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的认识》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0的认识》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4 10: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20 各数的认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 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数学 (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11-20 各数的认识
课 时 1 课时
授课对象 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一年级备课组/郑州市郑东新区锦绣小学数学教研组
目标 确定 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中,关于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段目标中指出: ( 1 )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 2 )能正确掌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认识。目前学生对10以内数的认识已经掌握。
3.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引申,并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有所提高,本知识点建议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进行学习。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评价任务 1.能够在数字活动中准确数小棒的个数。 2.通过对小棒摆一摆的活动,正确的读出11-20,能说出11-20各数的组成。 3.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教学环节一 情景导入(2-5分钟) 活动一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古人计数》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教学环节二 探究新知(10-15分钟) 活动二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 二、认识11~20各数。 (1)认识11。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了10根小棒,再加上一根是多少呢? (2)认识12~19。 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了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我们继续添加小棒呢? (让学生依次说出13-19的组成)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 1个十,再添加几根小棒,就是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20。 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师:够10根就捆成1捆,有2捆,就是2个10,就是20. (完成目标一 ) 活动三 教学11~20各数的数序。 (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以内数的顺序。 这里有一把直尺,你知道他们该填几吗? (2)按顺序读数。 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3)通过提问活动,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序的认识。 能够正确的读出11-20,并且能够说出11-20的组成。(评价目标一、二 ) 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评价目标三)。
教学环节三 巩固练习(10分钟) 课本74页做一做1 课本74页做一做2 猜猜我是谁
教学环节四 总结收获 (2-5分钟)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20 各数的认识 数一数 10 以后的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