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案
课 题 第一单元第2课《我们怎样学地理》 总(2)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 日期 年月日
背景 分析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材分析: (1)“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这一条标准包含的信息比较多,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第一,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根据所要查找的地理信息的性质,选取适当比例尺的地图,并学会在图上查找地理信息。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如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等。因此,需要学生熟悉这几种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以便于顺利地从这些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第三,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使他们在遇到有关的地理问题时,主动地到地图上查找,并逐渐养成用图的习惯。 (2)课程标准中提出“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要求了解数字地图、卫星导航系统等。对于本条“标准”,课程标准中已做了明确的“说明”,把握的要点是“列举实例”。
学习 目标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形成在户外观察自然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
学习 重点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教学 难点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教学 准备 课本、纸质版地图、课件
教学 评价 1.在地图中量算距离,判断 2.提出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地图获得地理信息。 3.列举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个性修改
环节一:新课导入 2010年暑假,玲玲和贝贝相约参观上海世博园。玲玲和贝贝参观完西班牙馆以后,决定去澳大利亚馆参观。你能估算出这两个场馆的实地距离吗? 环节二:新知学习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三)比例尺 1.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比例尺的公式 (2)比例尺有哪三种形式表示? (3)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4)小组合作完成p9活动1,填下表,归纳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
【达成学习目标1】 二、学会使用地图 1.地图的种类 阅读教材,说出地图都有哪些种类? 2.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合作探究】根据小明家的需要,帮他们选择出合适的地图。 暑假期间,聊城的小明一家准备自驾游去北京,要查找北京的地理位置,应该选择 ;设计驾车路线,应该选择 。第一天,他们准备先游览故宫、天坛和颐和园,要查找这些景点的位置,应该选择 。第二天,奶奶提议去爬香山看红叶,为了安全,想选择一条坡缓的登山路线,应该选择 。第三天,小明一家去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太大了,要规划合理的游览路线,应该选择 ;小明在世园会上看到了来自巴西的热带植物,小明想知道巴西在哪里,应该选择 。第四天,小明一家返回了温馨的家。 A.中国交通图 B.世界政区图 C.北京市旅游图 D.北京市地形图 E.香山地形图 F.中国政区图 G.中国气候图 H.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导游图 【达成学习目标2】 3.列举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达成学习目标3】 三、思考地理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地理的问题,鼓励探究它们的特征和原因。(无需展开,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引导培养) 例如: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有“火山国”之称。这一地理信息。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为什么这个国家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会引发哪些灾害?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等) 四、开展地理考察 小组交流: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们介绍:外出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随身携带的物品、旅行时间和路线、交通工具、所见所闻。 【达成学习目标4】 环节三:学以致用 每小组设计一个需要选择地图的实例,另一个小组选择出合适的地图。 环节四:知识巩固 (1)请你帮助下列四位同学出出主意,看他们分别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地图?
甲同学:我想知道我国卫星发射太原在哪里。 乙同学:寒假里,我要到武汉姑妈家探亲,想了解一下乘车路线。丙同学:2019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了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多家企业推出包括5G手机在内的一系列5G产品和技术方案。我想知道西班牙在哪里。
丁同学:上海真大啊!我想知道上海“东方明珠”的位置。 【考查学习目标2】 (2)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D.中国地图 (3)暑假去济南科技博物馆参观,应带好哪些物品? 【考查学习目标4】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