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5 18:40:24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岳池期中)下列生物中,生殖过程在水中完成的是(  )
A.青蛙 B.蜥蜴 C.企鹅 D.金丝猴
2.(2020·沈阳)青蛙与鸟类的发育特点相同的是(  )
A.体外受精 B.体内受精 C.体外发育 D.体内发育
3.(2020八上·滕州月考)“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 的“农田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成蛙水陆两栖,在陆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在水中用鳃呼吸
B.春末夏初雄蛙鸣叫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
C.幼蛙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D.生殖季节,雌蛙能从体内直接产出受精卵
4.(2020八上·江门月考)大鲵是两栖动物,终身保留着尾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B.大鲵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被称为两栖类
C.大鲵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D.大鲵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
5.(2020·鸡西)仲夏傍晚清水池边,若隐若现的蛙鸣总让人心旷神怡。关于青蛙的发育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受精卵→成蛙→幼蛙→蝌蚪 D.受精卵→幼蛙→成蛙→蝌蚪
6.(2020八下·新蔡期末)“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对诗里描述的两种生物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与峡蝶相比,蝗虫发育过程不经历“蛹”期
C.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
7.(2020八下·庆云期中)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8.(2020·南平模拟)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了一种两栖动物——雨神角蟾,关于雨神角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终生生活在水里 B.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
C.真正的陆生动物 D.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9.(2020八下·泾阳月考)雌、雄蛙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从而形成受精卵,这说明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体外受精,幼体体内发育 B.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C.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10.(2020八下·山西月考)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实验探究题
11.(2020八上·北京月考)农药常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一旦进入水体后,会对水中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科研人员以黑斑蛙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几种农药对其受精卵或胚胎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取三种常用农药,分别用清水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②每个培养皿中放入黑斑蛙受精卵 30 粒,并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农药溶液。
③观察并记录受精卵或胚胎的死亡率。
药品名称_____使它隆
药剂浓度(mg/L) 2.8 2.9 3.1 3.2 3.5
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 14 28 50 73 77
药品名称_____多效唑
药剂浓度(mg/L) 23 30 38 45 52
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 29 43 50 63 73
药品名称_____多菌灵
药剂浓度(mg/L) 145 162 175 187 200
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 31 37 50 67 7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斑蛙是   动物,它的发育起点为   ,幼体用   呼吸,在水中发育;成蛙用肺呼吸,但该结构简单,不发达,所以需要   辅助呼吸。黑斑蛙产卵、受精以及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水质对其受精卵和胚胎发育影响很大。
(2)上述实验中应另设一个对照组,其培养皿中放入   粒黑斑蛙受精卵和等量的   。需要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每一种农药溶液中,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的受精卵或胚胎的死亡率都   。科研工作者常用半数致死量(死亡率为 50%时的农药剂量或浓度) 来衡量药物的毒性, 则上述三种农药中对受精卵或胚胎毒性最大的是   。
(4)据调查,几种农药要求使用的安全浓度均低于实验中的最低浓度。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请你为防治农业害虫提出一条建议   。
三、综合题
12.(2020八上·延庆期中)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一个共同的区域,高声鸣叫,连续不断,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子、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并取食矽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发育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目前,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全球范围内为了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以及防止它们的灭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加大保护力度、进行人工繁殖等。地球的两栖动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威胁,全球化交易对两栖动物的长期生存构成巨大威胁,人们买卖青蛙用于宠物喂养、科学解剖、充当诱饵甚至烹制美食。栖息地被破坏是造成两栖动物数量下降的最大威胁之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如建房、修路、伐木、筑坝、开河等严重破坏了两栖动物的天然栖息地;两栖动物的可渗透性皮肤吸收性很强,极易受到污染物和杀虫剂的侵害;用于保护农作物的杀虫剂,其化学成分会渗透到河水中并污染水质和两栖动物所吃的食物等。
(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   生殖。从青蛙的发育史可以看出,其发育过程属于   。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   ,雌雄蛙的抱对有利于   。
(3)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   是(填“有利”或“无利”)的。
(4)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说说青蛙等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
(5)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   。
13.(2020八上·郓城期末)甲图、乙图,丙图分别是三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种动物中,在受精过程中明显不同于其他另外两种动物的是图    所示动物,它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     。
(2)甲图所示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幼体用    呼吸,身体形态更像鱼,成体主要靠   呼吸,所以能够在陆地上生活
(3)家蚕的发育过程和图     属于一个类型,这种发育过程叫    发育,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幼虫时期。
(4)乙和丙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有    
现象,乙和丙中的很多种类都是农业害虫其中在成虫期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是   。
14.(2017八上·鄂托克旗期末)下面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
(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图中[   ]   (填序号)。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蝌蚪 D.精子细胞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    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3)青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②]   ,[③] 幼蛙 和[④]   四个时期。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4)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中的[②]是用   进行呼吸,[④]主要用   进行呼吸.   辅助呼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A符合题意。
B.蜥蜴为爬行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B不符合题意。
C.企鹅属于企鹅目企鹅科动物,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有“海洋之舟”美称。卵生,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过程不受水环境的限制,C不符合题意。
D.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因此金丝猴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不受水环境的限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2)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3)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胎生和哺乳使后代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且得到母体的保护。(4)企鹅属于鸟类,鸟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鸟类的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且在水中发育成幼娃,青蛙在水中完成受精,是体外受精,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鸟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卵,鸟卵产出后停止,直到亲鸟孵卵才继续发育,可见青蛙和鸟类的发育特点相同的是体外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青蛙为水中受精即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娃、成娃,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鸟类经过交配过程,完成受精,属于体内受精,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卵,鸟卵产出后停止,直到亲鸟孵卵才继续发育。
3.【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成蛙水陆两栖,在水中和陆地都是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
春末夏初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B错误;
幼蛙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生殖季节,雌蛙产出的是卵细胞,与雄蛙排出的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D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4.【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A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大鲵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
D.大鲵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不能摆脱水的束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5.【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用鳃呼吸;长出四肢的幼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蛙逐渐发育为成蛙。可见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尾。成体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水陆两栖,多为变态发育。
6.【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A正确。
B.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与峡蝶相比,蝗虫发育过程不经历“蛹”期,B正确。
C.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C正确。
D.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7.【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蝗虫和青蛙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所以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故B正确。
C.蝗虫和家蚕将卵产生在陆地上,青蛙在水中产卵,故C错误。
D.家蚕、蝗虫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青蛙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为变态发育。
8.【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B正确。
C.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C错误。
D.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9.【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雄蛙鸣叫是吸引雌蛙属求偶行为,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10.【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正确。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乌龟,错误。
③两栖动物的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正确。
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11.【答案】(1)两栖;受精卵;鳃;皮肤
(2)30;清水;单一变量
(3)升高;使它隆
(4)控制农药使用或保持其安全浓度、进行生物防治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青蛙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体(蝌蚪)→幼蛙→成蛙,所以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而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里游泳,用肺呼吸,但该结构简单,不发达,只靠肺的呼吸不能满足氧气的需要,因此青蛙必须依靠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有利于溶解氧气以辅助呼吸。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发育都在水中进行的。(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该呀实验是探究几种农药对其受精卵或胚胎的影响,在题干中表的基础上设计对照试验,应该再选一个培养皿,放入30粒黑斑蛙受精卵和等量的清水。把5个培养皿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据表中数据可见:在每一种农药溶液中,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的受精卵或胚胎的死亡率都升高。通过比较可见:使它隆的毒性最大。(4)为保护水生生物,可控制农药使用或保持其安全浓度,防止水污染。也可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等方法来防治农业害虫,这种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的最大优点是防止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分析】(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2.【答案】(1)有性;变态发育
(2)吸引雌蛙(或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
(3)有利
(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
(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吸引雌性青蛙,雌雄蛙抱对的目的在于,刺激雌性蛙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3)池塘中,蝌蚪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吗,当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有利的。
(4)根据题干资料分析,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这主要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青蛙生活的水域环境遭到污染,势必会导致青蛙数量减少,另外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等。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故答案为:(1)有性、变态发育;(2)吸引雌性(或者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3)有利;(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保护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知: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受精和幼体的发育需要在水中完成,所以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13.【答案】(1)甲 (或青蛙);水中(或体外)
(2)鳃;肺
(3)乙;完全变态
(4)蜕皮;丙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2)图甲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在受精方式上与其他两种动物不同,它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3)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图乙相似。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蚕蛹还可以食用。(4)家蚕和蝗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都有蜕皮现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外骨骼。乙和丙中的很多种类都是农业害虫其中在成虫期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是丙蝗虫。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14.【答案】(1)①;A
(2)水中;体外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鳃;肺;皮肤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①A受精卵;
(2)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青蛙进行体外受精;
(3)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图青蛙: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
(4)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中的[②]蝌蚪是用鳃进行呼吸,[④]成蛙主要用肺进行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1)①,A;(2)水中,体外;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鳃,肺,皮肤.
【分析】(1)(3)由图中可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①受精卵→②蝌蚪→③→④幼蛙→⑤成蛙;
(2)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4)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青蛙为变态发育.
1 / 1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1.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岳池期中)下列生物中,生殖过程在水中完成的是(  )
A.青蛙 B.蜥蜴 C.企鹅 D.金丝猴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A符合题意。
B.蜥蜴为爬行动物,生殖方式为卵生,生殖和发育过程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B不符合题意。
C.企鹅属于企鹅目企鹅科动物,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有“海洋之舟”美称。卵生,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过程不受水环境的限制,C不符合题意。
D.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因此金丝猴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不受水环境的限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2)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3)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胎生和哺乳使后代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并且得到母体的保护。(4)企鹅属于鸟类,鸟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鸟类的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2020·沈阳)青蛙与鸟类的发育特点相同的是(  )
A.体外受精 B.体内受精 C.体外发育 D.体内发育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且在水中发育成幼娃,青蛙在水中完成受精,是体外受精,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鸟类的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卵,鸟卵产出后停止,直到亲鸟孵卵才继续发育,可见青蛙和鸟类的发育特点相同的是体外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青蛙为水中受精即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娃、成娃,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鸟类经过交配过程,完成受精,属于体内受精,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卵,鸟卵产出后停止,直到亲鸟孵卵才继续发育。
3.(2020八上·滕州月考)“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 的“农田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成蛙水陆两栖,在陆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在水中用鳃呼吸
B.春末夏初雄蛙鸣叫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
C.幼蛙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D.生殖季节,雌蛙能从体内直接产出受精卵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成蛙水陆两栖,在水中和陆地都是用肺呼吸,由于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
春末夏初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B错误;
幼蛙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生殖季节,雌蛙产出的是卵细胞,与雄蛙排出的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D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4.(2020八上·江门月考)大鲵是两栖动物,终身保留着尾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B.大鲵不仅用鳃呼吸,还用肺呼吸,因此被称为两栖类
C.大鲵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
D.大鲵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过程不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大鲵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的限制,A错误。
B.大鲵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大鲵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
D.大鲵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体外受精,发育过程不能摆脱水的束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5.(2020·鸡西)仲夏傍晚清水池边,若隐若现的蛙鸣总让人心旷神怡。关于青蛙的发育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受精卵→成蛙→幼蛙→蝌蚪 D.受精卵→幼蛙→成蛙→蝌蚪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蝌蚪用鳃呼吸;长出四肢的幼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蛙逐渐发育为成蛙。可见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故答案为:B。
【分析】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体外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有尾。成体用肺呼吸、有四肢无尾,水陆两栖,多为变态发育。
6.(2020八下·新蔡期末)“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对诗里描述的两种生物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与峡蝶相比,蝗虫发育过程不经历“蛹”期
C.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A正确。
B.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与峡蝶相比,蝗虫发育过程不经历“蛹”期,B正确。
C.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C正确。
D.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分析】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据此答题。
7.(2020八下·庆云期中)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  )
A.M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
C.M可以表示在陆上产卵 D.M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家蚕、蝗虫和青蛙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所以M可以表示变态发育,故B正确。
C.蝗虫和家蚕将卵产生在陆地上,青蛙在水中产卵,故C错误。
D.家蚕、蝗虫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脊柱,青蛙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为变态发育。
8.(2020·南平模拟)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了一种两栖动物——雨神角蟾,关于雨神角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终生生活在水里 B.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
C.真正的陆生动物 D.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A.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B正确。
C.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两栖动物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C错误。
D.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分析】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9.(2020八下·泾阳月考)雌、雄蛙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从而形成受精卵,这说明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体外受精,幼体体内发育 B.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C.体外受精,幼体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雄蛙鸣叫是吸引雌蛙属求偶行为,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10.(2020八下·山西月考)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正确。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乌龟,错误。
③两栖动物的受精必须在水中完成,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所以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正确。
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二、实验探究题
11.(2020八上·北京月考)农药常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一旦进入水体后,会对水中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科研人员以黑斑蛙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几种农药对其受精卵或胚胎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取三种常用农药,分别用清水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②每个培养皿中放入黑斑蛙受精卵 30 粒,并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农药溶液。
③观察并记录受精卵或胚胎的死亡率。
药品名称_____使它隆
药剂浓度(mg/L) 2.8 2.9 3.1 3.2 3.5
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 14 28 50 73 77
药品名称_____多效唑
药剂浓度(mg/L) 23 30 38 45 52
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 29 43 50 63 73
药品名称_____多菌灵
药剂浓度(mg/L) 145 162 175 187 200
受精卵或胚胎死亡率(%) 31 37 50 67 7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斑蛙是   动物,它的发育起点为   ,幼体用   呼吸,在水中发育;成蛙用肺呼吸,但该结构简单,不发达,所以需要   辅助呼吸。黑斑蛙产卵、受精以及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水质对其受精卵和胚胎发育影响很大。
(2)上述实验中应另设一个对照组,其培养皿中放入   粒黑斑蛙受精卵和等量的   。需要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都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
(3)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每一种农药溶液中,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的受精卵或胚胎的死亡率都   。科研工作者常用半数致死量(死亡率为 50%时的农药剂量或浓度) 来衡量药物的毒性, 则上述三种农药中对受精卵或胚胎毒性最大的是   。
(4)据调查,几种农药要求使用的安全浓度均低于实验中的最低浓度。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请你为防治农业害虫提出一条建议   。
【答案】(1)两栖;受精卵;鳃;皮肤
(2)30;清水;单一变量
(3)升高;使它隆
(4)控制农药使用或保持其安全浓度、进行生物防治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青蛙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体(蝌蚪)→幼蛙→成蛙,所以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而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里游泳,用肺呼吸,但该结构简单,不发达,只靠肺的呼吸不能满足氧气的需要,因此青蛙必须依靠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有利于溶解氧气以辅助呼吸。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发育都在水中进行的。(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该呀实验是探究几种农药对其受精卵或胚胎的影响,在题干中表的基础上设计对照试验,应该再选一个培养皿,放入30粒黑斑蛙受精卵和等量的清水。把5个培养皿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据表中数据可见:在每一种农药溶液中,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黑斑蛙的受精卵或胚胎的死亡率都升高。通过比较可见:使它隆的毒性最大。(4)为保护水生生物,可控制农药使用或保持其安全浓度,防止水污染。也可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等方法来防治农业害虫,这种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的最大优点是防止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分析】(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三、综合题
12.(2020八上·延庆期中)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青蛙是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动物,应提倡保护。繁殖期间,许多雄蛙常聚到一个共同的区域,高声鸣叫,连续不断,其实这是雄蛙的一种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子,精子、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以尾游泳,并取食矽藻、绿藻等植物性食物。经过两个月的发育之后,蝌蚪发育成为幼蛙,尾部逐渐消失,并开始上陆生活,食性也开始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目前,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全球范围内为了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以及防止它们的灭绝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加大保护力度、进行人工繁殖等。地球的两栖动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存威胁,全球化交易对两栖动物的长期生存构成巨大威胁,人们买卖青蛙用于宠物喂养、科学解剖、充当诱饵甚至烹制美食。栖息地被破坏是造成两栖动物数量下降的最大威胁之一,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如建房、修路、伐木、筑坝、开河等严重破坏了两栖动物的天然栖息地;两栖动物的可渗透性皮肤吸收性很强,极易受到污染物和杀虫剂的侵害;用于保护农作物的杀虫剂,其化学成分会渗透到河水中并污染水质和两栖动物所吃的食物等。
(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   生殖。从青蛙的发育史可以看出,其发育过程属于   。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   ,雌雄蛙的抱对有利于   。
(3)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   是(填“有利”或“无利”)的。
(4)阅读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说说青蛙等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
(5)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   。
【答案】(1)有性;变态发育
(2)吸引雌蛙(或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
(3)有利
(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
(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青蛙在生殖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2)青蛙鸣叫的目的是吸引雌性青蛙,雌雄蛙抱对的目的在于,刺激雌性蛙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3)池塘中,蝌蚪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吗,当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有利的。
(4)根据题干资料分析,全球青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许多地方,青蛙种类和数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这主要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两栖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大,青蛙生活的水域环境遭到污染,势必会导致青蛙数量减少,另外还有人类的大量捕杀等。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故答案为:(1)有性、变态发育;(2)吸引雌性(或者求偶)、提高蛙卵的受精率(或提高受精率);(3)有利;(4)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5)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等两栖动物,不食用两栖动物等。
【分析】此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保护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知: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受精和幼体的发育需要在水中完成,所以两栖动物还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13.(2020八上·郓城期末)甲图、乙图,丙图分别是三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种动物中,在受精过程中明显不同于其他另外两种动物的是图    所示动物,它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     。
(2)甲图所示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幼体用    呼吸,身体形态更像鱼,成体主要靠   呼吸,所以能够在陆地上生活
(3)家蚕的发育过程和图     属于一个类型,这种发育过程叫    发育,养蚕是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幼虫时期。
(4)乙和丙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有    
现象,乙和丙中的很多种类都是农业害虫其中在成虫期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是   。
【答案】(1)甲 (或青蛙);水中(或体外)
(2)鳃;肺
(3)乙;完全变态
(4)蜕皮;丙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2)图甲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在受精方式上与其他两种动物不同,它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3)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图乙相似。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蚕蛹还可以食用。(4)家蚕和蝗虫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生长,都有蜕皮现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外骨骼。乙和丙中的很多种类都是农业害虫其中在成虫期对农业危害较大的是丙蝗虫。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14.(2017八上·鄂托克旗期末)下面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
(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图中[   ]   (填序号)。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蝌蚪 D.精子细胞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    中进行.青蛙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
(3)青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②]   ,[③] 幼蛙 和[④]   四个时期。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4)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中的[②]是用   进行呼吸,[④]主要用   进行呼吸.   辅助呼吸.
【答案】(1)①;A
(2)水中;体外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鳃;肺;皮肤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1)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①A受精卵;
(2)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青蛙进行体外受精;
(3)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图青蛙: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
(4)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也发生着变化,图中的[②]蝌蚪是用鳃进行呼吸,[④]成蛙主要用肺进行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1)①,A;(2)水中,体外;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鳃,肺,皮肤.
【分析】(1)(3)由图中可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①受精卵→②蝌蚪→③→④幼蛙→⑤成蛙;
(2)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幼体发育成成体后,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4)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青蛙为变态发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