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是2011年统计结果,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3.关于我国 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4.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5.下列选项对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B.我国可开辟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6.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7.下面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8.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9.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旱地 B.旱地、林地 C.水田、草地 D.水田、林地
10.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
A.平原 B.山区 C.盆地 D.高原
11.从宏观上看,A→B→C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与事实大致吻合的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林地→草地→耕地
12.读漫画“鲸吞农田”,下列措施不能有效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的是(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14.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15.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适当开垦荒地发展果林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6.下图是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此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B.未利用土地增加
C.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D.其它农业用地增加
17.采取补充部分耕地,以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合理措施是( )
A.整理复垦废弃土地 B.实行退耕还林
C.大力围湖填海造田 D.积极发展畜牧业
18.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破坏严重
19.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0.阅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 对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可利用的土地包括 、 、可利用草地,以及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部、西部)地区。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 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有利于发展 业。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 , (山脉)和西南 (山脉)。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下图是我国耕地和草地牧区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
(2)A、B是以 为主的耕地,C、D是以 为主的耕地,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的不同而造成的。
(3)图中ab一线大致是我国的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它也是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请根据上图总结我国耕地和草地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4.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图1)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5.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
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土地类型④为 ,该类型与图二中的 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 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 。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和 。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3,人均耕地少,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保护环境,要适当退耕还牧还草。根据分析判断,C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现状。认真阅读图表,进行分析判断,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是类型齐全多样,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结合教材相关图表资料,理解记忆掌握。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根据分析判断,所以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现状以及土地类型的构成特点,同时考查了同学们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表内容结合基本知识理解较为容易解决。
4.【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人均耕地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所以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多样化开发利用,需要理解掌握。
5.【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22亿公顷,南方耕地约占35.2%且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约占59.2%且以旱地为主;耕地数量有限,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比较少;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西北内陆地区以草地为主,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侧重对我国土地资源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较为全面,加强记忆掌握。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图例Ⅰ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应为水田;图例Ⅱ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应为旱地;图例Ⅲ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东北、西南的山区,应为林地;图例Ⅳ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应为草地。根据分析判断,C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需要掌握记忆。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西北和华北较少;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土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根据题意,故D项正确。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需要理解掌握。
8.【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是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土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需要记忆掌握。
9.【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A、B所处的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应为耕地,A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应为水田,B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应为旱地,所以本题A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的分布地区,需要结合地图分布理解记忆。
10.【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代表林地的图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部,这些地区主要是山区,所以本题B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林地的分布地区,需要结合地图理解记忆。
11.【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地类型应为耕地;B为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应为林地;C为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土地类型应为草地,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结合地形图理解区分。
12.【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建设乱占耕地现象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所以本题D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漫画是较常见的考查形式,具有形象生动,反映主题突出,易于掌握记忆的特点。
13.【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甲到丙三幅图片说明的是聚落从村庄发展到城镇的过程中,耕地面积逐渐被城镇建设挤占缩小,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试题将聚落内容有机结合,需要联系理解。
14.【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乱占耕地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耕地的保护问题,需要理解掌握。
15.【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一部分耕地,使用不合理,导致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对林地管理利用不合理,滥伐森林问题严重;由于长期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以上分析,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一点难度,需要理解掌握。
16.【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地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本题A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7.【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根据分析判断,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需要理解掌握。
18.【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再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土地政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忆掌握。
19.【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土地政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忆掌握。
20.【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耕地是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是北方少南方多,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差异,需要读图理解。
21.【答案】(1)耕地;林地;可利用草地;西部
(2)可再生;合理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有利于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但土地构成不合理,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2)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再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同时滥伐森林、草场退化严重,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
【点评】本题主要侧重对我国土地构成特点和土地政策的基础知识考查,同时也体现出了对统计表的判读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2.【答案】(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
(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
(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
(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2)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积日益减少。(3)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林区主要集中在横断山脉。(4)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以及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既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又突出了对图表能力的分析,需要联系理解掌握。
23.【答案】(1)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2)旱地;水田;降水
(3)400
(4)分布差异: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原因:东部季风区平原广布,土壤肥沃,降水充足,雨热同期,适合发展耕作业;西部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草地广布。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土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受降水多少的影响,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植被景观和农业生产都出现了很大差异。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影响,理解记忆掌握。
24.【答案】(1)7;21
(2)不断增加;不断减少
(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耕地占全世界的7%,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建设乱占耕地现象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3)目前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保护耕地的政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人口和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联系对比记忆掌握。
25.【答案】(1)林地;东北、西南;草地;半干旱
(2)绿洲;有灌溉水源
(3)饲料资源丰富;接近消费市场
(4)退耕还林、还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分析两图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类型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以及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所以应为林地;土地利用类型④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与我国的半干旱区分布较较为一致,应为草地。(2)土地类型⑤主要位于我国的干旱地区,应为为荒漠,西部地区干旱缺水,农业生产需要灌溉,依靠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在沙漠边缘和山麓地带发展绿洲农业。(3)在我国东部的季风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饲料资源丰富和接近消费市场。(4)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点评】农业生产的主要受土地、气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1 / 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图是2011年统计结果,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读下面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占比重最大
B.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D. 我国耕地总量大,但人均面积很少,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3,人均耕地少,一方面要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保护环境,要适当退耕还牧还草。根据分析判断,C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现状。认真阅读图表,进行分析判断,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是类型齐全多样,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结合教材相关图表资料,理解记忆掌握。
3.关于我国 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类型齐全,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根据分析判断,所以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现状以及土地类型的构成特点,同时考查了同学们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表内容结合基本知识理解较为容易解决。
4.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人均耕地少,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山地多,平地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所以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多样化开发利用,需要理解掌握。
5.下列选项对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旱地为主
B.我国可开辟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人多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22亿公顷,南方耕地约占35.2%且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约占59.2%且以旱地为主;耕地数量有限,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比较少;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西北内陆地区以草地为主,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侧重对我国土地资源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较为全面,加强记忆掌握。
6.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图例Ⅰ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应为水田;图例Ⅱ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应为旱地;图例Ⅲ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东北、西南的山区,应为林地;图例Ⅳ代表的土地类型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应为草地。根据分析判断,C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需要掌握记忆。
7.下面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西北和华北较少;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土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根据题意,故D项正确。
【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需要理解掌握。
8.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B.季风区的山地、丘陵
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是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土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需要记忆掌握。
9.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旱地 B.旱地、林地 C.水田、草地 D.水田、林地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A、B所处的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应为耕地,A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应为水田,B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应为旱地,所以本题A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的分布地区,需要结合地图分布理解记忆。
10.林地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 )
A.平原 B.山区 C.盆地 D.高原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代表林地的图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部,这些地区主要是山区,所以本题B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林地的分布地区,需要结合地图理解记忆。
11.从宏观上看,A→B→C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与事实大致吻合的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林地→草地→耕地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地类型应为耕地;B为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应为林地;C为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土地类型应为草地,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结合地形图理解区分。
12.读漫画“鲸吞农田”,下列措施不能有效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的是(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跨流域调水 ③保护耕地 ④垃圾分类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建设乱占耕地现象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所以本题D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漫画是较常见的考查形式,具有形象生动,反映主题突出,易于掌握记忆的特点。
13.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甲到丙三幅图片说明的是聚落从村庄发展到城镇的过程中,耕地面积逐渐被城镇建设挤占缩小,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试题将聚落内容有机结合,需要联系理解。
14.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乱占耕地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要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耕地的保护问题,需要理解掌握。
15.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适当开垦荒地发展果林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一部分耕地,使用不合理,导致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对林地管理利用不合理,滥伐森林问题严重;由于长期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以上分析,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一点难度,需要理解掌握。
16.下图是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此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B.未利用土地增加
C.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D.其它农业用地增加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地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本题A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17.采取补充部分耕地,以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合理措施是( )
A.整理复垦废弃土地 B.实行退耕还林
C.大力围湖填海造田 D.积极发展畜牧业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另一方面要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根据分析判断,本题A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需要理解掌握。
18.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破坏严重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再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土地政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忆掌握。
19.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占多少,垦多少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土地政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忆掌握。
20.阅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 对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从图中图例可以看出,耕地是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是北方少南方多,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差异,需要读图理解。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可利用的土地包括 、 、可利用草地,以及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部、西部)地区。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 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答案】(1)耕地;林地;可利用草地;西部
(2)可再生;合理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有利于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但土地构成不合理,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偏小;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2)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再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同时滥伐森林、草场退化严重,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
【点评】本题主要侧重对我国土地构成特点和土地政策的基础知识考查,同时也体现出了对统计表的判读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22.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是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有利于发展 业。耕地、林地比重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 , (山脉)和西南 (山脉)。
(4)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小;大
(2)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800;面积日益减少
(3)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脉
(4)A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2)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耕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积日益减少。(3)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林区主要集中在横断山脉。(4)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以及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既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又突出了对图表能力的分析,需要联系理解掌握。
23.下图是我国耕地和草地牧区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
(2)A、B是以 为主的耕地,C、D是以 为主的耕地,它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的不同而造成的。
(3)图中ab一线大致是我国的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线,它也是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请根据上图总结我国耕地和草地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2)旱地;水田;降水
(3)400
(4)分布差异: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原因:东部季风区平原广布,土壤肥沃,降水充足,雨热同期,适合发展耕作业;西部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草地广布。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以水土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北部、西部内陆地区;受降水多少的影响,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植被景观和农业生产都出现了很大差异。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要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影响,理解记忆掌握。
24.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图1)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7;21
(2)不断增加;不断减少
(3)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耕地占全世界的7%,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建设乱占耕地现象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3)目前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保护耕地的政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人口和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联系对比记忆掌握。
25.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
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土地类型④为 ,该类型与图二中的 地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 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 。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和 。
(4)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
【答案】(1)林地;东北、西南;草地;半干旱
(2)绿洲;有灌溉水源
(3)饲料资源丰富;接近消费市场
(4)退耕还林、还草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1)分析两图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类型③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以及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区,所以应为林地;土地利用类型④主要位于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与我国的半干旱区分布较较为一致,应为草地。(2)土地类型⑤主要位于我国的干旱地区,应为为荒漠,西部地区干旱缺水,农业生产需要灌溉,依靠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在沙漠边缘和山麓地带发展绿洲农业。(3)在我国东部的季风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饲料资源丰富和接近消费市场。(4)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点评】农业生产的主要受土地、气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