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课件(共32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课件(共32页)+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8-24 14:28:11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美 术
年级:八年级
学科:美术(人美版上册)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美术作品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的产物。因此,它除了能带给我们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供许多信息,我们便可借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
例如:大约1—2万年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简陋的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马(洞窟壁画) 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 法国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鹿(岩画) 公元前8000年前后 挪威
▲狩猎(岩画) 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 非洲
右图集体狩猎的内容告诉了我们原始人狩猎工具的简陋,人们只能以集体的力量才能获得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人物形象,从一个侧面使我们大致了解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
再例如:这幅《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宫廷贵族女子日常生活的场面。这些贵族女子身披薄纱,高髻凌风,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赏花、戏犬。她们的衣着华贵典雅,体态丰腴柔美,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
▲簪花仕女图(中国画) 唐代 周昉
画家所描绘的体态和理想化的面庞反映出那个时代崇尚丰腴的审美心态。贵妇的披纱轻盈透明、薄如蝉翼,衣料华美艳丽,反映出了唐代纺织技术的发达程度;
她们精美的首饰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工艺水平,面饰则成为唐代妇女化妆术的珍贵资料。
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的画家不但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十分娴熟。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一种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是贵妇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却掩饰不住她们百无聊赖的神情。这幅画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宫廷妇女尽管锦衣玉食,但内心世界却是空虚孤寂的。
想一想:
请看下面两幅图片,左图中的银壶是传统的中原式样吗?从右图中人物的面目特征来看,他们是哪里的人?再结合你所见过的唐代其他美术作品,谈谈对唐代社会文化的认识。
▲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代
▲三彩骆驼载舞俑 唐代
想一想:
下面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性着装的真实写照。这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吗?你能从服装的衍变中看出时代有哪些变化吗?
▲晚清女装 ▲民国女装 ▲现代女装
晚清时期的女装: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
民国时期的女装: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
现代女性的服装: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想一想:
观察下面两张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它们在建筑风格、店面设计、商业广告等方面都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
▲北京王府井大街 ▲清末北京街道
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
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
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想一想:
下面两座皇家园林有什么区别?请你从这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中分析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 清代 ▲凡尔赛宫花园 17世纪 法国
名家论述:
鲁迅
美术可以表见文化。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诸品物,长留人世,故虽武功文教,与时间同其灰灭,而赖有美术为之保存,俾在方来,有所考见。它若盛典骇事,胜地名人,亦往往以美术之力,得以永住。
——《鲁迅美术论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梁思成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中国建筑史》
蔡元培
到一种程度,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特别发展;所处的地方不同,就努力不同,因而演成各民族的特性,发生各种不同的文化,就有各种不同的美术。
——《蔡元培美学文集·美学的研究方法》
请再举其他例子说明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课后作业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教学设计
课题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课时 第1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该教材系统全面的归纳了人类早期的各类文化类型,分类的介绍了各类文化载体。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特点和学习方式。课程容量合理难易程度适中,充分考虑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欣赏性和实用性,学生在学习中能生动感受人类经典的艺术作品,能很好的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融入艺术生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活跃,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让他们有兴趣学习本节课,我选择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和欣赏法等,这样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并在欣赏作品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既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发散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渐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对艺术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能在艺术欣赏和创作中融入真实的个人情感。2.艺术表现目标:了解原始人类社会,当时的生活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了解封建社会中,宫廷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3.创意实践目标:通过欣赏和评述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4.文化理解目标: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更加喜爱美术,更加珍惜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
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美术作品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的产物。因此,它除了能带给我们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供许多信息,我们便可借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导出课题——《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探索新知教师主要从洞窟壁画,绘画,建筑,服饰等四个方面进行赏析和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的知识。1. 洞窟壁画教师:大约1—2万年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简陋的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2. 绘画展示作品《簪花仕女图》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这幅《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宫廷贵族女子日常生活的场面。这些贵族女子身披薄纱,高髻凌风,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赏花、戏犬。她们的衣着华贵典雅,体态丰腴柔美,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画家所描绘的体态和理想化的面庞反映出那个时代崇尚丰腴的审美心态。贵妇的披纱轻盈透明、薄如蝉翼,衣料华美艳丽,反映出了唐代纺织技术的发达程度;她们精美的首饰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工艺水平,面饰则成为唐代妇女化妆术的珍贵资料。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的画家不但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十分娴熟。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一种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是贵妇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却掩饰不住她们百无聊赖的神情。这幅画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宫廷妇女尽管锦衣玉食,但内心世界却是空虚孤寂的。3. 服饰: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下面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性着装的真实写照。这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吗?你能从服装的衍变中看出时代有哪些变化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1)晚清时期的女装: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2)民国时期的女装: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3)现代女性的服装: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4. 建筑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观察下面两张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它们在建筑风格、店面设计、商业广告等方面都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去欣赏一件美术作品,不单单只是停留在从外形上像不像与美不美来衡量一件作品的好坏的阶段,件美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了解作品本身,还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美术作品通过其独有的造型形式,除了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提供了许多信息,使我们了解到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的文化及其它诸多方面。因此说:“美术是人类文化造型的载体”。
板书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洞窟壁画绘画建筑服饰
课后作业 1. 请再举其他例子说明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2.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课后反思 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学生感受,整理思路。使学生善于观察,并且体会不同的造型实物能够表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联系多学科的思考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和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发挥与想象空间,通过教师的提示、引导,使学生会用眼观察,会用语言描述,会归纳、会合作、会评估,能够在理解的前提下做好分析与讨论。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美术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