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走进微观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各种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是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
2. 通过演示一些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性质,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 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二、难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宇宙万物,变化无端,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 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 限的瑕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现在就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二、授课过程
(一)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215信息窗,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氢分子的质量只有 10-27千克左右。 老师利用信息窗的内容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3、分子由原子组成。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以致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
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
(二)微观粒子: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
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
P216“微观粒子”部 分内容,)提炼并板书:
1.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 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
2.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
3.质子 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要求学生看图
4.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cm)
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微观粒子,原子不是最小的。
布置作业
1.认真复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学案。
2.完成《物理指导》第1、3、5、7。学生活动:阅读58面的迷你实验室.
三、课堂练习
1.我们周围的空气、鲜花、树木、动物、水和石头等都是 。
2.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 或 组成的。
3.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__________的存在;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__________;1911年卢瑟福在进行α离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模型。
4.任何物体都能分割为极小的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将一块糖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味,可分为最小的微粒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一定数目分子的微小微粒
D. 糖粉末
5.天空中数不清的星体,如太阳、月亮等,这些都是物质.关于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D. 人类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永无止境
6.下列选项中,由同种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是( )
A.黄金、空气、水
B.黄金、铁、铜
C.水、酒精、油
D.冰、水、水蒸气
四、课堂小结
一、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二、微观粒子
【板书设计】
11.1走进微观
一、物质的组成
1.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2.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二、微观粒子
1.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汤姆孙发现电子
【课后反思】
第一节走进微观说明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在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彩图呈现多种物质分子和原子结构,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不同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组成方式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性质。继而又将原子的结构模型、质子和中子的结构展示出来,体会探索微观世界的奥妙。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熟知的事物,结合倍数关系理解原子与分子的数量级,但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分子、原子“小”的概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