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3物质的密度同步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3物质的密度同步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1:1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知识梳理
定义:某种物质的 与 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 。
基本单位:
密度 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性质:是物质的一种 ,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 关。
同种物质(状态一定时)的密度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
测量:通常用 测出质量,用 测出体积,根据 求出密度。
基础知识
1.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说(  )
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B.铁的硬度比棉花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大 D.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
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 kg m )
水 1.0×10 冰 0.9×10
水银 13.6×10 干松木 0.5×10
酒精 0.8×10 铜 8.9×10
煤油 0.8×10 铝 2.7×10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是固定不变的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体积较小
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有关
B.所有固体的密度总是比液体的密度大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为1 kg/m
C.体积为20 cm 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0 g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
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它能够装下500 g的(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水银 B.植物油 C.酒精 D.汽油
6.平放在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后,则剩下的半块砖(  )
A.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B.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
D.体积不变,质量减少一半
7.北方冬天,户外装满水的玻璃瓶子会被冻裂,这是因为    ;房间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    (填“大”或“小”)。
8.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有一块质量为1.8 kg的冰块,其体积为    m3;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变为
   m3(ρ冰=0.9×103 kg/m3,ρ水=1.0×103 kg/m3)。
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把石块放在天平    (选填“左”或“右”)盘中,并用向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石块后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
(4)通过计算,可得出石块的密度是     kg/m3。
(5)如果先测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石块后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重难点突破
11.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根据人的质量估算一下自己身体的体积。那么人的体积估算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
A.50 m3 B.60 m3 C.55 cm3 D.57 dm3
1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已知甲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密度
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B>ρC且p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B=ρ水
14.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容器的质量是40 kg
B.甲液体的密度是2.5 g/cm3
C.乙液体的密度是1.0 g/cm3
D.密度为3.0 g/cm3的液体的m﹣V图象应位于Ⅱ区域
15.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 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 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 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c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16.相同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酒精,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液面如图所示,甲瓶中的液体是    ,乙瓶中的液体是    。
17.有一个空瓶子质量是150 g,当装满水时,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是400 g,这个瓶子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 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cm3,液体的质量是    g,液体的密度是    g/cm3。
18.某物质A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物质可能是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物质的    (填“密度”、“质量”或“体积”),其值为    。
19.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的容积是     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质量/g 油和杯的质量/g
100 300 268
20.小刚同学为了测量山西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此实验原理是    。
(2)把天平放在    ,将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时,应向    侧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4)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     cm3,陈醋的密度是    g/cm3=   kg/m3。
能力提升
21.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 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C.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22.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分布示意图(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变大),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水,温度等于4 ℃时,体积最大
B.在4~10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0~4℃的水温度下降时体积会变大
23.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  )
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1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
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
24.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99% B.90% C.10% D.1%
25.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90 g水从大烧杯中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0 g酒精从大烧杯中溢出。已知ρ水=1.0×103 kg/m3,已知ρ酒精=0.8×103 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kg/m3
26.小明用天平、量筒等器材对一铜制工艺品进行了鉴别。(ρ铜=8.9 g/cm3)
(1)调节天平时应将   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在称工艺品质量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增减质量最小的一个砝码始终无法使天平平衡,这时小明的操作应当是   。用天平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1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m=   g;
(3)往量筒中倒入50 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工艺品的体积是
    mL。
(4)由实验可知,工艺品的密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铜的密度。小明从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制的结论,此结论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知识梳理
质量;体积;ρ=m/v; kg/m3 ;g/ cm3;1 g/ cm3=1000 kg/m3 ;特性;无;相同;不同;天平;量筒;ρ=m/v。
基础知识
1.【解答】解:通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单位体积内铁的质量比棉花大,即铁的密度比棉花大,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的物质,但密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
B.水银虽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还要大,故B错误;
C.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不同,比如水和冰是两种状态的同种物质,但密度是不同的,故C错误;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由于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由可知,铜块的体积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故A错误;
B.水银的密度是13.6×103 kg/m3,比大多数金属——铅、铜、铁、铝等大得多,故B错误;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C错误;
D.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等于钢瓶的容积),但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由密度公式ρ=可知,钢瓶中氧气的密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甲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不成正比,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体积为2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20 g,则乙物质的密度ρ乙===1 g/ cm3=1×103 kg/m3,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体积为1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30 g,则甲物质的密度:ρ甲===3 g/ cm3,
由ρ=可知,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60 g,故C错误;
D.ρ甲:ρ乙=3 g/cm3:1 g/cm3=3:1,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由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越小,体积越大,因此瓶子最多能装500 g水,则它也能装下500 g的其他物质,其密度一定比水小,因此能装下500 g的水银,故A正确。
故选:A。
6.【解答】解:一块砖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半,故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质量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但体积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故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没变。
故选:B。
7.【解答】解: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虽然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使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房间变暖和起来。
故答案为: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胀破玻璃瓶子;小。
8.【解答】解:铁棒磨成针的过程中,铁棒所含铁减少,所以铁棒的质量变小;
镂后的金石这种物质没变,则其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
9.【解答】解:
由ρ=可得,冰的体积:
V冰===2×10﹣3 m3,
冰化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当冰熔化成水后,m水=m冰=1.8 kg,
由ρ=可得,水的体积:
V水===1.8×10﹣3 m3。
故答案为:2×10﹣3;1.8×10﹣3。
10.【解答】解:(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或水平桌面上;
如图甲指针向右偏,则说明左边高,根据“哪边高往哪边调“可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使用天平时应遵从“左物右码”,即石块应放在左盘;
如图乙可知。石块质量为m=50 g+2 g=52 g;
(3)如图丙可得石块体积为V=40 mL﹣20 mL=20 mL=20 cm3;
(4)由得:石块密度为;
(5)如果先测体积,体积测量准确,石块由于沾水,测量质量偏大,由可知,所测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台面(或水平桌面);左;(2)左;52;(3)20;(4)2.6×103;(5)偏大。
11.【解答】解: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 kg,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人体的密度ρ≈ρ水=1.0×103 kg/m3,
由ρ=可得自己的体积:
V===6×10﹣2 m3=60 dm3,所以D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12.【解答】解:由图甲、乙可知,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比甲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更大,而它们的质量相等,由ρ=可知,甲试管中液体的密度比乙试管中液体的密度更大,即ρ甲>ρ乙,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根据密度公式ρ=;从图象中可看出物质B的密度为ρB===1 g/ cm3;即B物质为水;
比较A和B,观察图象,当质量均为20 g时,A的体积小于B的体积,由ρ=可得,A的密度大于B;
比较B和C,观察图象,当体积均为20 cm3时,B的质量大于C的质量,由ρ=可得,C的密度小于B;
故三者密度关系为ρA>ρB>ρC;且ρB=ρ水;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此时容器的质量m容=40g,故A错误;
BC.当m=100 g,即m甲=m乙=100 g﹣40 g=60 g时,此时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
V甲=40 cm3,V乙=60 cm3,
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甲===1.5 g/cm3=1.5×103 kg/m3,
ρ乙===1 g/cm3=1×103 kg/m3,故B错误、C正确;
D.因密度是3.0 g/cm3 的液体的密度比甲的密度还大,
所以,根据ρ=可知,质量相同时,该液体的体积小于甲的体积,
故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该在Ⅰ区,故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
(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400 g﹣150 g=250 g,
瓶子的容积:
V=V水===250 cm3;
瓶子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
m液=m总2﹣m瓶=350 g﹣150 g=200 g,
液体的体积:
V液=V=250 cm3,
则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ρ液===0.8 g/cm3=0.8×103 kg/m3。
(2)设钢瓶的容积为V,由ρ=可得,原来氧气的质量:m=ρV=6 kg/m3×V,
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质量的,则钢瓶内剩下氧气的质量:
m剩=(1﹣)=m=×6 kg/m3×V=4 kg/m3×V,
因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
ρ剩===4 kg/m3。
故答案为:250;0.8×103;4。
16.【解答】解:由题知,水、盐水、酒精的质量相同,
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由ρ=可知,它们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盐水<V水<V酒精,即甲液体是盐水,乙液体是酒精,丙液体是水。
故答案为:盐水;酒精。
17.【解答】解:
(1)水的质量:
m水=m总1﹣m瓶=400 g﹣150 g=250 g,
由ρ=得瓶子装满水的体积:
V水===250 cm3,
瓶子的容积:
V容=V水=250 cm3;
(2)液体的体积:
V液=V容=250 cm3,
液体的质量:
m液=m总2﹣m瓶=350 g﹣150 g=200 g,
液体的密度:
ρ液===0.8 g/cm3。
故答案为:250;200;0.8。
18.【解答】解: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由图像知,A物质的密度也是1.0×103 kg/m3,所以A物质可能是水;
阴影部分为A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由m=ρV知,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A物质的质量,其大小m=ρV=1.0×103 kg/m3×1m3=1 kg。
故答案为:水;质量;1 kg。
19.【解答】解:用同一个玻璃杯子装满水和椰子油的体积相等,
由表格数据可得,杯子装满水或椰子油时水或椰子油的质量分别为:
m水=m总1﹣m杯=300 g﹣100 g=200 g,m油=m总2﹣m杯=268 g﹣100 g=168 g,
由ρ=可得,杯子的容积:
V==,即:V==,
解得:ρ油=0.84 g/cm3=0.84×103 kg/m3;
V=V水===200 cm3。
故答案为:200;0.84×103。
20.【解答】解:(1)测量密度的原理:ρ=;
(2)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侧偏,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将烧杯中陈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故正确的顺序是:B、C、A;
(4)图中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50 g+20 g+10 g+2.4 g=82.4 g,
图中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20 g+10 g+5 g+2.4 g=37.4 g,
量筒中陈醋的质量:m=m2﹣m1=82.4 g﹣37.4 g=45 g,
图中量筒中陈醋的体积V=40 mL=40 cm3,
陈醋的密度为:
ρ===1.125 g/cm3=1.125×103 kg/m3。
故答案为:(1)ρ=;(2)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右;(3)B、C、A;(4)40;1.125;1.125×103。
21.【解答】解: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
故选:B。
22.【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温度为4 ℃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则质量一定时,其体积是最小的,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4~10 ℃范围内,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则体积越大,即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错误;
C.由于4 ℃时水的密度最大,所以最低层的水温度为4 ℃,由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0 ℃、1 ℃、2 ℃、3 ℃、4 ℃,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0~4 ℃的水温度下降时密度会变小,所以体积会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23.【解答】解:从题意可知:
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则4m甲=5m乙,
即m甲:m乙=5:4,
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等,
根据ρ=可得,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m甲:m乙=5:4。
故选:C。
24.【解答】解:已知泡沫钢的边长L=1 dm=0.1 m,则泡沫钢的体积为:V=L3=(0.1 m)3=10﹣3 m3,
所含钢的体积为:V钢===10﹣4 m3,
所有气孔的体积为:V孔=V﹣V钢=10﹣3 m3﹣10﹣4 m3=0.9×10﹣3 m3,
则孔隙度为:×100%=×100%=90%,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解答】解:
假设ρ物≥ρ水,物体将在水中悬浮或下沉在杯底,在酒精中下沉在杯底,此时排开水或酒精的体积相同;水和酒精的密度之比为5:4,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为5:4,而现在根据F浮=G排=G溢=m溢g可知浮力关系为19:16,所以ρ物≥ρ水不可行;
假设ρ物≤ρ酒精,物体将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或悬浮,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重,但是实际受到的浮力不相等,所以ρ物≤ρ酒精不可行;
由此可知,物体的密度一定是大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体在水中会漂浮,而在酒精中下沉到杯底。
因为物体在水中漂浮,所以F浮=G物=m物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排=G溢水=m溢水g,
所以m物=m溢水=190 g,
因为物体在酒精中下沉,
所以物体的体积:V物=V排===200 cm3,
物体的密度:
ρ===0.95 g/ cm3=0.95×103 kg/m3。
故答案为:0.95×103。
26.【解答】解:(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在称工艺品质量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增减质量最小的一个砝码始终无法使天平平衡,这时小明的操作应当是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由图乙知,工艺品的质量m=50 g+20 g+5 g+3 g=78 g;
(3)由图丙知,水和工艺品的总体积为60 mL,则工艺品的体积V=60 mL﹣50 mL=10 mL=10 cm3;
(4)ρ===7.8 g/cm3<ρ铜=8.9 g/ cm3;
小明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制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工艺品还可能是铜与其它金属的合金制成的。
故答案为:(1)游码;平衡螺母;(2)取下最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78;(3)10;(4)小于;不可靠;该工艺品不是纯铜制成的,但可能是铜与其它金属的合金。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