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5 16: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探索的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素材.三角形全等是贯穿这一章的主线,是初中阶段证明线段及角相等的主要工具.而探索斜边与直角边长度之比则是以后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学习后续几何课程的基础.
备课素材
一、导入新知
【归纳导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B⊥BE于点B,DE⊥BE于点E.
(1)若∠A=∠D,AB=DE,则△ABC与△DEF________,根据________;
(2)若∠A=∠D,BC=EF,则△ABC与△DEF________,根据________;
(3)若AB=DE,BC=EF,则△ABC与△DEF________,根据________;
(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________,根据________.
3.我们知道:满足“SSA”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满足“SSA”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个相等的角是直角)是否全等呢?如图,AB⊥BE于点B,DE⊥BE于点E,若AB=DE,AC=DF,则Rt△ABC与Rt△DEF是否全等?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说明与建议】 说明:在复习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教师可进一步设计此类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
二、命题热点
命题角度1 依据“HL”补充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如图,BE=CF,AE⊥BC,DF⊥BC,要根据“HL”证明Rt△ABE≌Rt△DCF,则还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
                                  
A.AB=DC B.∠A=∠D C.∠B=∠C D.AE=BF
命题角度2 利用“HL”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图,已知∠A=∠D=90°,点E,F在线段BC上,DE与AF交于点O,且AB=CD,BE=CF.
求证:Rt△ABF≌Rt△DCE.
证明:∵BE=CF,∴BE+EF=CF+EF,即BF=CE.
∵∠A=∠D=90°,∴△ABF与△DCE都为直角三角形,
在Rt△ABF和Rt△DCE中,
∴Rt△ABF≌Rt△DCE(HL).
命题角度3 利用“HL”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与证明
3.如图,在△ABC中,∠C=90°,AD=AC,DE⊥AB交BC于点E.若∠B=28°,则∠AEC=(B)
A.28° B.59° C.60° D.62°
教学设计
课题 12.2 第4课时 用“HL”判定三角形全等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掌握“斜边、直角边”的判定方法. 2.能初步应用“斜边、直角边”条件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使学生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验用操作、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 复习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基础.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判断:如图,具有下列条件的Rt△ABC与Rt△DEF(其中∠C=∠F=90°)是否全等?若全等,在()里填写理由;若不全等,在()里打“×”: ①AC=DF,∠A=∠D;( ) ②AC=DF,BC=EF;( ) ③AB=DE,∠B=∠E;( ) ④∠A=∠D,∠B=∠E;( ) ⑤AC=DF,AB=DE.( ) 问题: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呢?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寻找规律.教师适时引导. 作法: (1)画∠MC′N=90°; (2)在射线C′M上截取B′C′=BC; (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4)连接A′B′. 则△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下图).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1.巩固三角形的画法,从实践中体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操作探究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斜边、直角边”可以确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而且也让学生较好地感悟到了“斜边、直角边”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规范证明过程的书写格式.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典型例题】 例1 (教材第42页例5)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D.求证:BC=AD. 证明:∵AC⊥BC,BD⊥AD, ∴∠C与∠D都是直角. 在Rt△ABC和Rt△BAD中, ∴Rt△ABC≌Rt△BAD(HL). ∴BC=AD. 例2 如图,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AD=AF,AC=AE.求证:BC=BE. 证明:∵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且AD=AF,AC=AE, ∴Rt△ADC≌Rt△AFE(HL). ∴CD=EF. ∵AD=AF,AB=AB, ∴Rt△ABD≌Rt△ABF(HL). ∴BD=BF. ∴BD-CD=BF-EF, 即BC=BE.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B)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2.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所示)且AD=CE.求证:AB⊥AC. 证明:∵BD⊥DE,CE⊥DE, ∴∠ADB=∠AEC=90°. 在Rt△ABD和Rt△CAE中, ∴Rt△ABD≌Rt△CAE(HL). ∴∠DBA=∠EAC. ∵∠BAD+∠DBA=90°, ∴∠BAD+∠EAC=90°. ∴∠BAC=180°-(∠BAD+∠CAE)=90°. ∴AB⊥AC.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堂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由教师完成解答.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HL”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 2.规范使用“HL”判定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格式.在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要防止学生使用“SSA”来证明.
活动四: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C) A.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如图,O是∠BAC内一点,且点O到AB,AC的距离OE=OF,则△AEO≌△AFO的依据是(A) A.HL     B.AAS    C.SSS  D.ASA 3.如图所示,BE⊥AC,CF⊥AB,垂足分别是E,F.若BE=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C)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4.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AC上,点E在BA的延长线上,BD=CE,BD的延长线交CE于点F.求证:BF⊥CE. 证明:在Rt△BAD和Rt△CAE中, ∴Rt△BAD≌Rt△CAE(HL). ∴∠ABD=∠ACE. 又∵∠BDA=∠CDF, ∴∠CFD=∠BAD=90°,即BF⊥CE. 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  进一步巩固新知,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
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1)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 (2)学习本节课后,还存在哪些困惑? 2.布置作业: 教材第43页练习第 1,2题,第44页习题12.2第7,8题. 小结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归纳课堂重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4课时 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一、回顾复习 二、探究新知 三、典型例题 四、课堂检测 五、课堂小结 提纲挈领,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