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初中生物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

文档属性

名称 【细解】初中生物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09 15:39: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初中生物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
一、知识点1心血管病的危害知/识梳理
1.   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是   物质堆积使    管壁增厚导致的,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答案】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脂类;动脉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它是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增厚导致的。
故答案为: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脂类;动脉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二、知识点2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2.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1)步骤:
①将   插入锥形瓶内;
②向烧杯内加人100毫升清水,然后将烧杯内的清水倒入漏斗,记录   所用的时间,将锥形瓶内的水倒掉;
③将凝固的动物油(可提前将动物油放人冰箱冷藏一段时间)涂抹在    上端,用牙签在油团上戳一个小洞;
④重复第①②步。
(2)实验分析:
漏斗颈模拟的是   ,   模拟的是堆积的脂肪。
(3)结论:
管腔变窄的动脉与正常动脉相比,血流量明显   ,血管璧上   的堆积阻碍血液的流动。
(4)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使血管   或形成   ,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可能会引起   。如果发生在脑部,可能会引起   。动脉粥样硬化还会使血管脆性    ,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引起   等疾病。
【答案】(1)漏斗颈部;所有水流完;漏斗颈
(2)动脉;油团
(3)减少;脂类物质
(4)闭塞;血栓;缺氧;心肌梗死;脑血栓;增大;脑出血;高血压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实验步骤:①将漏斗颈部 插入锥形瓶内;
②向烧杯内加人100毫升清水,然后将烧杯内的清水倒入漏斗,记录所有水流完所用的时间,将锥形瓶内的水倒掉;
③将凝固的动物油(可提前将动物油放人冰箱冷藏一段时间)涂抹在 漏斗颈 上端,用牙签在油团上戳一个小洞;
④重复第①②步。
(2)实验分析: 漏斗颈模拟的是动脉,油团模拟的是堆积的脂肪。
(3)实验结论:管腔变窄的动脉与正常动脉相比,血流量减少,血管壁上脂类物质的堆积阻碍血液的流动。
(4)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使血管闭塞或形成血栓,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 。如果发生在脑部,可能会引起脑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还会使血管脆性增大 ,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引起高血压 等疾病。
【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三、知识点3保持心血管健康
3.保持心血管健康
(1)参加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   ,改善   ,防止   。
(2)均衡饮食:
选择食品时,既要考虑人体生命活动对各种   的需要,又要考虑   带来的危害。不要过量食用   和   ,要多食用新鲜的   和   ,养成   、   、   的饮食习惯。
(3)禁止吸烟和酗酒:
吸烟和酗酒都会提高   的发病率。因此青少年应该远离烟酒。此外,    的精神状态也会降低   的发病率。
【答案】(1)心肌功能;血液循环;动脉硬化
(2)营养物质;营养过剩;高脂食品;腌渍食品;水果;蔬菜;低脂;少盐;清淡
(3)心血管病;积极乐观;心血管病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体育锻炼能增加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2)选择食品时,既要考虑人体生命活动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又要考虑营养过剩带来的危害。不要过量食用高脂食品和腌渍食品,要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
(3)吸烟和酗酒都会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青少年应该远离烟酒。此外,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四、知识点4血压
4.血压
(1)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   产生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平时所说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测量工具:   。
(3)测量部位:上臂   。
(4)收缩压:
心脏   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   数值,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范围是90~140毫米汞柱(12~18.7千帕)。
(5)舒张压:
心脏   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   数值,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范围是60~90毫米汞柱(8~12千帕)。
(6)高血压:
血压持续高于   。
(7)低血压:
血压持续低于   。
【答案】(1)血管壁
(2)血压计
(3)肱动脉
(4)收缩;最高
(5)舒张;最低
(6)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
(7)90/60毫米汞柱(12/8千帕)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1)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3)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是间接测量法,即袖带加压法,用血压计测量。测量部位是肱动脉。
(4)收缩压是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上升,心脏收缩的中期,动脉内压力最高,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亦称高压。
(5)舒张压就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又叫低压。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处于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6)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7)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 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
【分析】血压:【测量血压的部位:上臂肱动脉处。测量脉博的部位:腕部桡动脉处】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五、探究/释/疑
5.你周围有心血管患者吗?你对心血管病的现状与危害有什么认识?
【答案】由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听说或见到这样的患者,可从心血管病对自身家庭、社会的危害等角度进行网上查找资料或书籍学习。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近几十年,心血管疾病一直占据着“全球头号健康杀手”的称号,几乎占到了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亚洲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中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最多。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6.目前,农村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方甚至高于城市。请你试着解释可能的原因。
【答案】一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村出现了较多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如高脂、高热量的饮食造成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二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有关心血管病防治常识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村居民对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 农村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方甚至高于城市。 原因可能有: 一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村出现了较多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如高脂、高热量的饮食造成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二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有关心血管病防治常识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村居民对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六、考点保持心血管健康考点突破
7.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在饮食中尽量少吃(  )
A.牛奶和鱼 B.土豆和米饭 C.奶油和蛋黄 D.蔬菜和水果
【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等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此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为预防冠心病,在饮食中应适量少吃奶油和蛋黄等含脂肪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8.下列生活方式中,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生没有积极作用的是(  )
A.少吃腌制食物 B.不吸烟、少喝酒
C.多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D.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高脂肪食品是指含脂肪量高的食物。 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可能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如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生活方式病。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御措施。
七、素养培优
9.(2017七下·荔城期中)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  )
A.高血压 B.脑肿瘤 C.动脉硬化 D.冠心病
【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脑肿瘤属于肿瘤或癌症类,不属于心血管疾病.
故选:B
【分析】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10.以下哪种行为习惯有利于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①每天运动至少20分钟以上
②多吃高脂肪食物
③喜欢吃水果蔬菜
④遇事随和、不冲动
⑤适当吃高蛋白食物
⑥适当吃高糖食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一般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选择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 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可经常运动,锻炼身体,如①每天运动至少20分钟以上;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③喜欢吃水果蔬菜、⑤适当吃高蛋白食物、⑥适当吃高糖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如 ④遇事随和不冲动。
长期食用高脂肪容易引起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故②不利于 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1.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影响是(  )
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B.减缓血液循环
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
D.导致运动过度,损伤心脏的功能
【答案】A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 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
故答案为:A。
【分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2.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  )
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B.使血液变稠
C.使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 D.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答案】A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 吸烟对心脏危害很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吸烟可以损害血管的内皮,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变稠,容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B正确;
②吸烟也容易诱发冠状动脉血管痉挛,使得心肌缺血缺氧;
③吸烟也容易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使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④吸烟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得心率增快,使心脏的负荷增加,D正确;
⑤吸烟容易刺激肾上腺分泌一些激素,导致心肌收缩增强,血管收缩变窄,容易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C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吸烟不仅对心脏危害很大,同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为保持身体健康,应拒绝吸烟。
13.(2016·滨州)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等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四大基石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4.对冠心病认识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冠心病比例很低,不需要过多关注
B.冠心病要以预防为主
C.吸烟、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等会引发冠心病
D.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
【答案】A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这是防治冠心病的基本措施,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措施。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会影响以后冠心病的发生率,故A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分睡眠。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15.医学界调查结果表明,动物性脂肪类物质是引起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那么,在得知这一结果后,你对含有动物性脂肪类物质较多的食物的态度及做法是(  )
A.不喜欢,但可以食用 B.不讨厌,注意控制量要少
C.十分讨厌,拒食 D.无所谓
【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脂肪对生命极其重要,是人体的六大营养之一,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动物性脂肪就是动物体内贮存的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骨髓、肥肉、鱼肝油等。除食用油脂含约100%的脂肪外,含脂肪丰富的食品为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类。过多的脂肪可能引起血液中过高的血脂,从而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对于动物性脂肪类物质较多的食物,不必讨厌拒食,只要注意控制量要少即可。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一般动物内脏除大肠外含脂肪量皆较低,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禽肉一般含脂肪量较低,多数在10%以下。鱼类脂肪含量基本在10%以下,多数在5%左右,且其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蛋类以蛋黄含脂肪最高,约为30%左右,但全蛋仅为10%左右,其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多。
16.下列成年人的血压值可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是(  )
A.16/10.7千帕 B.13/10千帕
C.20/13千帕 D.11/7千帕
【答案】C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
【分析】血压: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17.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B.血压的测量通常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数值用kPa表示
C.13.6/9.8kPa表示收缩压为9.8kPa,舒张压为13.6kPa
D.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
【答案】C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做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臂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为舒张压,故13.6/9.8 kPa表示收
缩压为13.6 kPa,舒张压为9.8 kPa.
故答案为:C。
【分析】血压: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18.为保证心血管健康,下列生活方式不可取的是(  )
A.定期做心脑血管检查 B.心脏病患者应该做快跑运动
C.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D.患者应定期按时服药
【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保持积极乐观愉悦的心情,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定期按时服药。不宜做激烈运动,如快跑运动。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持心血管健康:
①远离香烟:我国目前至少有3.5亿烟民。不论是吸烟者本人,还是二手烟的“受害者”,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都会增加。吸烟是心血管的大敌,吸烟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如果在一年内戒烟,患心脏病的几率将减少50%。
②控制腰围:腹部过多的脂肪会浸入血管,导致血管中酸性脂肪过多,引发动脉栓塞。测腰围很直观,男士在85—95厘米之间,女性在80—90厘米之间,可以考虑通过增加运动去减重;超过这个值,就需要接受正规治疗去减肥了。
③坚持运动:运动少,是我国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天运动30分钟至一小时,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人体的“好”胆固醇。一般的散步、做家务,不能起到锻炼心脏的作用,必须要运动到微微出汗才行。中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病处在康复阶段的人比较适合做有氧运动。每星期至少有5天做运动,每天至少半个小时,能够微微出汗最好。
④合理饮食:我们国家的饮食习惯非常好,蔬菜、植物蛋白都摄入较多,同时也会吃肉、吃鱼,搭配非常合理。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应降低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尤其是鱼类,如金枪鱼、鲑鱼和鳟鱼等。
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生活方式病"
B.许多与慢性病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大多是在成年时期形成的
C.吸烟不仅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A正确;
B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故B错误;
C、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C正确;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D正确;
【分析】培养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0.冠状动脉是专门为心肌供血的血管(如图所示)。冠状动脉硬化或者管腔变窄等可致使心肌缺血,这往往会引起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管扩张,减轻患者症状。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供能不足、代谢废物积累
B.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静脉吸收进人血液循环
C.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肌泵血负荷
D.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
【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D、心脏的血液供应靠冠状动脉,血液从冠状动脉出发,进入心脏内的毛细血管网,为心脏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被斑块堵塞、管腔变窄时,因血液流动受阻,会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AD正确;
B、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毛细血管吸收进人血液循环,B错误
D、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能够降低心肌泵血负荷。C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舌下含服,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舌下含服给药量有限,药物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被吸收,药物分子能顺利通过较大分子间隙,吸收完全且速度较快。适用于需要快速比较紧急或避免肝脏的(首关)消除的方法。
21.(2018七下·海淀期末)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
B.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
C.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D.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A、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②处组织缺血或坏死,B符合题意;
C、为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加脂肪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影不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
22.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
C.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
D.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
【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容易造成营养缺乏,使自己的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容易造成休息不好,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神经衰弱,严重影响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不但不能解除烦恼,而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选A。
【分析】做这题的关键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考查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准确做题。
23.“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  )
A.动脉 管壁堆积的脂肪 B.静脉 管壁堆积的脂肪
C.动脉 血栓 D.静脉 血栓
【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动脉、管壁堆积的脂肪.
故选:A
【分析】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2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
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
【答案】C
【知识点】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环境能维持相对稳定,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从图中分析可知,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由快变慢,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故答案为:C。
【分析】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平均在75次/分左右,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
25.(2018·烟台)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以下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A.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
B.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C.偶尔的醉酒对心血管不会产生影响
D.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解:A.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A不符合题意;
B.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B不符合题意;
C.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偶尔的醉酒对心血管也会产生影响,C符合题意;
D.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糖尿病、缺乏运动、不良情绪、超重及遗传因素等。中国每年死于冠心病者约300万人。积极防治上述危险因素,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本。
2、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它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引起酒精中毒。
26.如表所示是1957年和2009年中国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环境、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顺位 1957年 2009年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病 16.
88 恶性肿瘤 27.01
2 急性传染病 7.
93 心脏病 20.77
3 肺结核 7.51 脑血管病 20.36
4 消化系病 7.31 呼吸系病 10.
54
5 心脏病 6.
61 损伤及中毒 5.59
6 脑出血 5.4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3.28
7 恶性肿瘤 5.17 消化系病 2.67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50年来,占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增长最快的疾病是   。
(2)请将表中呼吸系病和心脏病的相关数据转化为直方图。
(3)50年来,肺结核等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减少,而心脑血管病等“生活方式病”却在攀升。为远离“生活方式病”你认为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答案】(1)恶性肿瘤
(2)如图所示:
(3)均衡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 50年来,恶性肿瘤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率由5.17%增长为27.01 %,由第七位增长为首位,可见增长最快。
(2) 根据表中呼吸系疾病1957年为16.88%、2009年为10.54%;心脏病1957年为6.61%,2009年为20.77%画直方图如下,
(3)培养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可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考虑。如衡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保持轻松愉悦开朗的心情等。
【分析】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2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如表所示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   。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静坐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L/h) 90 120 25 14 115 60
(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   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   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青少年和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答案】(1)慢跑
(2)18.7/12;高脂和腌渍食物
(3)缺少运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慢跑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大,减肥效果最好,因此最佳的减肥活动是慢跑。
(2)高血压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高脂和腌渍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由以上内容可知,缺少运动,能量消耗少,就会产生营养和能量过剩,引起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 维食品,爱用油炸,少用清蒸食品,从而产生肥胖。
【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遗传因素:青少年肥胖与父母的遗传有很大关系,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 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父母中有一 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 升高至70%~80%。
运动不足:孩子只吃不动,能量消耗少,就会产生营养和能量过剩,导致肥胖。
心理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
营养过度:食物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 维食品,爱用油炸,少用清蒸食品,从而产生肥胖。
28.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如图甲所示为简化“血泵”的示意图,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可以自由滑动,阀门S1、S2只有单向开启功能并与血管相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疾病中以冠心病最多发。从健康角度出发,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下列食谱中,对冠心病患者较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大排、猪肝、白虾、紫菜汤
B.青菜、大豆、鲫鱼汤、炒西红柿
(2)血泵和人工肺可以组成“心肺机"(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示,C管中流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答案】(1)B
(2)动脉血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禁忌烟酒以及高热量、高脂肪等食物,要以清淡类的饮食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各种豆制品。故选B。
(2)血泵和人工肺可以组成“心肺机”,根据图示,C管中的血是从人工肺内流血,故为动脉血。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患有冠心病饮食建议:
①禁忌饮酒:酒类中含有的酒精含量成分比较高,酒精不仅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伤,还能够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②禁忌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肥肉、全脂乳等食物都属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常性的食用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
③以清淡饮食为原则:患者在饮食上要以清淡类的食物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豆制品。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含量、优质蛋白含量比较高,不仅易于人体吸收,还有利于患者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八、体/验/中/考
29.(2020·广东)如图为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升高
B.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C.肿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损伤、中毒死亡率
D.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与生活方式无关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从表中曲线图可以看出1900--2016年期间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升高,正确。
B.从表中曲线图可以看出1900--2016年期间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正确。
C.从表中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出肿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损伤、中毒死亡率,正确。
D.心血管病也常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与生活方式有关,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细解】初中生物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四节关注心血管健康
一、知识点1心血管病的危害知/识梳理
1.   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是   物质堆积使    管壁增厚导致的,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二、知识点2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2.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1)步骤:
①将   插入锥形瓶内;
②向烧杯内加人100毫升清水,然后将烧杯内的清水倒入漏斗,记录   所用的时间,将锥形瓶内的水倒掉;
③将凝固的动物油(可提前将动物油放人冰箱冷藏一段时间)涂抹在    上端,用牙签在油团上戳一个小洞;
④重复第①②步。
(2)实验分析:
漏斗颈模拟的是   ,   模拟的是堆积的脂肪。
(3)结论:
管腔变窄的动脉与正常动脉相比,血流量明显   ,血管璧上   的堆积阻碍血液的流动。
(4)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使血管   或形成   ,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可能会引起   。如果发生在脑部,可能会引起   。动脉粥样硬化还会使血管脆性    ,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引起   等疾病。
三、知识点3保持心血管健康
3.保持心血管健康
(1)参加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   ,改善   ,防止   。
(2)均衡饮食:
选择食品时,既要考虑人体生命活动对各种   的需要,又要考虑   带来的危害。不要过量食用   和   ,要多食用新鲜的   和   ,养成   、   、   的饮食习惯。
(3)禁止吸烟和酗酒:
吸烟和酗酒都会提高   的发病率。因此青少年应该远离烟酒。此外,    的精神状态也会降低   的发病率。
四、知识点4血压
4.血压
(1)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   产生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平时所说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测量工具:   。
(3)测量部位:上臂   。
(4)收缩压:
心脏   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   数值,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范围是90~140毫米汞柱(12~18.7千帕)。
(5)舒张压:
心脏   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   数值,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范围是60~90毫米汞柱(8~12千帕)。
(6)高血压:
血压持续高于   。
(7)低血压:
血压持续低于   。
五、探究/释/疑
5.你周围有心血管患者吗?你对心血管病的现状与危害有什么认识?
6.目前,农村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方甚至高于城市。请你试着解释可能的原因。
六、考点保持心血管健康考点突破
7.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在饮食中尽量少吃(  )
A.牛奶和鱼 B.土豆和米饭 C.奶油和蛋黄 D.蔬菜和水果
8.下列生活方式中,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生没有积极作用的是(  )
A.少吃腌制食物 B.不吸烟、少喝酒
C.多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D.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七、素养培优
9.(2017七下·荔城期中)下列不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是(  )
A.高血压 B.脑肿瘤 C.动脉硬化 D.冠心病
10.以下哪种行为习惯有利于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①每天运动至少20分钟以上
②多吃高脂肪食物
③喜欢吃水果蔬菜
④遇事随和、不冲动
⑤适当吃高蛋白食物
⑥适当吃高糖食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11.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影响是(  )
A.心肌发达,收缩有力
B.减缓血液循环
C.输送血液的功能减弱
D.导致运动过度,损伤心脏的功能
12.吸烟对心脏的影响不包括(  )
A.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B.使血液变稠
C.使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 D.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13.(2016·滨州)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7000人死于心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戒烟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风险
B.长期精神紧张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
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D.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大心脏病的发病率
14.对冠心病认识错误的是(  )
A.青少年冠心病比例很低,不需要过多关注
B.冠心病要以预防为主
C.吸烟、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等会引发冠心病
D.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
15.医学界调查结果表明,动物性脂肪类物质是引起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那么,在得知这一结果后,你对含有动物性脂肪类物质较多的食物的态度及做法是(  )
A.不喜欢,但可以食用 B.不讨厌,注意控制量要少
C.十分讨厌,拒食 D.无所谓
16.下列成年人的血压值可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是(  )
A.16/10.7千帕 B.13/10千帕
C.20/13千帕 D.11/7千帕
17.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B.血压的测量通常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数值用kPa表示
C.13.6/9.8kPa表示收缩压为9.8kPa,舒张压为13.6kPa
D.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
18.为保证心血管健康,下列生活方式不可取的是(  )
A.定期做心脑血管检查 B.心脏病患者应该做快跑运动
C.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D.患者应定期按时服药
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生活方式病"
B.许多与慢性病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大多是在成年时期形成的
C.吸烟不仅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可能诱发肺癌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
20.冠状动脉是专门为心肌供血的血管(如图所示)。冠状动脉硬化或者管腔变窄等可致使心肌缺血,这往往会引起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管扩张,减轻患者症状。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供能不足、代谢废物积累
B.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静脉吸收进人血液循环
C.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肌泵血负荷
D.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
21.(2018七下·海淀期末)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
B.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
C.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D.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
22.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B.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
C.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
D.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
23.“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  )
A.动脉 管壁堆积的脂肪 B.静脉 管壁堆积的脂肪
C.动脉 血栓 D.静脉 血栓
2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
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
25.(2018·烟台)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以下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A.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
B.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C.偶尔的醉酒对心血管不会产生影响
D.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26.如表所示是1957年和2009年中国城市前7位主要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该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对环境、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顺位 1957年 2009年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死亡原因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病 16.
88 恶性肿瘤 27.01
2 急性传染病 7.
93 心脏病 20.77
3 肺结核 7.51 脑血管病 20.36
4 消化系病 7.31 呼吸系病 10.
54
5 心脏病 6.
61 损伤及中毒 5.59
6 脑出血 5.4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3.28
7 恶性肿瘤 5.17 消化系病 2.67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50年来,占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增长最快的疾病是   。
(2)请将表中呼吸系病和心脏病的相关数据转化为直方图。
(3)50年来,肺结核等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减少,而心脑血管病等“生活方式病”却在攀升。为远离“生活方式病”你认为要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2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肥胖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青少年和儿童肥胖患者也逐年增多。“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如表所示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   。
活动方式 打篮球 慢跑 静坐 睡眠 踢足球 散步
耗氧量(L/h) 90 120 25 14 115 60
(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   千帕,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   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请根据以上叙述,总结出引起青少年和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28.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如图甲所示为简化“血泵”的示意图,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可以自由滑动,阀门S1、S2只有单向开启功能并与血管相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疾病中以冠心病最多发。从健康角度出发,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下列食谱中,对冠心病患者较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大排、猪肝、白虾、紫菜汤
B.青菜、大豆、鲫鱼汤、炒西红柿
(2)血泵和人工肺可以组成“心肺机"(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示,C管中流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八、体/验/中/考
29.(2020·广东)如图为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升高
B.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C.肿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损伤、中毒死亡率
D.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与生活方式无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脂类;动脉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病,它是脂类物质堆积使动脉管壁增厚导致的。
故答案为: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脂类;动脉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2.【答案】(1)漏斗颈部;所有水流完;漏斗颈
(2)动脉;油团
(3)减少;脂类物质
(4)闭塞;血栓;缺氧;心肌梗死;脑血栓;增大;脑出血;高血压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实验步骤:①将漏斗颈部 插入锥形瓶内;
②向烧杯内加人100毫升清水,然后将烧杯内的清水倒入漏斗,记录所有水流完所用的时间,将锥形瓶内的水倒掉;
③将凝固的动物油(可提前将动物油放人冰箱冷藏一段时间)涂抹在 漏斗颈 上端,用牙签在油团上戳一个小洞;
④重复第①②步。
(2)实验分析: 漏斗颈模拟的是动脉,油团模拟的是堆积的脂肪。
(3)实验结论:管腔变窄的动脉与正常动脉相比,血流量减少,血管壁上脂类物质的堆积阻碍血液的流动。
(4)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使血管闭塞或形成血栓,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 。如果发生在脑部,可能会引起脑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还会使血管脆性增大 ,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引起高血压 等疾病。
【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3.【答案】(1)心肌功能;血液循环;动脉硬化
(2)营养物质;营养过剩;高脂食品;腌渍食品;水果;蔬菜;低脂;少盐;清淡
(3)心血管病;积极乐观;心血管病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体育锻炼能增加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2)选择食品时,既要考虑人体生命活动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又要考虑营养过剩带来的危害。不要过量食用高脂食品和腌渍食品,要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
(3)吸烟和酗酒都会提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青少年应该远离烟酒。此外,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4.【答案】(1)血管壁
(2)血压计
(3)肱动脉
(4)收缩;最高
(5)舒张;最低
(6)140/90毫米汞柱(18.7/12千帕)
(7)90/60毫米汞柱(12/8千帕)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1)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3)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是间接测量法,即袖带加压法,用血压计测量。测量部位是肱动脉。
(4)收缩压是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上升,心脏收缩的中期,动脉内压力最高,此时血液对血管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亦称高压。
(5)舒张压就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又叫低压。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处于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6)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7)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 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
【分析】血压:【测量血压的部位:上臂肱动脉处。测量脉博的部位:腕部桡动脉处】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5.【答案】由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听说或见到这样的患者,可从心血管病对自身家庭、社会的危害等角度进行网上查找资料或书籍学习。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近几十年,心血管疾病一直占据着“全球头号健康杀手”的称号,几乎占到了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亚洲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中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最多。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6.【答案】一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村出现了较多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如高脂、高热量的饮食造成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二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有关心血管病防治常识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村居民对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 农村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地方甚至高于城市。 原因可能有: 一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村出现了较多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如高脂、高热量的饮食造成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高;二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有关心血管病防治常识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村居民对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7.【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等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此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为预防冠心病,在饮食中应适量少吃奶油和蛋黄等含脂肪丰富的食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8.【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高脂肪食品是指含脂肪量高的食物。 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可能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如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是指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生活方式病。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食物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注意环境保护、鉴别环境中致癌和促癌剂、加强职业防护等,均是较为重要的防御措施。
9.【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脑肿瘤属于肿瘤或癌症类,不属于心血管疾病.
故选:B
【分析】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10.【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一般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选择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 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可经常运动,锻炼身体,如①每天运动至少20分钟以上;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③喜欢吃水果蔬菜、⑤适当吃高蛋白食物、⑥适当吃高糖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如 ④遇事随和不冲动。
长期食用高脂肪容易引起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故②不利于 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故答案为:B。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1.【答案】A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 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
故答案为:A。
【分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2.【答案】A
【知识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 吸烟对心脏危害很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吸烟可以损害血管的内皮,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变稠,容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B正确;
②吸烟也容易诱发冠状动脉血管痉挛,使得心肌缺血缺氧;
③吸烟也容易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使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④吸烟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得心率增快,使心脏的负荷增加,D正确;
⑤吸烟容易刺激肾上腺分泌一些激素,导致心肌收缩增强,血管收缩变窄,容易造成心肌的缺血缺氧,C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吸烟不仅对心脏危害很大,同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为保持身体健康,应拒绝吸烟。
13.【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的方法就是改、动、保.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等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生活方式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四大基石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4.【答案】A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这是防治冠心病的基本措施,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措施。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会影响以后冠心病的发生率,故A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分睡眠。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15.【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脂肪对生命极其重要,是人体的六大营养之一,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动物性脂肪就是动物体内贮存的脂肪。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骨髓、肥肉、鱼肝油等。除食用油脂含约100%的脂肪外,含脂肪丰富的食品为动物性食物和坚果类。过多的脂肪可能引起血液中过高的血脂,从而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对于动物性脂肪类物质较多的食物,不必讨厌拒食,只要注意控制量要少即可。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性食物以畜肉类含脂肪最丰富,且多为饱和脂肪酸;一般动物内脏除大肠外含脂肪量皆较低,但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禽肉一般含脂肪量较低,多数在10%以下。鱼类脂肪含量基本在10%以下,多数在5%左右,且其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蛋类以蛋黄含脂肪最高,约为30%左右,但全蛋仅为10%左右,其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多。
16.【答案】C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
【分析】血压: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17.【答案】C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做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臂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数值为舒张压,故13.6/9.8 kPa表示收
缩压为13.6 kPa,舒张压为9.8 kPa.
故答案为:C。
【分析】血压:
概 念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正 常 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为:12~18.7/8~12千帕。
其中,12~18.7千帕为收缩压,8~12千帕为舒张压。
低 血 压 指收缩压持续低于12千帕,舒张压持续低于6.7千帕。
高 血 压 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18.【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保持积极乐观愉悦的心情,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定期按时服药。不宜做激烈运动,如快跑运动。
故答案为:B。
【分析】保持心血管健康:
①远离香烟:我国目前至少有3.5亿烟民。不论是吸烟者本人,还是二手烟的“受害者”,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都会增加。吸烟是心血管的大敌,吸烟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如果在一年内戒烟,患心脏病的几率将减少50%。
②控制腰围:腹部过多的脂肪会浸入血管,导致血管中酸性脂肪过多,引发动脉栓塞。测腰围很直观,男士在85—95厘米之间,女性在80—90厘米之间,可以考虑通过增加运动去减重;超过这个值,就需要接受正规治疗去减肥了。
③坚持运动:运动少,是我国女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天运动30分钟至一小时,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人体的“好”胆固醇。一般的散步、做家务,不能起到锻炼心脏的作用,必须要运动到微微出汗才行。中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病处在康复阶段的人比较适合做有氧运动。每星期至少有5天做运动,每天至少半个小时,能够微微出汗最好。
④合理饮食:我们国家的饮食习惯非常好,蔬菜、植物蛋白都摄入较多,同时也会吃肉、吃鱼,搭配非常合理。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应降低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尤其是鱼类,如金枪鱼、鲑鱼和鳟鱼等。
19.【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A正确;
B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故B错误;
C、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C正确;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D正确;
【分析】培养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0.【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AD、心脏的血液供应靠冠状动脉,血液从冠状动脉出发,进入心脏内的毛细血管网,为心脏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被斑块堵塞、管腔变窄时,因血液流动受阻,会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AD正确;
B、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毛细血管吸收进人血液循环,B错误
D、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能够降低心肌泵血负荷。C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舌下含服,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舌下含服给药量有限,药物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被吸收,药物分子能顺利通过较大分子间隙,吸收完全且速度较快。适用于需要快速比较紧急或避免肝脏的(首关)消除的方法。
21.【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A、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②处组织缺血或坏死,B符合题意;
C、为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加脂肪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影不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
22.【答案】A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和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持苗条身材,经常不吃早饭,容易造成营养缺乏,使自己的体质和免疫力下降,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取得好成绩,经常熬夜学习,容易造成休息不好,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神经衰弱,严重影响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消除烦恼,经常抽烟喝酒,不但不能解除烦恼,而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选A。
【分析】做这题的关键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考查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准确做题。
23.【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漏斗颈和油团分别模拟的是动脉、管壁堆积的脂肪.
故选:A
【分析】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24.【答案】C
【知识点】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环境能维持相对稳定,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从图中分析可知,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由快变慢,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故答案为:C。
【分析】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平均在75次/分左右,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
25.【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解:A.心血管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统称,A不符合题意;
B.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B不符合题意;
C.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偶尔的醉酒对心血管也会产生影响,C符合题意;
D.健康的生活方式会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糖尿病、缺乏运动、不良情绪、超重及遗传因素等。中国每年死于冠心病者约300万人。积极防治上述危险因素,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本。
2、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它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引起酒精中毒。
26.【答案】(1)恶性肿瘤
(2)如图所示:
(3)均衡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1) 50年来,恶性肿瘤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率由5.17%增长为27.01 %,由第七位增长为首位,可见增长最快。
(2) 根据表中呼吸系疾病1957年为16.88%、2009年为10.54%;心脏病1957年为6.61%,2009年为20.77%画直方图如下,
(3)培养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可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考虑。如衡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保持轻松愉悦开朗的心情等。
【分析】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27.【答案】(1)慢跑
(2)18.7/12;高脂和腌渍食物
(3)缺少运动,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由表格数据可知,慢跑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大,减肥效果最好,因此最佳的减肥活动是慢跑。
(2)高血压指血压持续高于18.7千帕,舒张压持续高于12千帕。 对肥胖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高脂和腌渍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由以上内容可知,缺少运动,能量消耗少,就会产生营养和能量过剩,引起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 维食品,爱用油炸,少用清蒸食品,从而产生肥胖。
【分析】青少年肥胖的原因:
遗传因素:青少年肥胖与父母的遗传有很大关系,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 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父母中有一 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 升高至70%~80%。
运动不足:孩子只吃不动,能量消耗少,就会产生营养和能量过剩,导致肥胖。
心理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
营养过度:食物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 维食品,爱用油炸,少用清蒸食品,从而产生肥胖。
28.【答案】(1)B
(2)动脉血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禁忌烟酒以及高热量、高脂肪等食物,要以清淡类的饮食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各种豆制品。故选B。
(2)血泵和人工肺可以组成“心肺机”,根据图示,C管中的血是从人工肺内流血,故为动脉血。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患有冠心病饮食建议:
①禁忌饮酒:酒类中含有的酒精含量成分比较高,酒精不仅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伤,还能够产生过多的热量,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②禁忌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肥肉、全脂乳等食物都属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经常性的食用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
③以清淡饮食为原则:患者在饮食上要以清淡类的食物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豆制品。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含量、优质蛋白含量比较高,不仅易于人体吸收,还有利于患者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29.【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从表中曲线图可以看出1900--2016年期间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升高,正确。
B.从表中曲线图可以看出1900--2016年期间呼吸疾病死亡率有下降趋势,正确。
C.从表中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出肿瘤疾病死亡率高于损伤、中毒死亡率,正确。
D.心血管病也常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与生活方式有关,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