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7-06 10:22:39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靖远期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转由西向东,公转由东向西
B.自转由东向西,公转由西向东
C.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东向西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全球变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3.(2019七上·涡阳月考)下列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交替
C.昼夜更替 D.形成五带
4.(2017六上·荣成期中)在地球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热带 B.南、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5.(2016七上·西华期中)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下面小题.
(1)某校于11月上旬举行期中考试,这期间,地球公 转位置在(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2)某地区(120.08°E,32.34°N)在图中哪一位置 时白昼最长(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6.(2016九上·兴国月考)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1)在该图中(  )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北京的天还没亮呢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2)如图中所示,北京(  )
A.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好是新学期刚开学
C.白天短,黑夜长
D.是一年中风沙天气最多的季节
7.(2017七上·姜堰期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结合“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1)当地球处于②点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  )
A.北京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2)泰州黑夜最长时,地球运动至(  )
A.① B.② C.③ D.④
(3)十九大召开期间,泰州市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此次十九大召开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在(  )
A.①④之间 B.②①之间 C.③②之间 D.④③之间
8.(2020七上·苍溪期中)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0.(2020八下·如皋期中)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通常情况下,如皋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短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影响城市路灯照明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形状
二、综合题
11.(2019七上·咸阳期中)读全球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 A   ;B   ;C   ;D   ;E   。
(2)请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写“有”或“无”。
(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   ,终年寒冷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填字母)
(4)C温度带与B温度带之间以   为界(填纬线名称),该纬线的度数是   。
(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
12.(2016七上·平南期末)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当地球公转到   (填英文字母)位置时,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填英文字母)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再过十多天就到春节了,地球转动在   之间位置(填英文字母),新春佳节时我们平南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13.(2017七上·上杭期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旗杆影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3)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B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4)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迟时,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   点附近(填字母),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北京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甲、乙、丙、丁所示最相似的是   。
14.(2020八下·铁东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是地球上的   地区的俯视图。
(2)这时太阳直射在   上,日期是   日前后,南半球此时是   季。
(3)B点纬度是   ,C点的经度是   。
(4)A点昼夜长短状况是   。D点昼长时间为   小时。
(5)A地位于B地的   方向,C地位于B地的   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比较简单,对比记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效果较好。
2.【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
3.【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其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所以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有昼夜不断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即地方时的不同,而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五带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答案为:C。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4.【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的,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寒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温带地区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5.【答案】(1)B
(2)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根据题意:“某校于11月上旬举行期中考试”,此时地球运行在bc之间,太阳的直射点从赤道慢慢向南回归线移动;结合选项.故选:B.(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结合姜堰地区的经纬网坐标判定:它位于北半球;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天白昼时间最长;地球此时在a位置处;结合选项.故选:A.
【点评】(1)此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结合示意图解答有效.(2)此题考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掌握好各节气的时间,灵活运用.
6.【答案】(1)B
(2)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是北回归线,故A错误。
南极圈内是极夜现象,故B正确。
北京位于昼半球范围,故C错误。
对全球来说,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是相等的,故D错误。
(2)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因此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京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故A正确。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上学期基本结束,故B不正确。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故C不正确。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我国的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北京市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沙,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7.【答案】(1)B
(2)C
(3)C
(4)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的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⑴由图可知,当地球位于图中②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故B正确。
⑵泰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当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温带一年中黑夜时间最长的,故C正确。
⑶由题目可知,十九大召开时是10月18日至24日,此时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是北半球的秋季,故C正确。
⑷由上题可知,十九大召开时,是在每年的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是在图中的④③之间,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2)C;(3)C;(4)D。
【点评】(1)考查的是太阳直射点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昼夜长短的知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理解。
(3)考查的是季节的知识,北半球的秋季是9、10、11三个月份。
(4)考查的地球公转的知识,理解即可。
8.【答案】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徘徊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2前后)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故本题选A。
9.【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长,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南极有极夜现象。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抓住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10.【答案】(1)B
(2)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城市路灯照明时间最短则代表夜晚最短,北半球夏至夜最短,故B正确。
(2)影响城市路灯照明的时间长短主要是夜晚时间长短造成,昼夜长短又主要是地球公转造成,故A正确。
故答案为:(1)B;(2)A;
【点评】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太阳直射到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他们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
11.【答案】(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南、北寒带和南、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热带有阳光直射
(3)C;A、E;B、D
(4)北回归线;23.5°N
(5)北温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寒带,B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C是位于南北回线之间的热带,D是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E是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2)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南、北寒带和南、北温带无阳光直射现象。(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以内的热带,是C表示的热量带;终年寒冷的是A表示的北寒带和E表示的南寒带;四季分明的是B表示的北温带和D表示的北温带。(4)C表示的热带与B表示北温带之间以北回归线为界,纬线的度数是23.5°N。(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点评】地球上的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上划分为五个热量带,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12.【答案】(1)自西向东;D;冬至
(2)A;赤道
(3)DA;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地球公转到图中的D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2)3月21日前后,为北半球上的春分日,地球公转到图中的A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3)再过十多天就到春节说明此时是1月份,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即DA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D;冬至;(2)A;赤道;(3)DA;昼短夜长。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13.【答案】(1)逆时针运动
(2)赤道;春分日
(3)昼长夜短;南
(4)D;甲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C位置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4)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是,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B点附近,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北京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乙相符,因为这一天影子最短,且影子朝向北边。
【点评】(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来看是逆时针
(2)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 0°和15°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但在实务上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
(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后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
(4)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日出最晚,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
14.【答案】(1)北极
(2)23.5 N(北回归线);6月22(夏至);冬
(3)30 N;45 W
(4)等长(平分);24
(5)西南;东北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解:(1)由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看出,地球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图中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北半球俯视图。(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北极圈出现极昼,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此时南半球是冬季。(3)图中所示区域是北半球,B点的纬度是30 N,C点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的45 W。(4)图中所示的A点位于赤道上,该点终年昼夜平分;D点位于北极圈上,昼长是24小时。(5)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图中A点是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C点是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点评】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增加到90°。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6七上·靖远期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转由西向东,公转由东向西
B.自转由东向西,公转由西向东
C.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由东向西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比较简单,对比记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效果较好。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全球变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解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
3.(2019七上·涡阳月考)下列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交替
C.昼夜更替 D.形成五带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是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其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所以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有昼夜不断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即地方时的不同,而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五带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答案为:C。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4.(2017六上·荣成期中)在地球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热带 B.南、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答案】B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的,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温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寒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温带地区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5.(2016七上·西华期中)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下面小题.
(1)某校于11月上旬举行期中考试,这期间,地球公 转位置在(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2)某地区(120.08°E,32.34°N)在图中哪一位置 时白昼最长(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答案】(1)B
(2)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根据题意:“某校于11月上旬举行期中考试”,此时地球运行在bc之间,太阳的直射点从赤道慢慢向南回归线移动;结合选项.故选:B.(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结合姜堰地区的经纬网坐标判定:它位于北半球;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天白昼时间最长;地球此时在a位置处;结合选项.故选:A.
【点评】(1)此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结合示意图解答有效.(2)此题考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掌握好各节气的时间,灵活运用.
6.(2016九上·兴国月考)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
(1)在该图中(  )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北京的天还没亮呢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2)如图中所示,北京(  )
A.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好是新学期刚开学
C.白天短,黑夜长
D.是一年中风沙天气最多的季节
【答案】(1)B
(2)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1)图中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是北回归线,故A错误。
南极圈内是极夜现象,故B正确。
北京位于昼半球范围,故C错误。
对全球来说,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是相等的,故D错误。
(2)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因此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京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故A正确。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上学期基本结束,故B不正确。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故C不正确。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我国的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北京市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沙,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7.(2017七上·姜堰期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结合“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1)当地球处于②点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  )
A.北京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2)泰州黑夜最长时,地球运动至(  )
A.① B.② C.③ D.④
(3)十九大召开期间,泰州市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此次十九大召开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在(  )
A.①④之间 B.②①之间 C.③②之间 D.④③之间
【答案】(1)B
(2)C
(3)C
(4)D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为地球的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面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⑴由图可知,当地球位于图中②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故B正确。
⑵泰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当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北温带一年中黑夜时间最长的,故C正确。
⑶由题目可知,十九大召开时是10月18日至24日,此时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是北半球的秋季,故C正确。
⑷由上题可知,十九大召开时,是在每年的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是在图中的④③之间,故D正确。
故答案为:(1)B;(2)C;(3)C;(4)D。
【点评】(1)考查的是太阳直射点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昼夜长短的知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理解。
(3)考查的是季节的知识,北半球的秋季是9、10、11三个月份。
(4)考查的地球公转的知识,理解即可。
8.(2020七上·苍溪期中)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徘徊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2前后)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故本题选A。
9.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长,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南极有极夜现象。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抓住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10.(2020八下·如皋期中)城市里“智能化路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通常情况下,如皋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短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影响城市路灯照明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形状
【答案】(1)B
(2)A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城市路灯照明时间最短则代表夜晚最短,北半球夏至夜最短,故B正确。
(2)影响城市路灯照明的时间长短主要是夜晚时间长短造成,昼夜长短又主要是地球公转造成,故A正确。
故答案为:(1)B;(2)A;
【点评】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太阳直射到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他们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
二、综合题
11.(2019七上·咸阳期中)读全球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 A   ;B   ;C   ;D   ;E   。
(2)请在图中括号内分别填写“有”或“无”。
(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   ,终年寒冷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填字母)
(4)C温度带与B温度带之间以   为界(填纬线名称),该纬线的度数是   。
(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
【答案】(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南、北寒带和南、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热带有阳光直射
(3)C;A、E;B、D
(4)北回归线;23.5°N
(5)北温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寒带,B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C是位于南北回线之间的热带,D是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E是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2)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南、北寒带和南、北温带无阳光直射现象。(3)五带中,终年炎热的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以内的热带,是C表示的热量带;终年寒冷的是A表示的北寒带和E表示的南寒带;四季分明的是B表示的北温带和D表示的北温带。(4)C表示的热带与B表示北温带之间以北回归线为界,纬线的度数是23.5°N。(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点评】地球上的各地根据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上划分为五个热量带,自北向南分别是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12.(2016七上·平南期末)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当地球公转到   (填英文字母)位置时,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3月21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填英文字母)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再过十多天就到春节了,地球转动在   之间位置(填英文字母),新春佳节时我们平南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答案】(1)自西向东;D;冬至
(2)A;赤道
(3)DA;昼短夜长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地球公转到图中的D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2)3月21日前后,为北半球上的春分日,地球公转到图中的A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3)再过十多天就到春节说明此时是1月份,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即DA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D;冬至;(2)A;赤道;(3)DA;昼短夜长。
【点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13.(2017七上·上杭期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旗杆影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3)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B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4)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迟时,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   点附近(填字母),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北京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甲、乙、丙、丁所示最相似的是   。
【答案】(1)逆时针运动
(2)赤道;春分日
(3)昼长夜短;南
(4)D;甲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2)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C位置时,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4)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是,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B点附近,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北京某学校旗杆的影子与乙相符,因为这一天影子最短,且影子朝向北边。
【点评】(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来看是逆时针
(2)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 0°和15°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但在实务上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
(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后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
(4)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日出最晚,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物体的影子最长。
14.(2020八下·铁东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是地球上的   地区的俯视图。
(2)这时太阳直射在   上,日期是   日前后,南半球此时是   季。
(3)B点纬度是   ,C点的经度是   。
(4)A点昼夜长短状况是   。D点昼长时间为   小时。
(5)A地位于B地的   方向,C地位于B地的   方向。
【答案】(1)北极
(2)23.5 N(北回归线);6月22(夏至);冬
(3)30 N;45 W
(4)等长(平分);24
(5)西南;东北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解:(1)由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看出,地球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图中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北半球俯视图。(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北极圈出现极昼,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此时南半球是冬季。(3)图中所示区域是北半球,B点的纬度是30 N,C点的经度位于向西增大上的45 W。(4)图中所示的A点位于赤道上,该点终年昼夜平分;D点位于北极圈上,昼长是24小时。(5)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图中A点是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C点是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点评】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分别增加到180°;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增加到90°。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