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 课时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 课时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1: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光的色散
知识梳理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为 等色光。
光的色散: 光的三基色: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的色光决定。
物体的颜色 白色 各种色光。
黑色 各种色光。
基础知识
1.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 m/s
D.白光是单色光
2.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 B.霓虹灯的灯光
C.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3.小明和父母到红莲湖游玩,美丽的风景让他流连忘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边的红花能吸收红色光,所以是红色
B.一只小鸟俯冲向湖面,它在水中的像变大
C.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这是镜面反射现象
D.在知鱼廊,他从水面上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深
4.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衣服,绿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向演员时,观众透过绿色的眼镜看到的服装颜色是(  )
A.衣服是红色,裤子是绿色,鞋子是白色
B.衣服是黑色,裤子是黑色,鞋子是黑色
C.衣服是红色,裤子是黑色,鞋子是红色
D.衣服是黑色,裤子是黄色,鞋子是黑色
5.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后来人们发现把红、   、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疫情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如图所示),常用的手持式测温枪是靠接收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进行测温的;测温枪的彩色屏幕上呈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7.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七种颜色的光,说明太阳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重难点突破
8.下列有关光的色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太阳光是无色的,这说明太阳光是单色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大
9.如图所示的光学实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湖边绿色植物呈现绿色是因为绿叶吸收了绿光
B.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由像点S'发出的
C.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
D.使用可折转的光屏目的是研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否位于法线两侧
10.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白色 B.上衣呈黄色
C.上衣呈红色 D.上衣呈粉红色
1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看到:“绿树”是因为绿叶能    绿光(填“反射”、“折射”、“吸收”);若戴上红色镜片看绿叶,则将感觉该叶子为    色。
12.二维码图像识别技术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为某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图所示),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    (“是”或“不是”)光源,二维码上的黑色部分可以    (“吸收”、“反射”或“透过”)所有色光,二维码上的白色部分可以
   (“吸收”、“反射”或“透过”)所有色光。
13.小明同学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图甲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    光,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我们在光屏上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2)餐馆中配置的消毒机,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3)如图乙所示,将红、绿、   三种色光以相同比例照在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能力提升
14.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柳树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D.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5.坐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五颜六色的画面,这些颜色是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
   (填“高”或“低”),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其他的物体    (填“强”或“弱”)的原理制成的。
16.如图所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阅兵,伴随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主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吸引了全球目光,音乐的主旋律是通过    传播到每位士兵的耳中的;看上去队伍整齐划一,是因为光的    ;由于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周边观看阅兵的群众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红旗看起来呈红色是因为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光。
17.小芳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纯正的家国情怀与战友情谊,同时还联想到到许多与现象有关的物理知识:
(1)电影院四周的墙通常安装一层特殊材料或是设计成凹凸不平的结构,你认为这主要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电影院的银幕都是用一张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
(2)战士们扛着国旗打冲锋,我们感觉冲锋的战士们跑得很快,是以    为参照物的,实际上他们的影像始终处于屏幕上。国旗是红色,因为它    红光.
(3)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是由    传来的,震耳欲聋是描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的。
18.某一种红白相间的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只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若将这只虫子放到绿色的玻璃瓶中,则透过玻璃瓶我们看到这只虫子的颜色是    。如图1光的色散实验时光屏上的彩色光带分辨不清,可以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如图2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区域1应标    色。
19.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    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屏上2的位置能看到    色;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蓝叫做三原色光。
20.如图,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会出现自上而下的七色光带,请大致画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出紫光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基础知识
红、橙、黄、绿、蓝、靛、紫;红、绿、蓝;反射;反射;吸收。
基础知识
1.D。
【解析】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能分解成各种色光,可见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A正确;
B.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不同,所以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故B正确;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故C正确;
D.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所以叫复色光,故D错误。
2.A。
【解析】A.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
B.霓虹灯的五光十色是因为灯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不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
C.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组合而成的,不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错误;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是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调和而成的,不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3.C。
【解析】A.红花能反射红色光,所以是红色,故A错误;
B.小鸟俯冲向湖面,它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湖面波光粼粼,这是镜面反射现象,故C正确;
D.从水面上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D错误。
4.B。
【解析】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衣服,绿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红衣服会反射红光,红光被绿色的镜片吸收,故衣服是黑色的;绿裤子吸收红光,不反射光,透过绿色镜片是黑色;白色的鞋子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故鞋子反射红光,红光被绿色的镜片吸收,显示黑色。
5.牛顿;绿。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所以人们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原色”。
6.光的色散;红外线;蓝。
【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测温枪接收红外线来感知温度,所以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实现测温;
显示屏上的彩色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7.故答案为:紫;复色光。
【解析】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8.D。
【解析】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之外的光,故A错误;
B.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紫外线是看不见的,故B错误;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故D正确。
9.C。
【解析】A.湖边绿色植物呈现绿色是因为绿叶反射了绿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B错误;
C.放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C正确;
D.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沿着ON向后转动板B,这样板B与板A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并观察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OB,这样就可以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10.C。
【解析】白上衣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就反射红光,呈现红颜色;故C正确。
11.反射;黑。
【解析】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诗人看到:“绿树”是因为绿叶能反射绿光;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若戴上红色镜片看绿叶,则将感觉该叶子为黑色。
12.不是;吸收;反射。
【解析】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
二维码上的黑色条纹吸收所有色光,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
13.(1)红;不能;(2)紫外线;(3)蓝;(4)3×108。
【解析】(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图甲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红光;
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蓝色透明的三棱镜只允许蓝光通过,光屏上只能呈现蓝色,则我们将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2)餐馆中配置的消毒机,是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3)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14.C。
【解析】A.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故A正确。
B.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其自身相同颜色的色光。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故B正确。
C.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错误。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
15.绿;高;强。
【解析】(1)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五颜六色的画面,这些颜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由于夜间人体温度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高,所以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也比它们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红外线夜视镜。
16.空气;直线传播;漫反射;反射。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演唱的《喀秋莎》是通过空气传入每位士兵的耳中的;
因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队伍前进时,只要后方士兵的视线因被其前方士兵遮挡而不到更前方的士兵,队伍就整齐划一了;
五星红旗的旗面是粗糙的,所以光照射在旗面上会发生漫反射,使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它;红色的旗面可以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五星红旗呈红色。
17.(1)减少;漫反射。(2)地面;反射。(3)空气;响度。
【解析】(1)影院四周的墙安装的特殊材料或是设计成凹凸不平的结构,是为了吸收声音或将声音反射向不同的方向,以减弱回声对原声的影响,使观众有更好的视听效果;电影机发出的光照射在粗糙的白布上会发生漫反射,这样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就都可以看到画面了。
(2)当战士们冲锋时,相对于地面,他们的位置一直在改变,所以我们以地面为参照物时,会感到他们移动得很快;红色的旗面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只反射红色光进入我们眼中,所以我们看到旗面是红色的。
(3)观众置身于剧场中,音响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的耳中,于是观众就感知到了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强度大,对耳朵的冲击力比较强,即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18.不能;黑绿相间;增大;蓝。
【解析】(1)昆虫的翅膀在1分钟内振动了300次,1min=60s,则它振动的频率为:f==5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5Hz不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属于次声波,所以人类不能听到。
红白相间的昆虫放到绿色的玻璃瓶中,绿色玻璃瓶只让绿光通过,其他颜色的光被绿色玻璃瓶吸收;红白相间的昆虫,红色只反射红光,绿色光被吸收,没有光透过玻璃,所以是黑色;白色反射七种颜色的光,只有绿光能透过绿色玻璃,所以是绿色。所以红白相间的昆虫放在绿色玻璃瓶中看起来是黑绿相间;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的现象叫作光的色散;彩色光带分辨不清,可以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光的色散现象更明显;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图中区域1应标为蓝色。
19.直线;紫;绿。
【解析】(1)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最早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牛顿;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故在光屏上2的位置能看到紫色;
(3)红、绿、蓝叫做三原色光。
20.【解析】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经三棱镜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折射程度小,紫光的折射程度大,如图: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