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论语》十二章
目录
Contents
识经典,知概貌
读经典,明要义
一
二
品经典,启智慧
三
演经典,绘生活
四
一
识经典,知概貌
“四书”“五经”“十三经”
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
先秦散文体式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对话体:对话体在孟子手中已臻于成熟和完善,具备了专题议论文的结构和因素,对后世议论文也有深远影响。墨子的文章每篇都有标题,这比论语、老子和孟子的有文无题是一个进步,墨子在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之外,另有一些用对话体写就的文章。庄子以对话为主而在文中杂以整节的议论或以整节的记述来显示一种观点,这在庄子之前较为少见。
论说体:或称为议论类、论辩类文章,是中国最为重要、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主要文体类别之一。广义的论说文,可以涵盖所有的说理论事之作。狭义的论说类文体,则是指以阐释、议论、辩驳为主的说理文章。以先秦诸子散文为典范。
半部《论语》治天下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知人论世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知人论世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现存《论语》20篇,492章。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了解孔子思想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二
读经典,明要义
正音、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白对译(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1)食:动词,吃饭。
(2)敏:勤勉。
(3)就:靠近、看齐。
(4)有道:指有才艺或道德的人。
(5)正:匡正、端正。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而:表假设,如果。
(2)仁:仁德
(3)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4)礼:指各种礼节规范。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
文本探究
【思考1】研读第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概括主题——君子之德(1):谨言慎行
明确 从“好学”的标准出发,讲的是君子日常行为的准则。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
文本探究
【思考2】研读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外求(1):重视仁德
明确 从礼乐制度的角度出发,点明“仁”的核心价值地位。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强调必须有仁的根本,才能够叫行礼乐。
2. 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突出“仁”在礼乐中的重要性。
文白对译(2)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朝、夕:名字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道:学问、人生哲理。
(3)闻道:知道、懂得真理。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1)喻:通晓,明白。这里译为“懂得”。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2)齐:与......看齐。
(3)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文本探究
【思考3】研读第三章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外求(2):追求真理
明确 从对待“道”的态度出发,讲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言简意赅,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显对了解“仁义之道”的重视。
文本探究
【思考4】研读第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1.概括主题——君子之德(2):重义轻利
明确 从人的价值标准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人生价值和追求上的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文本探究
【思考5】研读第五章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内修(1):自我反省
明确 从学习的方法和心态的角度,点明人要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通过辩证的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点明了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文白对译(3)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质:质朴、朴实。
(2)文:华美、文采。
(3)野:粗野、鄙俗。
(4)史:虚饰,浮夸。
(5)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6)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1)士:读书人。
(2)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坚强,刚毅。
(3)以为:把…作为。
(4)已:停止。
(5)不亦…乎:难道不…吗?
士不可以不:志问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文本探究
【思考6】研读第六章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1.概括主题——君子之德(3):表里如一
明确 从“文”与“史”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点明文质不可以相胜,就是指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史”的平衡。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明确清晰,言简意赅。
文本探究
【思考7】研读第七章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内修(2):勇于担当
明确 从精神状态的角度出发,点明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实现仁道是漫长而艰巨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当勇于担当时代的重任,坚毅刚强,戮力奋斗。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运用双重否定和反问句的形式,增强语气。
文白对译(4)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1)譬:比喻,比方。
(2)为:堆积。
(3)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篑,盛土的竹筐。
(4)止,吾止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5)平地:填平洼地。平,形作动,填平。
(6)虽:虽然。
(7)覆:倾倒。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1)知:同智。
(2)者:……的人。
文本探究
【思考8】研读第八章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外求(3):锲而不舍
明确 从人的主观性的角度出发,强调不论做事还是为人,贵在持之以恒,功亏一篑也好,持之以恒也罢,关键都在于自己。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运用比喻和散句,说理生动自然。
文本探究
【思考9】研读第九章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内修(3):知、仁、勇
明确 从“智、仁、勇”的道德范畴出发,点明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用否定和整句的形式,增强气势,简洁明确。
文白对译(5)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顏渊》)
(1)克已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2)一日:一旦。
(3)归:称赞。称许。
(4)目:条目,细则。
(5)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6)事:实践。从事。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文本探究
【思考10】研读第十章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内修(4):自我约束
明确 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以对话的形式,层层深入,说出符合“礼”的具体做法。
文白对译(6)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一言:一个字。言,字。
(2)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3)恕:宽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2)夫:那。
(3)兴:指激发人的感情。
(4)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5)群:提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6)怨:指讽刺时政。
(7)迩(ěr):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文本探究
【思考11】研读第十一章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内修(5):仁爱之心
明确 从人的行为准则的角度出发,提出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也是“修己”。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以对话的形式,点出“恕”这一准则,以及具体的做法,明确而详细。
文本探究
【思考12】研读第十二章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概括主题——修身养性·外求(4):养德增智
明确 从学习的内容的角度,点出《诗经》的重要价值。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很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
2.分析本章说理的特点。
明确 运用反问和铺陈的手法,详细而全面,语气更强。
三
品经典,启智慧
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
克己复礼: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
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内容 主要观点
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
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君子之道,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
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
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君子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自我反省。
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内容 主要观点
第七章
“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第八章
譬如为山平地,持之以恒——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君子的基本品质:仁、智、勇。
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实行仁的途径:克己复礼。
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的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二章
《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论语》的当代价值
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确实需要论语的智慧。《论语》中很多精辟的论断对现代价值观的培育有借鉴意义。但是论语的理论体系必须加入科学、民主、法律、公平等等现代文明元素并深入到它的理论内核之中去,才能与健全的商品时代的主流文化相和谐,也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一言以蔽之,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堂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知者不惑 温故而知新
B.任重而道远 得道者多助
C.迩之事父 不足以事父母
D.敏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
【答案】C
A项,同“智”,智慧、聪明;/懂得、知道。
B项,路程、路途;/道义、正道。
C项,二者均为动词,侍奉。
D项,勤勉;/聪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质胜文则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见贤思齐焉 盘盘焉,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若火之始然
【答案】C
A项,表顺承,译为“就”;表转折,译为“却”。
B项,于是,于此,就;译为“……的样子”;
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
D项,助词,相当于“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答案】A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