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2022年上学期三校期末联考(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2022年上学期三校期末联考(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4 14: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三校联考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
三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
1.将洗好的湿衣服晾在户外阴凉处,湿衣服慢慢变干,这种现象属于( )。
A.蒸发 B.结冰 C.融化
2.做“让试管中的水结冰”的实验时,向试管周围的冰块中撒食盐,是为了( )。
A.让试管周围的冰块温度保持在0℃以上
B.让试管周围的冰块温度保持在0℃
C.让试管周围的冰块温度保持在0℃以下
3.下面这些物体都利用了空气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  )。
A.空气有固定形状 B.空气可被压缩 C.空气不可流动
4.下面图( )中气温计的度数是0℃。
A. B. C.
5.关于自然界中的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B.风带给我们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C.可以根据风旗飘动的情况确定风速等级
二、判断题(共15分)
6.烧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汽”不是水蒸气。( )
7.在“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一杯水搅拌,另一杯水不搅拌。( )
8.如果把空气想像成是由一些空气微粒构成的,那在挤压这些空气微粒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有可能会变小。( )
9.做风的模拟实验时,我们需要一个封闭的箱子。( )
10.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级数越高风速越大。( )
三、实验题(共20分)
11.下面是实验小组探究水结冰过程的变化的实验记录,依据记录回答问题。
水的初始温度 10°C
烧杯中碎冰的温度 ﹣16°C
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0°C
水结冰后体积的变化
(1)水的初始温度比烧杯中碎冰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
(2)烧杯中碎冰的温度是 (选填“零上”或“零下”)16摄氏度。
(3)当环境温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0°C,试管内水的温度下降到 °C(选填“0”或“-16”)时,试管内的水开始结冰。
(4)小组成员在记录水结冰后的体积变化时,记录单被墨水污染了,请你帮忙补充完整;水结冰后体积 (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5)试管内的水变成冰时,试管内的水温度 (选填“降低”或“升高”)了,说明水向周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12.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小红做了几个有关空气的小实验。请回答:
(1)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能被推进去一段距离,这说明空气 。(选填“能被压缩”或“有一定质量”)
(2)将纸团塞到塑料杯的杯底,然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团没有湿,说明空气 。(选填“能被压缩”或“占据空间”)
(3)如图,用木条做个简易天平,在木条的两端各挂上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使天平保持平衡,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气球弄破,结果天平就不平衡了,说明空气 。(选填“有质量”或“会流动”)
(4)做热气球实验时,塑料袋能飞到空中,是因为加热后空气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冷空气 。(填写“轻”或“重”)
试卷第2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这叫水的蒸发。洗好的衣服晾在户外慢慢变干,这是一种蒸发现象,衣服中的水分慢慢散失到空气中去了。
2.C
【详解】用冰降温的原理是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自然使得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但是降温一旦达到水的凝固点即冰点,冰就不能进一步融化,从而也就不吸热了,温度下降也就达到极限了。所以做“让试管中的水结冰”的实验时,向试管周围的冰块中撒食盐,是为了让试管周围的冰块温度保持在0℃以下。
3.B
【详解】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三个物体都利用了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空间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
4.B
【详解】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用气温计测量气温,首先气温计挂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计离地面约1.5米高;读数时,保持气温计竖直,视线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图中A气温计的度数是38℃;B气温计的度数是0℃;C气温计的度数是-5℃。
5.B
【详解】A、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分别是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A的说法正确。
B、风对人类的好处:风能吹动船帆推动船前进,风能发电,推动风车等;风对人类的坏处:风能造成房毁屋倒,吹走肥沃的土壤,吹到庄稼等,所以风带给我们的有好处也有坏处。B的说法错误。
C、我们可以根据风旗飘动的情况确定风速等级,0级无风,风旗不动;1级微风,风旗微动;2级大风,风旗展开飘动。C的说法正确。
6.√
【详解】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烧水时,水面上方的“白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7.×
【详解】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在“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水温,水量、是否搅拌等条件要保持相同,一杯水搅拌,另一杯水不搅拌的操作是错误的。
8.√
【详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如果把空气想像成是由一些空 气微粒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短,体积变小。
9.×
【解析】略
10.√
【详解】风速指风的移动速度,也表示风力的大小,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0-12级,共13个等级,级数越高风速越大。
11. 高 零下 低于
0 变大 降低 放出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水的初始温度是10°C,比烧杯中碎冰的温度﹣16°C要高;
(2)16摄氏度。烧杯中碎冰的温度是零下16摄氏度。
(3)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
(4)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了,质量不变,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5)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试管内的水变成冰时,试管内的水温度降低了,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2. 能被压缩 占据空间 有质量 轻
【详解】(1)空气占据的空间可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能被推进去一段距离,这说明空气能被压缩。(2)将纸团塞到塑料杯的杯底,然后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团没有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到杯子里,纸团不会湿。(3)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它的质量很轻,我们在测一袋空气的质量时,可以用天平等这样的物品来做标准物。我们可以借助豆子或皮球来验证空气有质量。如图,用木条做个简易天平,在木条的两端各挂上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使天平保持平衡,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气球弄破,结果天平就不平衡了,说明空气有质量。(4)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热气球、孔明灯等,这些都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做热气球实验时,塑料袋能飞到空中,是因为加热后空气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