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导
入
西方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许多元素源于古代希腊罗马,同时中世纪西欧政治制度也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产生很大影响。
政治制度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构成了国家的基本框架。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 标 解 读
1.运用唯物史观了解古代、近代不同历史时期,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2.通过史料分析中世纪欧洲政治制度的特点,并与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比较,认识文明的多元性。
3.运用史料分析英法美建立的近代政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比较三者的异同及形成的原因。
本课篇章
第一篇章、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第二篇章、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第三篇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种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第一篇章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一)古希腊政治制度
城邦国家: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包
含一定的民主因素
民主城邦: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
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
寡头政治:公民大会名义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王位世袭并垄断军权,长老会议员
终身任职,监察官从公民中选举产
生,拥有重权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雅典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城邦
城邦或称城市国家,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各自力量对比的差异,后来各个城邦的政权形式发生,1了不同的变化。有的城邦从贵族政治演变为民主政治,有的城邦则长期维持着贵族政治。
明概念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选自全国新课标卷3】
链接史料
为维护城邦利益,雅典平时重视对公民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增强公民责任意识。
(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共和国时期:公民选举执政官、元老院代表终
身任职、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
关,但受元老院及高级官员限制
帝国时期:元首制(元首掌握国家大权,形成
君主政治,实行独裁统治)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事实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决定国家的军事外交和财政事务
寡头制
指极少数人集中的政权,在古希腊指奴隶主贵族中的极少数人独揽政权的政体。罗马共和国也是由元老院执政官等少数权贵操纵的政权,称为贵族寡头政治。
明概念
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思考点(教材P9)
(1)相同之处: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的都是公民,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部分官员,有任期限制,公民都有成年男子组成。
(2)不同之处:国家政体不同,雅典式民主制,斯巴达式把头政治罗马共和国是贵族寡头政治;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三)局限性
公民只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奴隶没有资格参政,还受到剥削和压迫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学思之窗(教材P9)
(1)罗马共和国是贵族统治的共和国,元老院是实际的最高权力,机关执政官在重大决策上要精,元老院讨论定夺,执政官要经元老院的选举是贵族寡头政治。
(2)罗马帝国是专制政体的帝制国家,屋大维开创元首制,国家元首掌握国家行政立法司法,军政大权,元老院权力下降,帝国元首是世袭的。
古希腊用于支撑房顶的柱子通常雕有女性塑像,因而被称为女像柱。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希腊人对女性所持的观念.即良好的妇女应待在家庭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古希腊
A.建筑艺术崇尚家庭观念
B.人文精神影响女像柱塑像
C.城邦体制制约社会观念
D.追求房屋柱式的装饰美观
解析:古希腊通过用女像柱建房,宣扬良好的妇女应待在家庭中的观念,反映了古希腊公民社会的特点和父权思想的盛行,说明古希腊城邦体制制约社会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古希腊建筑艺术崇尚“家庭观念”,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选一选
第二篇章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一)背景及特征
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
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
民主城邦:
1、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2、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中西差别:中国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需要定位,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西欧的封君和封臣之间建立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的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解读
(二)表现
法国等级君主制:
14世纪初三级会议召开为标志(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进一步强化王权)
英国议会君主制:
13世纪初,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肯定国王地位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是法国国王与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产物。三级会议是国王,团结法国民众对抗罗马教皇的平台。
《大宪章》
《大宪章》也称《自由大宪章》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定,国王如违背之,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大宪章》后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法治的重要依据之一,树立了法律高于国王的光辉原则。
概念解读
阅读材料,想一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思之窗(教材P1
国王不得随意侵犯任何人的人身自由,
国王不得干涉商人居住,迁徙经商的自由党。
1199年,英王约翰位。他穷兵黩武,不顾原有封建习惯,大量开征各种税收捐助,最终迫使部分英国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联合市民阶馆进行武装反抗。1215 年初,主要来自北方各郡的贵族在斯租福聚集,在市民的支持下,国王被迫于1215年5月与25名男爵代表签订了《大宪章》。《大宪章》的签订A.建筑艺术崇尚家庭观念
A.为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主要是由于英王穷兵黩武和腐败统治
C.标志着英国贵族力量开始把控政权
D.体现了贵族势力与国王势力的冲突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宪章》的制定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支撑,这有利于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故A项正确。贵族与国王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大宪章》的签订,B项说法片面,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贵族力量并没有把控政权,只是通过《大宪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排除C项。《大宪章》的签订过程体现了贵族势力和国王势力的斗争,但《大宪章》本身是二者妥协的结果,排除D
A
选一选
第三篇章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三种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一)确立
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
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发展
(二)代表
1、英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1889《权力法案》(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国王征税及招募常备军需要议会批准)——18世纪,形成内阁制(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发展
内阁制是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组织形式,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定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斯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选自2020浙江卷】
链接史料
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二)代表
2、美联邦共和制:
1775独立战争——1776美国建立——1787制定宪法: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拥有宪法规定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各州拥有一定自治力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发展
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和
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
(1)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直各州自行保留。
——【选择2020全国新课标卷3】
链接史料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与制衡原则。
(二)代表
3、法共和制:
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国会由两院组成,行使立法权,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发展
这反映了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达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选择2020浙江卷】
链接史料
一票共和说明当时法国保守派势力依然强大,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根本原因是法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三)评价
进步性: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局限性:
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奴制的合法地位
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与发展
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勾画了新制度的蓝图。
国情差异对英美政体的影响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与英国历史上限制王权的传统有很大关系。
2.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形成与美国独立后的形势密切相关。美国没有封建专制传统,独立后就建立了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的斗争坚定了美国建立共和国的信念;政治家们力图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和自由。
唯物史观
近代西方政体的统一性
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
情况下的一种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完善普选制。
2.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
制统治为目的。
3.三种原则,即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总结
有学者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个一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
A.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
B.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
C.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D.政体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的色彩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是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的领袖上台组建的,所以议会中的多数党与内阁属于一个党派,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的色彩,故选D项;“形同虚设”说法错误,排除A项;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排排除B项,英国议会的中心地位得到加强,而不是受到挑战,排除C。
D
选一选
小结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斯巴达寡头政治
古罗马共和国贵族寡头政治
帝国君主独裁统治
中古西欧
封建制度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共和制
古希腊罗马
政治制度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法国议会共和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