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课时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课时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1:1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知识梳理
放在 工作台上
使用前调节 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处
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
天平 物体放 盘,砝码放 盘
天平和量筒 测量时 添加 ,移动 ,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
物体的质量等于 质量加 的读数
量筒 测量 的工具。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的 或凸面的 在同一水平线上
基础知识
1.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横梁平衡的是(  )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调
C.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D.以上措施都可以
2.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B.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将物体拿出一部分
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关于砝码和物体的摆放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右盘放物体,左盘放砝码
C.可以随意摆放
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可以
4.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调节游码的作用是(  )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
C.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相当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5.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择适当的量筒(  )
A.量程是100 mL 分度值是1 mL
B.量程是500 mL 分度值是5 mL
C.量程是50 mL 分度值是1 mL
D.量程是50 mL 分度值是2 mL
6.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如图①所示;将铁块放入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如图②所示;取出铁块,再将物块轻轻地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③所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3;将铁块和物块系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如图④所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为V4。则物块的体积V的大小应该是(  )
A.V2﹣V1 B.V3﹣V1 C.V4﹣V2 D.V4﹣V3
7.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应把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8.如图甲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     cm3,液体的体积为     cm3。在量筒中放入小石块后,液面升高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9.某托盘天平的全部砝码及标尺如图所示,此天平的量程(即称量范围)是    g。称量物体质量前,小华先把天平放在    上,游码归零后调横梁平衡,在这过程中游码    (选填“能”或“不能”)移动。
重难点突破
10.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平衡螺母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
C.若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会偏大
D.正常测量时,物体可以放在天平的任意一个托盘中
1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读数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
C.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2.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盘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能淹没石块,放入石块后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C.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1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向右盘加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去掉其中最小砝码,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14.贝贝在学习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练习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铁块的质量,他把铁块放在右盘,往左盘放32克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游码对应刻度为0.8克时,天平重新平衡,则该铁块的质量应为(  )
A.32克 B.32.8克 C.31.2克 D.30.4克
15.如图所示,晓理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情景,读数时,他应沿    (选填“甲”“乙”或“丙”)方向观察液面,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16.小华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调零,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接下来需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然后,她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置一个笔袋,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笔袋的质量为    g。若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应通过    使天平平衡。
17.实验室里,同学们用托盘天平测量橡皮泥的质量。图甲是小明正在调节天平平衡,图乙是小华正在用天平测量橡皮泥的质量。则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小华操作中的错误是   。
18.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常常用到托盘天平,请完成下列与托盘天平的使用有关的问题:
(1)请指出图甲所示操作中的错误(写出两处即可)   、   。
(2)小明同学要称量10.2 g的食盐,1 g以下用游码。操作如下:
①取10 g砝码放入右盘
②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正确调节天平使其平衡
③向左盘内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④移动游码到0.2 g处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填序号)。
(3)小红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读得物体的质量为   g,此时小明发现小红误将砝码放在了左盘,若其它操作都正确,则物体的质量应为   g。
能力提升
19.实验课上,小橙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俯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仰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8 mL。则小橙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小于7 mL B.等于7 mL C.大于7 mL D.无法确定
20.小欣用调节好的标尺最大刻度为5 g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将被称量的物体放在右盘,并向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恢复了平衡.此时,他将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相加之和是108 g,则物体的质量为(  )
A.92 g B.111 g C.116 g D.102 g
21.小明和小红在家自制量筒。如图所示,他们分别选择了玻璃杯和塑料瓶作为材料,经过测量发现,玻璃杯最多可以装200 g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装350 g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量程大,刻度不均匀
B.玻璃杯量程小,刻度均匀
C.塑料瓶量程大,刻度均匀
D.塑料瓶量程小,刻度不均匀
2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1,L/L1即为垫圈总数
B.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10M/M1即为垫圈总数
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M/M1即为垫圈总数
D.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10个垫圈的厚度L1,10L/L1即为垫圈总数
23.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   的水量。
(2)现有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15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24.量筒是直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它也可以用来测量固体体积,这时要求先倒入适量的水,所谓“适量”是指:
①“最少”以使物体放入后能全部    为限;
②“最多”以放入物体后水面不超出它的    为准;
③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范围(量程)是     mL;矿石的体积是     cm3。这种方法测量的矿石的体积    。(选填“偏大”、“偏小”或“较准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知识梳理
水平;零刻度线;平衡螺母;中央刻度线;左;右;砝码;游码;中央刻度线;砝码;游码;
液体体积;底部;顶部。
基础知识
1.【解答】解:A.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位于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故A正确。
B.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位于零刻度处,不能通过调节游码的位置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B错误。
C.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位于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故C错误。
D.依据上述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则需要取走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使其平衡,故A正确。
B.测量的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再调节,故B错误。
C.由B的分析可知,取出最小的砝码后,平衡螺母也不能再调节,故C错误。
D.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本身不能在增减,故D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应该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不可以随意摆放,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指针的指示反映了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能用游码来代替,故A错误;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故B正确;
CD.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游码和平衡螺母的作用不同,故C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 cm3=90 mL的酒精,所选的量筒量程不能比被测液体体积小,故CD不符合题意;所选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解答】利用助沉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首先测出水与助沉的铁块的总体积,即为图②中量筒中水和铁块总体积V2;接下来将待测物体及助沉的铁块一起浸没水中如图④所示,读出总体积V4,则待测物体体积为V4﹣V2。故选:C。
7.【解答】解: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左边,应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水平桌面;右。
8.【解答】解:
(1)由图知,在量筒上标有“ mL”字样,表示此量筒是以 mL为单位标度的,10 mL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2 mL,即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2 cm3;
(2)在图甲中,液体体积V1=22 mL=22 cm3;
在图乙中,液体和石块的总体积V2=34 mL=34 cm3;
石块的体积:
V=V2﹣V1=34 cm3﹣22 cm3=12 cm3。
故答案为:2;22;12。
9.【解答】解:(1)天平的最大测量值是:100 g+50 g+20 g+20 g+10 g+5 g+5 g=210 g;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水平衡;
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始终保持游码归零,不能移动游码。
故答案为:210;水平台;不能。
10.【解答】解:A.调节平衡螺母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故A错误;
B.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不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故B错误;
C.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 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 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 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 g,而你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 g,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故C正确;
D.正常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中,砝码放在右盘中,物体不可以放在天平的任意一个托盘中,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读数时若视线是俯视的,读的示数比液面偏高一点,所以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偏大,故A正确;
B.量筒读数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把量筒举起读数,故B不正确;
C.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C正确;
D.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首先估计液体体积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故D正确。
故选:B。
12.【解答】解: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解答】解:AB.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B错误;
CD.称量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仍不能使天平平衡,应该移动游码;小明称量时去掉最小砝码,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说明砝码质量小,此时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解答】解:当把铁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即m=32 g﹣0.8 g=31.2 g。
故选:C。
15.【解答】解:甲、乙、丙中只有乙视线和液柱的凹形底面相平,是正确的;
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液柱在30 mL处,液体的体积是30 mL。
故答案为:乙;30。
16.【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所以应向左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天平的分度值是0.2 g,右盘中50 g和10 g砝码各一个,游码左端所对刻度为准,则笔袋的质量m=砝码质量+游码对应刻度值=50 g+10 g+3.2 g=63.2 g;
(3)若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甲图的情况,应向左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左;63.2;调节游码。
17.【解答】解:由甲图可知,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归零;
由图乙可知,小华在称量时用手直接拿砝码了,这些操作都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游码没有移到零刻度处;用手直接取砝码。
18.【解答】解:(1)由图甲知,游码没有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在加减砝码时,用手拿取,未用镊子;
(2)测质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要称量10.2 g的食盐,添加大砝码10 g,再移动游码到0.2 g,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则合理顺序是②①④③。
(3)由图知,物体的质量m=50 g+20 g+10 g+1 g=81 g;
被测物体放右盘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左盘中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所对的刻度,则物体质量应为50 g+20 g+10 g﹣1 g=79 g。
故答案为:(1)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②①④③;(3)81;79。
19.【解答】解: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来示数V1偏大,则实际读数小于2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仰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读出的示数V2偏小,实际读数大于18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V=V1﹣V2,小于7 mL;所以,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由于标尺的最大刻度为5 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小于等于5 g,而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相加之和是108 g,则砝码质量为105 g,所以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3 g,故物体质量m=105 g﹣3 g=102 g。
故选:D。
21.【解答】解:玻璃杯容积小,所以量程小,塑料瓶量程大,玻璃杯是柱体,刻度均匀,塑料瓶刻度不均匀,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解答】解:AD.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故AD不符合题意;
B.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10M/M1即为垫圈总数,方法可用,故B符合题意;
C.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直接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解答】解:(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浸没物体时的水量。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本题中体积为15厘米3小石块体积,5毫升的水太少不能浸没石块,95毫升的水放入石块后会超过量筒的量程(V总=95毫升+15厘米3=95毫升+15毫升=110毫升>100毫升),故“适量的水”可能为50毫升、80毫升,故选BC。
故答案为:(1)石块能全部浸没;(2)BC。
24.【解答】解:①②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要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固体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
③根据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00 mL,即量筒的量程是:200 mL;
如图所示,B中量筒内水的总体积为200 mL,矿石在烧杯中时水面到标记处,取出矿石,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后水面也到标记处,由图C知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130 mL,则从量筒中倒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矿石的体积,即V石=200 mL﹣130 mL=70 mL=70 cm3;
这种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偏大,原因是矿石取出时带出了一部分水。
故答案为:①浸没;②最大测量值;③200;70;偏大。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