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 选择题63题(一)(人教版)
广东省各地区近两年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1.下面各数中与“1050.62”中的“5”表示的含义相同的是( )。
A.75 B.3507 C.1.05 D.952.3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左图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下图中,图( )不是长方体6个面中的一个。
A. B. C.D.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3.x=3是方程( )的解。
A.2x+9=15 B.3x=6 C.3x÷2=18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钟摆的运动是( )
A.平移 B.旋转 C.两种都不是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5.下列信息中,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小明6~12岁的身高变化 B.牛奶的营养成分
C.小红5次数学检测的成绩 D.某班男生的体重
(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6.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百分数的是( )。
A.0.96 B.二成五 C.八五折 D.69100吨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7.1000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能拼成一个体积为( )的正方体。
A.1立方厘米 B.1立方分米 C.1立方米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8.下面四组图形的关系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B.
C. D.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9.为了分析王玲从0岁到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采用( )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0.与奇数K相邻的两个奇数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11.下面的小数,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
A.300.65 B.3.02 C.5.20 D.0.04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12.学校种一批树,98棵全部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 )。
A.100% B.99% C.98% D.97%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13.一瓶2升的饮料,把它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这瓶饮料的( )。
A. B. C.9.42 D.不确定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14.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 )。
A.毫升 B.厘米 C.克 D.千克
(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
15.下面图形中,( )是由平移得到的。
A. B. C. D.
(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
1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7.已知a、b均是大于1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则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b是a的因数 B.a是a与b的公倍数
C.a与b的和一定是偶数 D.a与b的积一定不是质数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8.在通常情况下,体积相等的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少10%,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达这种关系的是( )。
A. B.
C. D.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19.如图,旋转转盘的指针,指针停在偶数的位置就得奖,指针停在奇数位置就不得奖。小红第一次旋转指针,结果她得奖了。如果再旋转一次,这次她( )。
A.不可能得奖 B.一定得奖 C.得奖可能性小 D.得奖可能性大
(2022·广东梅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0.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边三角形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21.如图所示,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22.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六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
B.海淘近六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C.花生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23.如图中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 )。
A.1 B.﹣1 C.﹣2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24.把一张长方形纸分别沿长和宽围成不同的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重盈),那么圆柱A的侧面积( )圆柱B的侧面积。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2022·广东珠海·统考小升初真题)
25.笑笑正在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周读了96页,还剩下这本书的没有读。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如果用方程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x=96 B.=96 C.=96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26.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2022·广东汕头·统考小升初真题)
27.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比甲数少( )。
A.20% B.25% C.33.3% D.无法比较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8.201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
A.第一季度多1天 B.天数相等 C.第二季度多1天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29.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12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7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港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 )。
A.16点 B.18点 C.20点 D.22点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30.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 )分钟。
A.7 B.10 C.12 D.14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3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平方千米=2000公顷 B.1小时25分=1.25小时
C.0.64立方米=640毫升 D.吨=875千克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32.下面各组数,通过“24点”规则不能得到24的是( )。
A.1,1,5,5 B.1,1,6,6
C.1,1,7,7 D.1,1,8,8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33.下面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总路程一定,已行驶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B.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圆锥的体积与高。
C.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出勤率。
D.完成总时间一定,每个零件所需要时间与所做零件个数。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34.盒子里有黄、白两个材质、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小球各一个,闭上眼睛随意摸出一个,然后再放回,结果连续5次都摸到了白球。当第六次摸球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A.1 B. C. D.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35.下面各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有( )组。
18∶15和0.6∶0.5 和∶2 0.4∶0.8和0.5∶0.2 16∶8和1.2∶0.6
A.1 B.2 C.3 D.4
(2021·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36.下面是手机界面中的几个图标,其中( )图标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2021·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
37.下面( )图可以表示算式的意义。
A. B. C.
(2021·广东肇庆·统考小升初真题)
38.某工厂要绘制反映年产值的数量和增长情况统计图,应该选用()。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答案都可以
(2021·广东肇庆·统考小升初真题)
39.五名同学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下一局,比赛结束一共要下( )局。
A.10 B.20 C.25
(2021·广东肇庆·统考小升初真题)
40.把26枝花插到4个花瓶中,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 )枝花。
A.6 B.7 C.8
(2021·广东河源·统考小升初真题)
41.文文家在小美家北偏西40°方向上,则小美家在文文家( )方向上。
A.南偏西40° B.东偏南40° C.南偏东40°
(2021·广东河源·统考小升初真题)
42.下面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8∶3 B.15∶40 C.0.2∶0.6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3.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不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4.下列各种关系中,不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B.圆的面积一定,它的半径与圆周率
C.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
D.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5.往含盐率20%的盐水中放入5克盐和20克水,盐水的含盐率将会( )。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无法确定
(2021·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4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4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 )
A.4倍 B.8倍 C.16倍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47.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实际表示( )。
A.1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D.1000千米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48.给正方体的6个面涂上3种颜色(每个面涂1种颜色),不论怎么涂,至少有( )个面的颜色相同。
A.2 B.3 C.4 D.5
(2021·广东汕尾·统考小升初真题)
49.用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硬纸板围成两个不同的圆柱形纸筒,再分别装上两个底面,那么这两个圆柱形纸筒的( )一定相等。
A.底面积 B.侧面积 C.表面积 D.体积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50.在长4cm,宽3cm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cm。
A.12 B.14 C.9.42 D.12.56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51.一般成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每分钟60米~70米,笑笑家到图书馆大约2千米。请你估计一下,笑笑的爸爸从图书馆步行到家大约需要( )分钟。
A.15 B.30 C.60 D.120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52.如图,这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
A. B. C. D.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53.要统计牛奶中各种营养成份所占百分比的情况,绘制(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D.无法确定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54.如下图所示的数轴上,被圈中的有很多数,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A.5 B.6 C.7 D.8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55.下图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2021·广东东莞·统考小升初真题)
56.下列抽奖箱中的球大小和质量相同。丁丁和小宇做游戏,摸到黑球丁丁赢,摸到白球小宇赢。选择( )抽奖箱时,丁丁赢的可能性最大。
A. B. C. D.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57.如果(a、b、c均为整数,且),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c D.ab
(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
58.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
A.和 B.0.03∶0.6和0.4∶8 C.5∶4和12∶15 D.和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59.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15 B.加上48 C.乘3 D.乘4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60.下面各数中,( )能和4、5、6组成比例。
A.3 B.4 C. D.5
(2022·广东潮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61.一种商品,先降价20%,再提价20%,原价比现价( )。
A.多了 B.少了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
62.一批同规格零件的标准外直径是485mm。质检部门在抽检这批零件时,为了记录每个抽检零件外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把①号零件外直径记作﹢2mm,那么②号零件外直径应记作( )。
A. ﹢482mm B. ﹢3mm C.﹣482mm D.﹣3mm
(2021·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
63.把一张已画三等分线的长方形纸条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圈,然后沿它的三等分线剪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剪2次(剪1次指沿等分线剪直至得到1个新纸环)
B.可得到3个大小一样的纸环
C.可以得到2个大小一样的纸环
D.可以得到1个大纸环和1个小纸环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一个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050.62”中的“5”表示5个十;
A.75的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
B.3507中的5在百位上,表示5个百;
C.1.05中的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
D.952.3中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
所以与给出小数中的“5”表示的含义相同的是952.3。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理解数位与计数单位是关键。
2.A
【分析】由图可知,长方体的长为4cm,宽为3cm,高为2cm,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据此找出长方体中同一个顶点处的3个面,即可求得。
【详解】分析可知,长方体正面图形为,底面图形为,右面图形为,该长方体的6个面中没有正方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A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计算3个选项里方程的解,即可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详解】A.2x+9=15
解:2x+9-9=15-9
2x=6
2x÷2=6÷2
x=3
B.3x=6
解:3x÷3=6÷3
x=2
C.3x÷2=18
解:3x÷2×2=18×2
3x=36
3x÷3=36÷3
x=12
所以,解是x=3的方程是:2x+9=1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关键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4.B
【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钟摆的运动是钟摆绕钟上的一个轴来回摆动,是钟摆绕这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属于旋转现象。
【详解】钟摆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故选B。
【点睛】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形的位置。
5.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A.小明6~12岁的身高变化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B.牛奶的营养成分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C.小红5次数学检测的成绩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D.某班男生的体重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6.D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者说只表示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它可以根据分数、百分数、成数、折扣之间的关系转化,而69100吨是一个具体数量,不能转化成百分率。
【详解】A.0.96可以化成96%;
B.二成五可以化成25%;
C.八五折可以化成85%;
D.69100吨是一个具体数量,不能转化成百分率。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要明确百分数后面不能带计量单位。
7.B
【分析】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可知,它的棱长是1厘米,用1000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可知,大正方体的每条棱长上都有10个小正方体,所以大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体积即可求出,再换算单位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分析得,这1000个小正方体木块能拼成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大正方体;
10×10×10=1000(立方厘米)
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先判断这么多数量的小正方体能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没有剩余,能拼成的话,才能考虑用1000乘1计算出大正方体的体积。
8.C
【分析】根据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关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关系和正方体、长方体特征关系进行选择。
【详解】A.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
B.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圆锥体不是特殊的圆柱体;
D.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选项C和其他三个选项表现的特征不一致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几组平面图形的关系,把握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明白哪个图形范围最大,哪个图形的范围最小。
9.B
【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详解】为了分析王玲从0岁到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分析】因为两个相邻的奇数的差是2,所以与K相邻的两个奇数一个比K小2,是;一个比K大2,即;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明白相邻奇数的差是2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
11.C
【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去掉0之后要使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去掉的应该是小数末尾的0是关键。
12.A
【分析】根据成活棵数÷总棵数×100%=成活率,进行分析。
【详解】98÷98×100%=100%
故答案为:A
【点睛】××率=要求量(就是××所代表的信息)÷单位“1”的量(总量)×100%
13.B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把2升的饮料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个同学分得这瓶饮料的。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C
【分析】根据质量单位的认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选择。
【详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克。
故答案为:C
【点睛】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建立单位标准。
15.A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特征: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详解】A.两个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形状、大小不变,是由平移得到的;
B.两个图形的方向相反,是轴对称图形;
C.是由旋转得到的;
D.两个图形的方向相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图形平移的定义及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6.C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一定,即长和宽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定义,即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17.C
【分析】A.a是b的倍数,反过来b是a的因数。
B.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C.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先分析a和b是奇数还是偶数,再判断对错。
D.a和b的积,除了因数1和ab,还有因数a和b,根据质数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
【详解】A. a是b的倍数,则b是a的因数,选项说法正确;
B. a是b的倍数,a是a与b的最小公倍数,选项说法正确;
C. 无法确定a与b是奇数还是偶数,a与b的和不能确定是偶数,选项说法错误;
D. a与b的积最少有4个因数,一定不是质数,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理解因数、倍数、公倍数的意义,掌握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理解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
18.B
【分析】把体积相等的水的质量看作单位“1”,冰的质量占水的(1-10%),把水的质量平均分成10份,冰的质量占其中的9份,据此解答。
【详解】1-10%=
分析可知,水的质量有10份,冰的质量有9份,可以正确表达体积相等的冰和水的质量关系。
故答案为:B
【点睛】准确找出单位“1”并求出冰的质量占水质量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9.C
【分析】转盘中一共有6个数,求出奇数和偶数的个数,偶数的个数比奇数的个数多得奖的可能性大,偶数的个数比奇数的个数少得奖的可能性小,据此解答。
【详解】转盘中2、4是偶数,则偶数一共有2个;转盘中1、3、7、15是奇数,则奇数一共有4个;偶数的个数比奇数的个数少,所以得奖的可能性小。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0.A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同一个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从而可以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详解】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故选A.
21.C
【分析】从正面可以看到三列,左右两列只可以看到一个小正方形,中间一列可以看到两个小正方形;从右面可以看到两列,左边一列可以看到两个小正方形,右边一列可以看到一个小正方形;从上面可以看到三列,左边和中间一列可以看到一个小正方形,右边一列可以看到2个小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从右面看到的图形为,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为。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
22.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A.六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不符合题意;
B.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海淘近六年的体重变化情况,符合题意;
C.花生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适合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3.C
【分析】点A表示的数大于﹣3、小于0,且接近﹣2。观察选项,即可作答。
【详解】﹣3<﹣2<﹣1<0<1
所以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2。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数大小比较和数轴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24.B
【分析】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可知,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由此可知,A、B两个不同的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A、B两个不同的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侧面积的意义及应用。
25.A
【分析】假设这本书共有x页,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还剩下这本书的没有读,读了的页数占这本书的(1-),可得等量关系式:这本书的页数×(1-)=第一周读的96页,然后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
(1-)x=96
x=96
x=96÷
x=128
答:这本书共有128页。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26.C
【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或5以外,没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或者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最简分数。据此解题。
【详解】A.的分母32只有质因数2,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B.的分母16只有质因数2,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C.的分母15有质因数3和5,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D.的分母20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如何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掌握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7.A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25%,可以将乙数看作100,则甲数是100+25,两数差÷甲数=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详解】(100+25-100)÷(100+25)×100%
=25÷125×100%
=20%
故答案为:A
【点睛】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28.C
【分析】先判断201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2019是一般年份数,而2019不是4的倍数,所以2019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据此2019年第一季度有:31+28+31=90天,第二季度有:30+31+30=91天;所以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多1天。
【详解】2019÷4=504……3
31+28+31
=59+31
=90(天)
30+31+30
=61+30
=91(天)
90-90=1(天)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要先确定201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进而确定二月份的天数,再通过计算分别求出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比较即可得解。
29.D
【分析】先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货轮从A地到B地需要的时间,进而可以求出到达B地的时刻。
【详解】由分析得:
12÷=36000000(厘米)
36000000厘米=360千米
360÷24=15(小时)
7时+15小时=22时
22:00=22点
到达B港的时间是22点。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和行程问题的综合应用,求实际距离时要注意换算单位。
30.C
【分析】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锯的次数是(4-1)次,需要6分钟,锯一次用的时间就是6÷(4-1)分钟,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锯的次数是(7-1)次,然后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详解】锯一次用的时间是:
6÷(4-1)
=6÷3
=2(分钟)
据7段需用的时间是:
(7-1)×2
=6×2
=12(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属于植树问题,锯的次数=段数-1是本题的关键。
31.D
【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1时=60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毫升,1吨=1000千克,换算单位,找出正确的即可。
【详解】A.2平方千米=200公顷
B.1小时25分=1小时
C.0.64立方米=640000毫升
D.吨=875千克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单位间的换算,明确高级单位换算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32.C
【分析】24点是4个数,通过四则运算、括号得到24的一种数学游戏。分别尝试每个选项中的数字,找出不能通过加、减、乘、除(含括号)运算得到24即可。
【详解】A.(5-1)×(5+1)
=4×6
=24
B.(6-1-1)×6
=4×6
=24
C.不能通过加、减、乘、除(含括号)运算得到24。
D.(1+1)×8+8
=2×8+8
=16+8
=24
故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填符号组算式。数通过四则运算、括号得到24即可。
33.D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变化的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A.总路程=已行驶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已行驶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
B.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圆锥的体积与高成正比例。
C.全班人数=出勤人数÷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数与出勤率成正比例。
D.每个零件所需时间×所做零件个数=完成总时间(一定),每个零件所需时间与所做零件个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进行解答。
34.B
【分析】盒子里有黄、白两个小球,因为黄、白两球的个数相等,所以随意摸出一个,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即摸到黄球的结果除以摸到所有球的结果即可,即1÷2=,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第六次摸球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的大小与球的个数有关。
35.B
【分析】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计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即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详解】18∶15=1.2,06∶0.5=1.2,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4,∶2=,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0.4∶0.8=0.5,0.5∶0.2=2.5,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16∶8=2,1.2∶0.6=2,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的有2组。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知识点,掌握“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是轴对称图形,而另外两个选项中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37.A
【分析】本题根据分数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对各选项中的图形进行分析选择正确选项即可。
【详解】A.图形灰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黑色部分占灰色部分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黑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符合题意。
B.根据分数的意义,灰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即。不符合题意。
C.图形灰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黑色部分占灰色部分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黑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及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38.B
【分析】做这道题要先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据的多少还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详解】根据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39.A
【分析】每两人都要下一局,一个人就要下4局,5个人就要下20局,但这样算两两的比赛就算了2次,再除以2即可。
【详解】5×(5-1)÷2
=5×4÷2
=20÷2
=10(局)
故答案为:A
【点睛】这是个简单的搭配问题,每两个人举行一次比赛:n个人的计算方法为:n(n-1)÷2。
40.B
【分析】把26枝花插到4个花瓶中,26÷4=6(枝)……2(枝),即每个花瓶中插6枝还剩2枝,所以总有一个花瓶插6+1=7(枝)。
【详解】26÷4=6(枝)……2(枝)
6+1=7(枝)
总有一个花瓶至少插7枝花。
故答案为:B
【点睛】在此类抽屉问题中,至少数=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商+1。
41.C
【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角度相同,距离相同;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文文家在小美家北偏西40°方向上,则小美家在文文家南偏东40°方向上。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注意方向的相对性。
42.B
【分析】首先求出3∶8的比值是多少,再逐个求出每个选项的比值;然后根据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判断出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哪个即可。
【详解】3∶8=
A.8∶3=,错误;
B.15∶40==,正确;
C.0.2∶0.6=,错误。
所以,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15∶40。
故答案为:B
【点睛】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掌握比例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3.A
【分析】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特殊情况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如果沿斜线展开,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侧面无论怎样展开绝对不是梯形,由此解答。
【详解】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不到的图形是梯形。
故答案为:A
【点睛】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斜线展开得到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44.B
【分析】反比例关系是指两个相关联的量,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A.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底与高的乘积一定,故成反比例关系;
B.圆的面积=πr2,圆的半径和圆周率的乘积不是固定值,故不成反比例关系;
C.圆锥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底面积和高的乘积一定,故成反比例关系;
D.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底面积和高的乘积一定,故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关系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判断两个关联的量乘积是否一定。
45.A
【分析】根据含盐率=盐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100%;求出5克盐20克水的含盐率;再和20%进行比较,大于20%,盐水的含盐率升高,小于20%,盐水含盐率降低,等于20%,含盐率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5÷(5+20)×100%
=5÷25×100%
=0.2×100%
=20%
20%=20%
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百分率问题)的知识进行解答。
46.C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高不变,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原来的体积为v,扩大后的体积为v1 , 则扩大后的半径为4r,代入圆柱的体积公式,从而可以求出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
【详解】原来的体积:v=πr2h,
扩大后的体积:v1=π(4r)2h=16πr2h,
体积扩大:16πr2h÷πr2h=16,
于是可得:它的体积扩大16倍.
故答案为:C
47.B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0厘米,1000000厘米=10千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实际表示10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理解熟记比例尺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8.A
【分析】给正方体6个面分别涂上不同的3种颜色,将3种颜色看成抽屉,将6个面当元素,因为6>3,根据抽屉原理可知,不管怎么涂至少有两个面涂的颜色相同。
【详解】由分析可知:不论怎么涂,至少有6÷3=2个面的颜色相同。
故答案为:A
【点睛】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49.B
【分析】虽然是“用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硬纸板”去围成两个不同的圆柱,围成的两个圆柱的体积也不一样。这和把一个正方体铅块重新打造成一个圆柱形铅块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在围的过程中,半径、高都在变化,而后者属于等积变形。
【详解】可以当成一个实验操作来研究,拿一张长方形纸,先后围成两个不同的圆柱,同时测量圆柱的高,周长,再由公式r=计算出半径,从而计算出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再来比较,可以发现只有侧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其它量均不同。
故答案为:B
【点睛】一定要画个示意图来辅助分析,借助直观的示意图,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并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50.C
【分析】由题意可知:在长4cm,宽3cm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将数据带入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3.14×3=9.42(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确定直径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51.B
【分析】将2千米换算成2000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直接进行估算即可。
【详解】2千米=2000米
2000÷60>30
2000÷70<3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估算的简单应用。
52.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左面看有一列,三个小正方形,据此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从左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视图的认识,培养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3.B
【分析】扇形统计图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绘制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54.B
【分析】观察数轴可知,被圈中的数处于大于5.5万,小于6.5万,对这些数进行四舍五入之到万位后约是6万。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6万。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近似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55.D
【分析】根据正方体11种展开图进行分析,是正方体展开图的能折成正方体。
【详解】A.1-4-1型,是正方体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
B.1-4-1型,是正方体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
C.1-4-1型,是正方体展开图,能折成正方体;
D.不是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成正方体。
故答案为:D
【点睛】关键是掌握正方体11种展开图,或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56.A
【分析】盒子中白球和黑球的总数量一样,比较各选项黑球数量,黑球数量越多,丁丁赢的可能性越大。
【详解】7>5>4>1
故答案为:A
【点睛】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当条件对事件的发生有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57.B
【分析】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a、b、c均为整数,且),所以a和b成倍数关系,因此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即为b。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58.B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若两组比的比值相等,则这两组比可以组成比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比值不相等,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B.0.03∶0.6=0.03÷0.6=0.05,0.4∶8=0.4÷8=0.05,比值相等,所以它们可以组成比例;
C.5∶4=5÷4=,12∶15=12÷15=,比值不相等,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D.==5,==,比值不相等,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意义,明确两组比的比值相等,则这两组比可以组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59.D
【分析】首先发现分子之间的变化,分子由5变为5+15=20,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分数的大小相等,分母也应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15)÷5
=20÷5
=4
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扩大到原来的4倍,即分母加上:
4×12-12=36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问题,先观察分子或分母之间的变化,发现规律,再进一步通过计算解答问题。
60.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四个数中间的最小数与最大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将最小数与最大数相乘,剩下的两个数相乘,如果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A.3×6=18,4×5=20,18≠20,3不能与4、5和6组成比例;
B.4×6=24,4×5=20,24≠20,4不能与4、5和6组成比例;
C.×6=20,4×5=20,能与4、5和6组成比例;
D.4×6=24,5×5=25,24≠25,5不能与4、5和6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判断。
61.A
【分析】一种商品先降价20%,把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后是原价的(1-20%),再提价20%,是把降价后的价钱(1-20%)看作单位“1”,现价是原价的(1-20%)×(1+20%),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1×(1-20%)×(1+20%)
=1×0.8×1.2
=0.96
=96%
因为96%<1,所以原价比现价多了。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先降价20%,再提价20%,两次的单位“1”是不同的,同时需要合理假设原价是“1”。
62.D
【分析】以标准外直径为标准,多于标准外直径记为正,少于标准外直径记为负,据此分析。
【详解】485-482=3(mm),②号零件外直径应记作﹣3mm。
故答案为:D
【点睛】关键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63.D
【分析】通过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取一条长方形纸条,沿平行于长的方向画2条三等分线,将纸条的两端粘上,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带。沿莫比乌斯带的2条三等分线剪开,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沿着莫比乌斯环3等分处剪开,会在剪完2个圈后又回到原点,形成一大一小相互套连的两个环;沿它的三等分线剪开,因为两条线粘结成莫比乌斯带的时候一条线的尾部和第二条线的头是接上的,第二条线的尾部也是和第一条线的头是接上的,所以就成了一条线。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剪拼的问题,同时考查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做此类题目,亲自动手做一做最直观。
答案第20页,共20页
答案第19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