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2022年下学期三校期末联考五年级科学试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2022年下学期三校期末联考五年级科学试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4 14:2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科学三校联考期末测试
(试题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土壤
B.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光照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在“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中,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两边的土壤要一样多,与蚯蚓的距离要一样
B.两边的土壤都要遮挡,保持黑暗,避免光照影响实验结果
C.两边的土壤都要保持湿润
3.如图:小刚用封面纸做了一艘小船,并在船里放上小弹珠。请回答:这艘小船的最大载重量和船的( )有关。
A.体积 B.颜色 C.厚度
4.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B.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C.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5.小科用保温杯做对比实验绘制了统计图,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保温杯里的水温会变化吗
B.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C.保温效果与水量有关吗
二、判断题(共15分)
6.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谁吃谁”的关系,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
7.在同一个生态瓶里面,如果增加小鱼数量或者减少水量后,原先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与原来相比会要多一些。( )
8.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使船更加稳定,我们可以增加船底部的宽度。( )
9.风力发电的运用,为人类进入清洁能源时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0.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大部分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
三、综合题(共20分)
11.请阅读下面的资料,思考并回答:
20世纪50年代,由于麻雀吃稻谷,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蝗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蝗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等一系列惨痛的后果。
(1)请你解释,为什么麻雀被消灭了,反而造成农田绝收的后果?
(2)请你根据上面的阅读材料,写一条食物链。
(3)如果你是科学家,接下来会呼吁大家怎么做呢?
12.最近网上出现了一款网红杯子一“55度杯”,据说这款杯子可以将开水和凉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调节到55℃,堪称“喝水神器”。那么,它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呢?55度杯官方宣传中是这样介绍的:不锈钢内胆夹层中有一种微米级传热材料,可随着温度变化实现可逆的固液转换,从而实现升温和降温的功能(结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当我们倒入100℃的开水,由于不锈钢传热本领 (填“强”或“弱”),热量会快速从 传递到 ,在这个过程中微米级传热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态。(后两空均填“水”或“微米级传热材料”)
(2)当我们喝完热水倒入冷水的时候,微米级传热材料瞬间 (填“释放”或“吸收”)热量,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到55℃,同时微米级传热材料又变成固态。
(3)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其实此杯子的夹层里面就是普通的浓盐水,当倒入100℃的热水,通过热传递使杯中的水温降到55℃左右,此时夹层中的浓盐水温度也达到55℃左右。当我们喝完热水重新倒入凉水,你认为最终杯中凉水的温度还能达到55℃吗? ,请阐释你的理由: 。
试卷第2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C
【详解】在“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中,进行的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是干燥土壤和潮湿土壤,其余的条件均相同的,比如:两边的土壤要一样多、蚯蚓的数量、与蚯蚓的距离要一样、明暗程度等,所以C符合题意。
3.A
【详解】小船的最大载重量和船的体积有关,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船的载重量就大。
4.C
【详解】水怒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A、我们人类能够利用的水资源是淡水,它主要存在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中,不到地球水资源的万分之一,观点错误;
B、我国水资源丰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观点错误;
C、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观点正确。
5.B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唯一的变量是有无杯盖,所以研究的是有无杯盖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6.√
【详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食物链中能量是流动的,箭头方向也可以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
【详解】生态瓶内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配比要合理,达到自给自足,生态平衡。生态瓶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给动物提供氧气,在同一个生态瓶中,增加小鱼的数量或减少水后,瓶中的氧气不足,不够小鱼呼吸,所以瓶中的同一条小鱼浮出水面的数量与原来相比要多些。
8.√
【详解】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
9.√
【详解】风能是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属于新能源发电,洁净、无污染,为人类进入清洁能源时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0.√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大部分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11.(1)食物链断了,生态平衡被破坏了。
(2)稻谷→蝗虫→麻雀
(3)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不再大量捕杀麻雀,保持生态平衡。
【分析】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 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
【详解】(1)麻雀是食物链的一部分,人类把麻雀消灭光就破坏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
(2)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稻谷作为食物链的底层,蝗虫和麻雀都吃,但麻雀也吃蝗虫,处于食物链的最顶层。形成的食物链是:稻谷→蝗虫→麻雀
(3)自然界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人类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不再大量捕杀麻雀,保持生态平衡。
12. 强 水 微米级传热材料 释放 不能 因为热量的传递会使凉水升温,浓盐水降温,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此时的温度会低于浓盐水原来的温度
【分析】热传导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
【详解】(1)根据对水杯示意图的观察,当我们倒入100℃的开水,由于不锈钢传热本领强,热量会快速从水传递微米级传热材料,这时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的热传导,在这个过程中微米级传热材料由固态变成液态。
(2)当我们喝完热水倒入冷水的时候,微米级传热材料瞬间释放热量,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到55℃,同时微米级传热材料又变成固态。
(3)但是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其实此杯子的夹层里面就是普通的浓盐水,当倒入100℃的热水,通过热传递使杯中的水温降到55℃左右,此时夹层中的浓盐水温度也达到55℃左右。当我们喝完热水重新倒入凉水,最终杯中凉水的温度不能达到55℃,因为热量的传递使得凉水升温,浓盐水温度下降,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