
x=32
(3)∶x=7∶
解:7x=×
7x=
7x÷7=
x=
29.x=;x=16;x=5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两边同时除以求解;
②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再两边同时减去8求解;
③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
【详解】①x=1
解:
x=
②3(x+8)=72
解:3(x+8)÷3=72÷3
x+8=24
x+8-8=24-8
x=16
③x∶=4∶
解:x=×4
x=
x÷=÷
x=5
30.(1)x=10;(2)x=50;(3)x=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25,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求解;
(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8,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60%求解;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化为7x=30×4,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7求解。
【详解】(1)x+1.25=3.75
解:x+1.25-1.25=3.75-1.25
x=2.5
x÷=2.5÷
x=10
(2)60%x+18=48
解:60%x+18-18=48-18
60%x=30
60%x÷60%=30÷60%
x=50
(3)=
解:7x=30×4
7x÷7=30×4÷7
x=
31.x=8.3;x=;x=4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解答。
【详解】3x-3.7=21.2
解:3x-3.7+3.7=21.2+3.7
3x=24.9
3x÷3=24.9÷3
x=8.3
x∶10=
解:x=×10
x=
x÷=÷
x=
30%x+40×0.12=6
解:30%x+4.8=6
30%x+4.8-4.8=6-4.8
30%x=1.2
30%x÷30%=1.2÷30%
x=4
32.①;②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再同时-即可;
②,先将左边进行合并,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详解】①
解:

解:
33.(1)x=4.5;(2)
【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方程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8.4即可;
(2)先计算方程的左边,把化为,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详解】(1)3.6∶x=8.4∶10.5
解:8.4x=3.6×10.5
8.4x=37.8
8.4x÷8.4=37.8÷8.4
x=4.5
(2)
解:
34.x=4.4;x=6
【分析】11∶x=25%∶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乘4即可;
x-×1.8=,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8的积,两边再同时乘3即可。
【详解】11∶x=25%∶0.1
解:0.25x=1.1
4×0.25x=1.1×4
x=4.4
x-×1.8=
解:x-1.6+1.6=+1.6
x=2
3×x=2×3
x=6
35.195;0.9
5;
【分析】25×15-6300÷35,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减法;
(8.7-7.5)÷0.2×0.15,带小括号的运算,先算小括号的减法,再从左往右运算;
,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中括号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先算小括号的减法,再算中括号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25×15-6300÷35
=375-180
=195
(8.7-7.5)÷0.2×0.15
=1.2÷0.2×0.15
=6×0.15
=0.9


=5



36.(1)31;(2)8
【分析】(1)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2)把百分数和分数统一化成小数,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1)()×24
=×24+×24-×24
=20+21-10
=31
(2)3.5×+5.5×80%+0.8
=3.5×0.8+5.5×0.8+0.8
=0.8×(3.5+5.5+1)
=0.8×10
=8
37.;
127.4;20
【分析】第一题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除法和减法;
第二题将算式转化为,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第三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第四题将64拆分成8×8,再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


=;


=;
137.4―8.47―1.53
=137.4―(8.47+1.53)
=137.4―10
=127.4;
0.25×64×1.25
=0.25×(8×8)×1.25
=(0.25×8)×(8×1.25)
=2×10
=20
38.(1)70;(2)38;(3)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2)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3)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先约分再计算。
【详解】(1)

=21+25+24
=70
(2)
=58-20
=38
(3)


39.2;10000;8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2)先把3.2分解成(4×0.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1)35×(-)
=35×-35×
=7-5
=2
(2)3.2×25×125
=(4×0.8)×25×125
=(4×25)×(0.8×125)
=100×100
=10000
(3)


=8
40.(1)450;(2)84;
(3)96;(4);
(5)2.5;(6)4
【分析】(1)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4)先计算分数除法,再计算分数减法;
(5)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6)先把中括号里面的分数除法化为分数乘法,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中括号里面的算式,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612÷34×25
=18×25
=450
(2)6.3÷0.21×(4-1.2)
=6.3÷0.21×2.8
=30×2.8
=84
(3)64×(3.32-1.82)
=64×1.5
=96
(4)


(5)


=2.5
(6)




=4
41.(1)70;(2)100
【分析】(1)分母10、6、5都能与30约分,因此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2)12.5×0.8=10,25×0.4=10,因此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详解】(1)(++)×30
=×30+×30+×30
=21+25+24
=70
(2)12.5×25×0.8×0.4
=(12.5×0.8)×(25×0.4)
=10×10
=100
42.(1);(2);(3)1120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和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2)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1)


(2)


(3)(3618÷18-145)×20
=(201-145)×20
=56×20
=1120
43.;17;
19;
【分析】(1)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2)把2.5化为分数形式,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3)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即可。
【详解】
44.100000;80;10
【分析】“32×125×25”先将32写成4×8,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计算125×8和25×4,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48+72÷9×4”先计算除法和乘法,再计算加法;
“120×(-)”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展开,再计算。
【详解】32×125×25
=(125×8)×(25×4)
=1000×100
=100000;
48+72÷9×4
=48+32
=80;
120×(-)
=120×-120×
=100-90
=10
45.(1)8.25;(2)1.6
【分析】(1)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2)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加法。
【详解】(1)42.5×0.7-21.5
=29.75-21.5
=8.25
(2)



46.(1)201.1;(2)
【分析】(1)根据积不变的乘法性质,将式中的187.9×2011变为1879×201.1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根据分数乘分数的性质,把式子转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1)1880×201.1-187.9×2011
=1880×201.1-1879×201.1
=201.1×(1880-1879)
=201.1×1
=201.1
(2)





47.2021;10;45;1
【分析】19+91×22,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13.62-2.84+6.38-7.16,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性质,原式化为:(13.62+6.38)-(2.84+7.16),再进行计算;
49×+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49+1),再进行计算;
[2-(+)]÷,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减法,最后计算除法。
【详解】19+91×22
=19+2002
=2021
13.62-2.84+6.38-7.16
=(13.62+6.38)-(2.84+7.16)
=20-10
=10
49×+
=×(49+1)
=×50
=45
[2-(+)]÷
=[2-(+)]÷
=[2-]÷
=÷
=1
48.;;3
【分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3)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详解】(1)×÷3
=÷3

(2)

=×1

(3)300÷125÷0.8
=300÷(125×0.8)
=300÷100
=3
49.443;20;
;11
【分析】①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
②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④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①754-(302+459÷51)
=754-(302+9)
=754-311
=443
②6.8+5.62+4.38+3.2
=(6.8+3.2)+(5.62+4.38)
=10+10
=20




④()×36
=×36+×36-×36
=30+8-27
=11
50.(1)8;(2)10;(3)15
【详解】(1)把分数、百分数都变成小数,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
(3)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
【解答】(1)6.9×+80%×3.1
=6.9×0.8+0.8×3.1
=(6.9+3.1)×0.8
=10×0.8
=8
(2)13-2-
=13-(2+)
=13-3
=10
(3)7.51+7.74-2.51+2.26
=(7.51-2.51)+(7.74+2.26)
=5+10
=15
51.415;78;
4;104
【分析】829-18×2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0.78×25)根据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简算;
,同时算除法,再算减法;
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829-18×23
=829-414
=415
4×(0.78×25)
=4×(25×0.78)
=4×25×0.78
=100×0.78
=78
=5-
=4

=84+100-80
=184-80
=104
52.①; ②
③;④
⑤;⑥
【分析】①,同时算出两边的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②,将3.2拆成8×0.4,利用乘法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
③,同时算出两边小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④,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⑤,先算乘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⑥,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①





53.(1)2204;(2)60
(3)0.54;(4)
【分析】(1)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2)把60%和0.6化为分数形式,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3)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即可。
【详解】(1)1204+879+121
=1204+(879+121)
=1204+1000
=2204
(2)



=60
(3)



(4)



54.(1)27;(2)16;(3)
【分析】(1)将2.7×9.9+0.27变为2.7×9.9+2.7×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把除法化成乘法,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中括号里先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1)2.7×9.9+0.27
=2.7×9.9+2.7×0.1
=2.7×(9.9+0.1)
=2.7×10
=27
(2)16×80%+4÷
=16×80%+4×
=(16+4)×80%
=20×80%
=16
(3)[-(-)]÷36
=[-]÷36
=[1-]÷36
=÷36

55.9.87cm2
【分析】从图中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6÷2=3(cm)
3.14×32÷2
=3.14×9÷2
=28.26÷2
=14.13(cm2)
(6+10)×3÷2
=16×3÷2
=48÷2
=24(cm2)
24-14.13=9.87(cm2)
56.50.24 m
【分析】根据“S环形=π(R2-r2)”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14×[5 -(6 ÷2) ]
=3.14×16
=50.24(m )
答:环形的面积是50.24m
57.251.2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上图是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组成,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2h和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计算,把体积相加即可。
【详解】3.14×(8÷2)2×2+×(8÷2)2×9
=3.14×16×2+3.14×48
=100.48+150.72
=251.2(立方厘米)
58.39.25平方厘米
【分析】大圆的半径是5厘米,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求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半径是5÷2=2.5(厘米),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再乘2,即可求出两个小圆的面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两个小圆的面积,即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3.14×52-3.14×(5÷2)2×2
=3.14×25-3.14×2.52×2
=78.5-3.14×6.25×2
=78.5-39.25
=39.25(平方厘米)
59.75.36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圆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代入数据即可。
【详解】3.14×(14÷2)2
=3.14×49
=153.86(平方厘米)
3.14×52=78.5(平方厘米)
153.86-78.5=75.36(平方厘米)
60.25.12dm
【详解】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r2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14×(4÷2)2×6
=3.14×4×6
=25.12(立方分米)
答:这个圆锥的体积是25.12立方分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61.88m2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由于两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粘合在一起,把中间正方体的上面向上平移,左边长方体比正方体高出部分的面补在前面,同理右边长方体比正方体高出部分的面补在后面,如下图,所以整个图形的表面积相当于一个长为6m,宽为2m,高为4m的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长×高)×2,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组合图形的表面积为:
(6×4+6×2+4×2)×2
=(24+12+8)×2
=44×2
=88(m2)
62.14.88平方厘米
【分析】利用梯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即可。
【详解】(12+8)×(8÷2)÷2-
=40-25.12
=14.88(平方厘米)
答案第22页,共30页
答案第23页,共3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