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北京期末)有“煤海”之称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 B.山西 C.河南 D.内蒙古
2.(2020八下·集贤期中)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石 B.石油 C.煤炭 D.森林
3.(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早在12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与此不符的是( )
A.在荒坡上植树造林 B.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C.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 D.禁止随手乱丢垃圾
4.(2020八上·长春期末)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背离的是( )
A.节假日少赠纸质贺卡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D.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5.(2019八上·太原月考)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水稻 B.钢铁
C.水电厂生产的电 D.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
6.(2019八上·右玉月考)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 B.水 C.煤炭 D.森林
7.(2020八下·横县期末)下图的漫画《手下留情》,它警醒人们(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8.(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末)关于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
①垃圾分类②开垦草原③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④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20七下·兰州开学考)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2019八上·河源月考)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森林、矿产、电能都属于自然资源
B.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世界石油资源最主要的储存、输出地是西亚的红海沿岸
D.我国实行夏季休渔政策,是为了实现海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2019八上·东台月考)下列关于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你能做到的 (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 毁林开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二、材料分析题
12.(2019八上·龙湖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化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比煤、石油、天然气污染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
材料二:可燃冰在我国的分布示意图
(1)可燃冰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可燃冰与煤、石油相比,它的优势是 、 。
(2)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高原、 地区和 海域。
(3)结合材料,分析与陆上采煤相比,开采海底可燃冰可能遇到的困难(最少列举两个) 。
三、综合题
13.(2019八上·南昌期末)按照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2015 年已经建成五大综合能源生产基地。读图回答:
(1)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基地是 ,天然气和太阳能最丰富的能源基地是 ,蒙东基地和山西基地电力结构以 为主。
(2)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示意图说明我国能源不均衡分布特点,图中直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能源消费区的分界线,图中该线西部能源生产 (大于、小于、等于)消费,该线的东部属于 区。
(3)我国电力结构中以 发电为主。表列各发电类型中,2015 年发电量超过2010 年一倍以上的有核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这些发电类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 (大或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山西省有“煤海”和“乌金之乡”之称,乌金指的是煤炭,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2000亿吨,约占我国煤炭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之冠。故答案为:B。
【点评】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北方地区,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在我国各省区中,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占全国的1/3左右,有煤海之称,该省区主要的煤炭基地有大同、阳泉、西山等。
2.【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循环使用,属可再生资源,森林、水、土地、气候属于可再生资源;铁矿石、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上这些做法中,“在荒坡上植树造林”、“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和“禁止随手乱丢垃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而“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4.【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以上四种做法中,“节假日少赠纸质贺卡”、“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和“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有利于保持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理念,而“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是浪费资源的做法,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违背,故答案为:B。
【点评】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5.【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农民生产的稻谷、工人冶炼的钢铁、水电厂生产的电都不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都不属于自然资源,非洲的野生动物属于自然资源,故答案为:答案D.
【点评】自然资源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6.【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森林、风能、土地、水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开发利用后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煤、石油,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7.【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从漫画中观察得知,人们把树连根拔起,说明对森林破坏严重。因此漫画告诉我们要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的家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8.【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资源,减轻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故①正确;②开垦草原不利于保护草场资源,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②错误;③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故③正确;④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故④正确;故D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9.【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故答案为: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增多,而且滥砍滥伐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断下降,多余的二氧化碳无法被吸收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依旧属于主要燃料,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停止使用,可以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这些燃料的使用,同时积极植树造林,对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实行重点保护。
10.【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A.电能不属于自然资源,故A错误;
B.核能等新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C.世界石油资源最主要的储存、输出地是西亚的波斯湾沿岸,故C错误;
D.“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都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1.【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能够为人们所用的物质和能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工业化的推进,自然资源的总量越来越少,加上污染、浪费等现象导致资源的形势十分紧张,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以上四种做法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保护资源的做法,而少吃少喝和毁林开荒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D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12.【答案】(1)不可再生;污染小;能量高
(2)青藏高原(西藏地区);东北地区;南海海域
(3)(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至少答出两个点 例如:开采难、多台风、海底地形复杂等)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解:(1)由题目可知,可燃冰属于与天然气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可燃冰与煤、石油相比,它的优势污染小、能量高。
(2)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和南海海域。
(3)海底开采可燃冰会遇到开采难、多台风、海底地形复杂等困难。
【点评】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可燃冰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13.【答案】(1)西南基地;新疆基地;煤电
(2)大于;消费
(3)煤炭;小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成为水电为主的能源基地;在各能源生产基地中,天然气和太阳能最丰富的能源基地是新疆基地;蒙东基地和山西基地电力结构以煤电为主。(2)图中直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能源消费区的分界线,该线的东部属于能源消费区,西部是能源生产区。(3)读图可知,2010年我国电力结构中以煤炭发电为主。表列各发电类型中,2015年发电量将超过2010年一倍以上的有风电、天然气发电和核电,这些发电类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点评】(1)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如山西和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均为我国煤炭大省。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如横断山区,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脚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丰富。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
(2)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在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多,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总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1 / 1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北京期末)有“煤海”之称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 B.山西 C.河南 D.内蒙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山西省有“煤海”和“乌金之乡”之称,乌金指的是煤炭,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2000亿吨,约占我国煤炭探明储量的1/3,居全国之冠。故答案为:B。
【点评】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北方地区,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在我国各省区中,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占全国的1/3左右,有煤海之称,该省区主要的煤炭基地有大同、阳泉、西山等。
2.(2020八下·集贤期中)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石 B.石油 C.煤炭 D.森林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循环使用,属可再生资源,森林、水、土地、气候属于可再生资源;铁矿石、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可以说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按自然属性分为: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3.(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早在12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与此不符的是( )
A.在荒坡上植树造林 B.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C.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 D.禁止随手乱丢垃圾
【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上这些做法中,“在荒坡上植树造林”、“实行休渔制度,禁止过度捕捞”和“禁止随手乱丢垃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而“生活中经常使用一次性物品”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故答案为:B。
【点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
4.(2020八上·长春期末)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背离的是( )
A.节假日少赠纸质贺卡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D.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答案】B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以上四种做法中,“节假日少赠纸质贺卡”、“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和“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有利于保持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理念,而“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是浪费资源的做法,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违背,故答案为:B。
【点评】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5.(2019八上·太原月考)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水稻 B.钢铁
C.水电厂生产的电 D.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农民生产的稻谷、工人冶炼的钢铁、水电厂生产的电都不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都不属于自然资源,非洲的野生动物属于自然资源,故答案为:答案D.
【点评】自然资源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6.(2019八上·右玉月考)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 B.水 C.煤炭 D.森林
【答案】C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解: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森林、风能、土地、水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开发利用后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煤、石油,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资源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7.(2020八下·横县期末)下图的漫画《手下留情》,它警醒人们(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从漫画中观察得知,人们把树连根拔起,说明对森林破坏严重。因此漫画告诉我们要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的家园。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8.(2020八下·齐齐哈尔期末)关于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
①垃圾分类②开垦草原③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④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资源,减轻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故①正确;②开垦草原不利于保护草场资源,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②错误;③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故③正确;④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故④正确;故D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9.(2020七下·兰州开学考)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故答案为: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增多,而且滥砍滥伐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断下降,多余的二氧化碳无法被吸收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依旧属于主要燃料,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停止使用,可以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这些燃料的使用,同时积极植树造林,对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实行重点保护。
10.(2019八上·河源月考)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森林、矿产、电能都属于自然资源
B.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C.世界石油资源最主要的储存、输出地是西亚的红海沿岸
D.我国实行夏季休渔政策,是为了实现海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D
【知识点】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解析】【分析】A.电能不属于自然资源,故A错误;
B.核能等新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
C.世界石油资源最主要的储存、输出地是西亚的波斯湾沿岸,故C错误;
D.“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都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如土地,阳光,森林等,其中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例如土地,阳光和森林等,而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形成和再生过程非常漫长,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等于不可再生,例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
11.(2019八上·东台月考)下列关于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你能做到的 (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 毁林开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能够为人们所用的物质和能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工业化的推进,自然资源的总量越来越少,加上污染、浪费等现象导致资源的形势十分紧张,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以上四种做法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保护资源的做法,而少吃少喝和毁林开荒是不科学的。
故答案为:D
【点评】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有: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提倡步行,骑单车;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等。
二、材料分析题
12.(2019八上·龙湖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化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比煤、石油、天然气污染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
材料二:可燃冰在我国的分布示意图
(1)可燃冰属于 (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可燃冰与煤、石油相比,它的优势是 、 。
(2)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高原、 地区和 海域。
(3)结合材料,分析与陆上采煤相比,开采海底可燃冰可能遇到的困难(最少列举两个) 。
【答案】(1)不可再生;污染小;能量高
(2)青藏高原(西藏地区);东北地区;南海海域
(3)(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至少答出两个点 例如:开采难、多台风、海底地形复杂等)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解:(1)由题目可知,可燃冰属于与天然气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可燃冰与煤、石油相比,它的优势污染小、能量高。
(2)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东北地区和南海海域。
(3)海底开采可燃冰会遇到开采难、多台风、海底地形复杂等困难。
【点评】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可燃冰储量丰富,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三、综合题
13.(2019八上·南昌期末)按照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2015 年已经建成五大综合能源生产基地。读图回答:
(1)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基地是 ,天然气和太阳能最丰富的能源基地是 ,蒙东基地和山西基地电力结构以 为主。
(2)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示意图说明我国能源不均衡分布特点,图中直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能源消费区的分界线,图中该线西部能源生产 (大于、小于、等于)消费,该线的东部属于 区。
(3)我国电力结构中以 发电为主。表列各发电类型中,2015 年发电量超过2010 年一倍以上的有核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
,这些发电类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 (大或小)。
【答案】(1)西南基地;新疆基地;煤电
(2)大于;消费
(3)煤炭;小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成为水电为主的能源基地;在各能源生产基地中,天然气和太阳能最丰富的能源基地是新疆基地;蒙东基地和山西基地电力结构以煤电为主。(2)图中直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能源消费区的分界线,该线的东部属于能源消费区,西部是能源生产区。(3)读图可知,2010年我国电力结构中以煤炭发电为主。表列各发电类型中,2015年发电量将超过2010年一倍以上的有风电、天然气发电和核电,这些发电类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
【点评】(1)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如山西和山西、内蒙古自治区等均为我国煤炭大省。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如横断山区,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脚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丰富。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
(2)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西电东送在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多,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总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