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0 极地地区
学习目标
1.学会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壹
独特的自然环境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一、地理位置
主要位于_______以南,包括_______及其周边的 洋、
洋、 洋部分海域。
南极圈
南极洲
南极地区
太平
大西
印度
主要位于_______以北,包括_______大部分及其周边的
洲、 洲、
洲部分地区。
北极圈
北冰洋
北极地区
亚
欧
北美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特点 以_______为主 以_______为主
特征 严寒,降水量高于南极,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 酷寒(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干燥、烈风,有“__________”
“风库”“__________”之称
酷寒的原因 南极地区陆地面积广,受海洋影响小,海拔高,冰雪覆盖,折射强,所以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气温更_____,风力更大
海洋
白色荒漠
陆地
冰雪高原
低
极地地区地理特征对比
极地地区对比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 生物资源:海豹、海狮、海象、北极狐 固体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
代表动物 ___________(“冰海霸王、北极的主人”) _______ (“南极绅士、南极的主人”)
居民 ___________(黄色人种,住冰屋)、拉普人 无常住人口
北极熊
企鹅
因纽特人
课堂活动
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区 气候 风速 代表动物 主要自然资源 我国
科考站
北极 气候寒冷,降水较丰富 风速较小 北极熊 石油、天然气、煤、铁等 黄河站
南极 气候严寒,降水稀少 风速很大 企 鹅 铜、铁等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贰
科学考察的宝地
科学考察的宝地
暖季:11月-次年3月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
哪几个月去北极地区考察最合适?
哪几个月去南极地区考察最合适?
南极:淡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煤铁等矿产资源
北极: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
课堂活动
◎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2014年2月8日,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1985)
中山站
(1989)
昆仑站
(2009)
泰山站
(2014)
罗斯海新站
◎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黄河站
(2004)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
叁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存在 问题 过度捕杀鲸、海豹、海狮、海象等极地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开采、加工石油和天然气等导致环境污染
保护 措施 (1)北极地区: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2)南极地区: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3)每一个到达极地地区的人还应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捕滥杀极地动物,不在极地地区建筑物上乱涂乱画,不影响当地生物的生存和生活
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南极地区日本捕鲸船
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全球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的原因:
人口膨胀,工业污染,有毒有害排放增加,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植被减少,致使全球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造成两极冰川融化减少 。
两极冰川融化的危害:
自然界能量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多、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给人类带来危害。
拓 展 延 伸
1959年12月1日,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核爆炸和处理放射性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在芬兰政府提议下,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国家于1991年正式签署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协议。
极地地区
独特的自然环境
气候特征
科学考察的宝地
科学考察的现状、意义
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位置和范围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后果
热带雨林的及其效益
代表性动物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