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做功的快慢
知识梳理
意义:表示做功 的物理量
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相同,比较
功率 相同,比较
定义: 与 之比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 、
单位: 、 。换算关系
基础知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B.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C.功率越大的机械,所用时间越少
D.做功越多的机械,所用时间越多
2.小王同学用25s的时间从教学楼一楼走到三楼,则他上楼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1.2 W B.12 W C.120 W D.1200 W
3.在水平地面上,小文在10 s内用60 N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60 N的小车前进了5 m,则小文的功率是( )
A.800 W B.80 W C.300 W D.30 W
4.在汽车爬坡的时候要减速慢行,其原因是( )
A.为了使汽车的功率变大 B.为了增大牵引力
C.为了爬坡时更省力 D.为了使汽车更加省油
5.物理学中,用功率描述物体做功的 。小明跑步时的功率约为400 W,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小明跑步20 min,他将做功 J。
6.一个重为1000 N的木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东用100 N的水平推力在5 s内推着木箱前进了20 m,则重力做功 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W。
7.如图所示,把重力为1000牛的物体A匀速提升3米,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细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 牛,拉力F做的功为 焦。若提升物体A所用时间为1分钟,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瓦。
重难点突破
8.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比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量是( )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甲乙两辆汽车功率相等,若它们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 )
A.牵引力之比为1:2 B.牵引力之比为2:1
C.做功之比为1:2 D.做功之比为2:1
10.如图所示,平地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 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力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 W1、 W2,功率分别为P1、P2,则( )
A. W1< W2;P1>P2 B. W1= W2;P1>P2
C. W1> W2;P1<P2 D. W1= W2;P1<P2
11.如图质量为50 kg某同学跳绳时,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0.04 m,在1 min内跳绳个数为150个,则他跳绳功率为( )
A.30 W B.40 W C.50 W D.60 W
12.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若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s内F的功率分别为( )
A.16 N,16 W B.16 N,32 W C.8 N,16 W D.8 N,32 W
13.如图所示,“歼﹣10”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战机,当发动机以1.2×105 N的推力使其以1.5倍声速(声速为340 m/s)水平匀速飞行时。10 s飞行的距离 km,发动机推力的功率是 kW。
14.如图所示,用20 N水平方向拉力F把重100 N的物体以0.2 m/s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为48 N,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 W。
15.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在第10s时速度达到20 m/s,通过的路程为120 m。则在0~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汽车牵引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4000 N,则汽车行驶时的功率为 W,在0~10 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 J。
16.小刚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的运动时的功率,如图.
(1)待测功率的最终表达式为
(2)需要的测量工具:体重秤、刻度尺、
(3)小刚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记录数据,请帮他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取g=10 N/ kg)
重心上升高度h/m 质量m/ kg 拉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W/ J 拉上去的次数 时间t/s 功率P/ W
0.5 60 5 12
17.港珠澳大桥被誉为现代七大奇迹之一,其中长约5600 m的沉管隧道通过引桥与人工岛路面相连,引桥长1000 m,竖直高度为40 m,简化图如图所示。重5×104 N的汽车在沉管隧道中以9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从引桥最低端开始汽车功率增大到90 kW匀速行驶,耗时45 s到达人工岛路面,求:
(1)汽车完全通过沉管隧道需要多少?
(2)汽车在沉管隧道中行驶时牵引力做了多少 J的功?功率为多少?
(3)汽车在引桥上所受阻力的大小?
能力提升
18.如图所示,物体B的重力为40 N,此时A正沿着水平桌面以0.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B以原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
A.物体B匀速下降的速度是0.4 m/s
B.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80 N
C.物体B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物体B上绳子的拉力的功率为16 W
D.对A施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大小为80 N
19.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拉力做功及其功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9﹣12 s内拉力做功为18 J
B.0﹣3 s内拉力做功为9 J
C.3﹣6 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小
D.第4 s拉力的功率为36 W
20.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水平方向力F作用下,使重40 N的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10 s内匀速移动2 m,已知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滑轮、绳重及绳之间的摩擦不计)
21.工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一口枯井中提起质量为6 kg的物体,他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绳,重物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 kg)则在0﹣1 s内,拉力F做的功为 J,在2﹣3 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W,动滑轮的重力为 N。
22.质量50 kg的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跳一次绳克服重力做的功是 J,整个过程跳绳的平均功率是 W。
23.一辆汽油和电力混合轿车,仅凭汽油动力在平直公路上以v1=90 km/h匀速行驶时,输出功率P=50 kW。当驾驶员看到前方55 m处有超速违章拍照装置(限速70 km/h)时,在保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充电装置给电池充电,达到使轿车减速的目的,轿车行驶3 s后,速度减为v2=70 km/h,在这一段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v=72 km/h,发动机输出功率的80%用于充电,充电效率为 50%。假设轿车在上述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保持不变。
(1)求轿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通过计算判断轿车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
(3)若将上述过程充电所获得的电能全部被轿车用来维持90 km/h行驶,求轿车行驶距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知识梳理
快慢;做功多少相同;做功所用时间;做功时间相同;做功多少;功;时间;P= W/t;P=Fv; W; kW;1 kW=1000 W。
基础知识
1.【解答】解:A,根据 W=Pt知,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由于该选项没有说明时间的关系,故A错误;
B.物体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它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B正确;
C.根据 W=Pt知,做相同的功,功率越大的机械,所用时间越少,由于该选项没有说明做功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
D.根据 W=Pt知,若功率相同,做功越多的机械,所用时间越多,由于该选项没有说明功率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小王同学的质量约为50 kg,每一层楼的高度为3 m,从一楼走到三楼,上升的高度为6m,
他上楼时做的功: W=Gh=mgh=50 kg×10 N/ kg×6 m=3000 J,
用20 s从一楼走到三楼,则他上楼时的功率:P===120 W。
故选:C。
3.【解答】解:小文拉力做功: W=Fs=60 N×5 m=300 J,
则小文的功率:P===30 W。
故选:D。
4.【解答】答:因为功率P===Fv,可知在功率一定时,速度v越小,牵引力F越大,汽车上坡时,需要的牵引力大,所以汽车爬坡的时候要减速慢行,其原因是为了增大的牵引力。
故选:B。
5.【解答】解:(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小明跑步时功率达到400 W,表示小明跑步1 s内做功400 J;
小明跑20 min做的功为:
W=Pt=400 W×1200 s=4.8×105 J。
故答案为:快慢;小明跑步1 s内做功400 J;4.8×105。
6.【解答】解:(1)因为木箱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木箱水平移动,
木箱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为0,则重力对木箱做功为0 J。
(2)水平推力做功:
W=Fs=100 N×20 m=2000 J;
5s内推力的功率为:
P===400 W。
故答案为:0;400。
7.【解答】解: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
因为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
所以拉力:
F=G=×1000N=500N,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3m=6m,
拉力做的功:
W=Fs=500 N×6 m=3000 J,
拉力做功功率:
P===50 W。
故答案为:500;3000;50。
8.【解答】解:登楼是克服自身重力在竖直方向上做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因每位同学上楼的高度相同,故不需要测量楼高和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即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CD.由题意可知,两辆行驶汽车的功率P相同,行驶的时间t相等,通过的路程之比s1:s2=1:2,
由P=的变形式 W=Pt可知,两辆汽车做的功相等,即 W1: W2=1:1,故CD错误;
AB.由 W=Fs可得,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
==×=×=,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
(1)由图可知,MN段和OP段的路程都为s=3 m,拉力均为F=3 N,由 W=Fs可知 W1= W2;
(2)由题可知,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
设OP段用的时间tOP=t,则由图可知MN段用的时间tMN=2t,所以tMN>tOP,而做的功相同,根据P=可知P1<P2,故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该同学的重力为:G=mg=50 kg×10N/ kg=500 N,
他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 W=Gh=500 N×0.04 m=20 J,
他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P===50 W。
故选:C。
12.【解答】解: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则绳端的拉力F为8 N,图中为动滑轮,因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f=2F=2×8 N=16 N;
绳端移动的速度:v绳=2v物=2×2 m/s=4 m/s;
F的功率为:P===Fv=8 N×4 m/s=32 W。
故选:B。
13.【解答】解:①“歼﹣10”飞行速度:v=1.5v声=1.5×340 m/s=510 m/s;
由v=得,飞行的距离为:s=vt=510 m/s×10 s=5100 m=51 km;
②因为P===Fv,
所以发动机的功率为:P=Fv=1.2×105 N×510 m/s=6.12×107 W=6.12×104 kW。
故答案为:51;6.12×104。
14.【解答】解:
由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有三段绳子,则n=3,拉力端移动移动速度v=3v物=3×0.2 m/s=0.6 m/s,
拉力做功功率:
P===Fv=20 N×0.6 m/s=12 W。
故答案为:12。
15.【解答】解:由题知,在0~10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120 m,
则在0~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12 m/s;
由图可知,0~10 s内汽车做加速运动,此时汽车牵引力大于阻力;
10 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20 m/s,此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牵引力:F=f=4000 N,
汽车行驶时的功率为:P===Fv=4000 N×20 m/s=8×104 W;
因为汽车的功率不变,所以在0﹣10 s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W=Pt=8×104 W×10 s=8×105 J。
故答案为:12;大于;8×104;8×105。
16.【解答】解:
(1)由电功率的公式推导可以得出,待测功率的最终表达式为P===;
(2)连续完成多个引体向上动作需要的时间用秒表测量.故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通过表格数据可知,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重力G=mg=60 kg×10 N/ kg=600 N,
则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W1=Gh=600N×0.5m=300 J;
拉上去的次数为5次,则做的总功: W=5×300 J=1500 J,
做引体向上运动时的功率:P===125 W。
故答案为:(1)P=;(2)秒表;(3)300;125.
17.【解答】解:(1)沉管隧道中汽车速度为:v1=90 km/h=25 m/s,完全通过沉管隧道的路程为s1=5600 m,
则汽车完全通过沉管隧道需要的时间:t===224 s;
(2)汽车所受的阻力为:f=0.05G=0.05×5×104 N=2500 N,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为:F=f=2500 N,
则汽车在沉管隧道中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1=2500 N×5600 m=1.4×107 J;
汽车在沉管隧道中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P==2500 N×25 m/s=62500 W;
(3)汽车在引桥上行驶时功率为:P′=90 kW=9×104 W,
根据P=可得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W牵=P′t′=9×104 W×45 s=4.05×106 J,
重力做功为: W重=Gh=5×104N×40m=2×106 J,
阻力做功为: W阻= W牵﹣ W重=4.05×106 J﹣2×106 J=2.05×106 J,
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为:f′===2050 N。
答:(1)汽车完全通过沉管隧道需要224 s;
(2)汽车在沉管隧道中行驶时牵引力做了1.4×107 J的功;功率为62500 W;
(3)汽车在引桥上所受阻力为2050N。
18.【解答】解:A.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绳子自由端物体B的移动速度为物体A移动速度的2倍,即:vB=2vA=2×0.4 m/s=0.8 m/s,故A错误;
B.物体B的重力为40 N,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B=GB=40 N,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且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F=f可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nFB=2×40 N=80 N;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与水平桌面间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为80 N,故B正确;
C.物体B匀速上升时,绳子的拉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拉力的大小FB=GB=40 N,
所以作用在物体B上绳子的拉力的功率PB=FBvB=40 N×0.8 m/s=32 W,故C错误;
D.由B项解答可知物体A向左运动时其受到摩擦力大小为80 N;当对物体A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使B以原速度匀速上升时,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摩擦力和滑轮组向右的拉力,且A受到滑轮组向右的拉力FA=2FB=2×40 N=80 N,由于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FA+f=80 N+80 N=160 N,故D错误。
故选:B。
19.【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9~12 s内,拉力为F=6 N,由图乙知,9~12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1 m/s,所以9~12 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s=vt=1 m/s×3s=3 m,则推力对物体做功 W=Fs=6 N×3 m=18 J,故A正确;
B.由图乙知,0~3 s内,物体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在拉力F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
C.由图甲可知,3~6 s内,拉力为F=9 N,由图乙知,3~6 s内,物体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由P===Fv可知,功率逐渐变大,故C错误;
D.由图甲可知,第4 s拉力的大小为F=9 N,由图乙可知,3 s时速度为0,6 s时速度为3 m/s,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4s的速度为1 m/s,由P===Fv可知,功率为P=Fv=9 N×1 m/s=9 W,故D错误。
故选:A。
20.【解答】解:如图所示,将图片逆时针旋转90度,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
滑轮、绳重及绳之间的摩擦不计,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A受地面的摩擦力f=F,则F=2f=2×10 N=20 N;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2m,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s物=2 s,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s物=×2 m=1 m,
则拉力F做的功: W=Fs=20 N×1 m=20 J,
拉力F做功的功率:P===2 W。
故答案为:20;2。
21.【解答】解:(1)由图丙可知,在0﹣1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此时拉力F没有做功,即做功为0 J;
(2)由图乙可知,在2﹣3s内,拉力F=40 N,由图丙可知,在2﹣3s内物体匀速上升,物体升高的速度为2.5 m/s,
由图甲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v=2v物=2×2.5 m/s=5 m/s,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40 N×5 m/s=200 W;
(3)物体重力为:G=mg=6 kg×10 N/ kg=60 N,
由图丙可知,在2﹣3 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物+G动),即40 N=×(60 N+G动),解得G动=20 N。
故答案为:0;200;20。
22.【解答】解:
(1)该同学的重力:
G=mg=50 kg×10 N/ kg=500 N;
由图知,起跳的最大高度h=0.09 m,
跳一次绳克服重力做功:
W=Gh=500 N×0.09 m=45 J;
(2)由图可知,跳一次绳所用的时间:
t=s;
整个过程跳绳的平均功率等于跳一次绳的平均功率,为:
P===135 W。
故答案为:45;135。
23.【解答】解:(1)轿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
v1=90 km/h=25 m/s,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由P===Fv可得,轿车受到的阻力:
f=F===2×103 N;
(2)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v2=72 km/h=20 m/s,
由v=可得,轿车通过的路程:
s=v2t=20 m/s×3 s=60 m,
因60 m>55 m,
所以,轿车达到拍照处的速度大于70 km/h,会被拍照;
(3)由题意和P=可知,获得的电能:
W=Pt×80%×50%=50×103 W×3 s×80%×50%=6×104 J,
由 W=Fs可得,轿车能行驶的距离:
s′===30 m。
答:(1)轿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2×103 N;
(2)轿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
(3)轿车行驶距离为30 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