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
春天,微风拂来,我家门前 chéng chè( )的小池塘的水面就yàng qǐ
( )了波纹,fú píng( )和 shuǐ zǎo( )也随之跳起舞来,煞是
好看。我和妹妹倚着栏杆 níng wàng( )着,久久不愿离开。
二、选择题。 (21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重(zhèng) 瞬间(sùn) 厨具(chú) 束缚(fù)
B.追悼(diào) 步骤(zhòu) 咳嗽(sòu) 撒秕谷(sǎ)
C.不朽(xiǔ) 呻吟(yín) 朴素(sù) 一匹猹(chá)
D. 祭祀(sì) 装弦(jiàng) 胭脂(yān) 蒙胧(móng)
2.下列各项中,字形、词语搭配、量词运用有误的是( )
A.疑惑 北风怒号 一副挽联 B.边缘 深情诉说 一池胭脂水
C.荡漾 不幸逝世 一绺青丝 D.澄碧 剧烈战斗 一块土疙瘩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伽蓝: 一种蓝色。)
B.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着:生命复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与其囫囵吞枣地读很多诗,不如仔细地品读几首好诗。
B.在山阴道上行走,一路的美景,使人应接不暇。
C.妹妹十岁了,饱经风霜的笑脸显示她的天真烂漫。
5.读完一篇文章后把握其主要内容尤为重要,下列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文章的题目和最后一段的内容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B.先了解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再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是文章的
主要内容。
C.叙事文章可通过理清事情的六个要素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D.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6.下列选项中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目"少年闰土"是用文章中主要人物作题目的。
B.题目"开国大典"直观地写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题目"桥"仅指帮助村民脱险的那座木桥。
D. 题目"盼"直接表达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好的故事》的作者是鲁迅,是他为纪念臧克家而作的。
C.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作品《故乡》。
D.《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诗。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7分)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2分)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改为陈述句)(2分)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分)
(1)"四周黑洞洞的"表面上是指 , 实际上是指 。
(2)鲁迅先生的这种自嘲的语气体现了他 的品质。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分)
1.课文《好的故事》中,故事的"好"体现在 。
2.在《少年闰土》中,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鲁迅;在《好的故事》 中,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鲁迅;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鲁迅。(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3.读到《有的人》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让我想到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这句名言。
五、口语交际。(8分)
1.在读完课文《好的故事》后,王东和赵力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王东认为课文开头和结尾的"昏沉的夜"起前后呼应的作用,只是指鲁迅写作的时间。赵力认
为课文中对梦境里"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出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怎么
看待他们的观点 说明理由。(4分)
2.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林语堂先生评价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的确,为了国家的繁荣,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令人称颂的"文人战士、白衣战士、沙场战士",请你任选一词,用一段话写下你想到的内容。(4分)
六、阅读理解。(24分)
(一)(10分)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 )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 )去。那猹却将身一 (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3分)
2.用" "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这部分语句是按 的顺序,写了
、 、沙地、 四种景物和 、 、碧绿三种颜色,烘托出了夏夜的 。(4分)
3.关注描写动作的词语。其中"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闰土勇敢机智的形象,"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猹灵活狡猾的特点。如果用一个成语去形容他们之间的较量,这个成语可以是 。(3分)
(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4分)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
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
迅先生还是坐着。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
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壁院子的人家,明亮亮
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
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鲁迅先生是在 的时候开始工作,写文章的。(2分)
2.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为什么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 (3分)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4分)
(1)“整整齐齐”“压”“站”写出了鲁迅先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展 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 ( )
(2)保姆的语言,从侧面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 )
(3)一般来说,早上比较安静,鲁迅先生习惯这个时候工作。 ( )
(4)"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工作投入,废寝忘食。 ( )
4.仿写。(2分)
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5.选文表达了作者 之情。(3分)
七、作文。 (30分)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老师的帮助总是能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奋进……请以"老师,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习作,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不少于450字。
第八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澄澈 漾起 浮萍 水藻 凝望
二、1.C 2.D 3.B 4.C 5.A 6.C 7.B
三、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他自己的记性好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3. (1)周围的环境非常黑暗 当时社会的黑暗 (2)幽 默、乐观
四、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2.示例:渴望自由 向往美好 关心大众
3.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1.我同意赵力的观点,不同意王东的观点。 "昏沉的夜" 不单指鲁迅写作的时间,还指当时中国黑暗的社会;而 “好的故事”象征着美好的生活,所以表现了鲁迅先生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2.示例:白衣战士。 新冠肺炎肆虐,普通人纷纷逃离、隔 离。但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白衣,病毒在哪里肆 虐,他们就奔向哪里与之战斗。他们是战士,因为他们 一次又一次从病毒手中夺回生命。他们是我们的“保护 神"。
六、(一)1.深蓝 金黄 一望无际 捏 刺 扭
2.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 地,都种着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从上到下 天空圆月西瓜深蓝金黄幽静
3.捏 刺 扭 逃 示例:棋逢对手
(二)1 .别人睡觉
2.她担心吵醒鲁迅先生。
3. (1) √ (2) √ (3)× (4) √
4.示例:街上行人开始走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子 5.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