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扬州慢》教学设计 (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扬州慢》教学设计 (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4 12: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 《扬州慢》
授课时间 年月 日 课时(或上课用时 分钟) 2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 3.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1.了解姜夔的生平及其作品,把握本词的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法来鉴赏名句从而体会黍离之悲。 3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忧国伤时、抚今追昔的哀思。 素质目标: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表达技巧。 思政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结合社会背景,分析文章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自主练习册、课本、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 了解扬州旅游景点和美食。
课中:
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5分钟 播放flash音乐《烟花三月》。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播放扬州风光图片一组。)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扬州。 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从这些诗词中可见当时扬州的繁华,可谓盛极一时。几百年后。到了词人姜夔生活的时代,扬州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整体把握 10分钟 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步是理解想象,这就需要紧扣关键词语,把握主要意象,注重修辞效果,善于联想想象。只有做好了这一步才算真正理解了诗歌。请自由选择你体会较深的诗句,进行理解鉴赏。 1、提示: 慢词——曲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 内容——深沉、悲切而富有情感。 词韵——平仄有别、节奏分明。 2、要求: 感知文意、正音释词、体味意境。 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进一步体会本词传达的情感,讨论明确本词的情感基调(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及其沉痛的心情) 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这里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在本词中有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废池乔木”,也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池、木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
学习小序、词作 15分钟 许多年过去了,扬州城依旧固执的荒凉在那里,二十四桥也依旧绵延着久远的寂寞,桥下的河水清冷的流着,摇荡着旷古的哀愁,像一个久远的梦。只有桥边的红药,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像是在讲述着在河水中流淌的那遥远而感伤的梦。 提示: 1、选什么样的乐器——表现的情感——抒发黍离之悲。 2、选什么样的场景。 3、选演唱者——举止、神情、服饰等都要恰到好处。 诗词是无声的画,无声的音乐,词本身就是诗和音乐的结合。请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扬州慢》改写成MTV(音乐电视)。 分组讨论,学生发言。 让学生通过理解和体会词人眼中的扬州,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明晰主旨 10分钟 词的下片分两层,第一层虚写,以杜牧的难赋深情杜郎须惊反衬出今日扬州的凄凉,后一层实写,写二十四桥明月,发出年年知为谁生的感慨。综观全词,有实有虚,有情有景跌宕生姿,情景交融。 师生一起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指出词分婉约、豪放。重点复习婉约派词的特点,指出本词的作者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引导学生研究探讨本词和前面的几首婉约词的不同 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婉约派词来感受(文学史指出‘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的婉约派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通过对比,抚今追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昔胜今衰的感伤。
课后: 背诵全文 课堂小结并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学反思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古诗词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备课时设想能否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能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
基于以上认识,我准备古诗的教学在一节课完成。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在学生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合作探究去探讨这种现象,从而获得诗歌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诗、知时论时"。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