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9.2 巴西
足球王国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有大量混血种人是巴西的一个重要人文地理特征,并结合巴西混血种人形成的原因,认识种族、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学会用事实说明巴西工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3.学会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热带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一、地理位置
西半球
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赤道
半球位置
70°W
40°W
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热带面积广大
纬度位置
一、地理位置
赤道
南回归线
南美洲东部
海陆位置
一、地理位置
巴西
东临大西洋
大
西
洋
南美洲
巴西的面积排位
1709.82
998
960
937
851.49
769.2
1
2
3
4
5
6
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俄罗斯
加拿大
中 国
美 国
巴 西
澳大利亚
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巴西的人口排位
13.7
13.24
3.30
2.62
2.1
2.08
1
2
3
4
5
6
世界上人口居前六位的国家
(单位:亿人)
中国
印度
美 国
印度尼西亚
巴 西
巴基斯坦
人口居世界第五位
种族复杂 ,相互融合。
卞卡的一家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二、人口与人种
巴西混血人种比重较大
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
白色人种占一半稍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色人种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色人种
53.74%
38.45%
6.21%
1.6%
当地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居民,他们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如12-15世纪创造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等。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到大量的屠杀,人数剧减,印第安人只好退入热带丛林和山区中,过着原始落后的生活。。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因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是美洲印第安玛雅人在与亚、非、欧古代文明隔绝的条件下,独立创造的伟大文明,其遗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巴拿马、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
人种复杂的原因
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的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这里。
葡萄牙人与黑色人种以及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人种。
狂欢节
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下旬举行。
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在巴西被发挥成了“艺术足球”。现在巴西的足球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巴西是整个拉丁美洲民族、文化的缩影。
三、自然环境
1、地形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北部: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
南部: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2.气候
巴西 北部 南部
地形区
气候 类型
气候 特征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
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3.河流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自然条件成就的优质农业发展环境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量充足,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水源丰沛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采伐森林,出口木材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天然橡胶种植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20世纪以前巴西的经济
依赖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生产
16世纪初
16世纪中后期
17世纪末
19世纪初
19世纪末
四、农业
出口木材
甘蔗种植
咖啡种植
天然橡胶
热带作物种植
巴西盛产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农矿产品,其中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二战前
二战后
工农业发展迅速
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单一经济)
出口木材、甘蔗、黄金、金刚石、咖啡(“咖啡王国”)、橡胶(“天然橡胶的故乡”)
工业化,变成工农业大国,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四、工业
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1、巴西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
石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探究:资源与工业
煤、铁、石油
煤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铁分布较广
2、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与矿产品、农产品的分布大体一致
2、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城市名称 工业部门 附近的原材料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贝洛奥里藏特
累西腓
萨尔瓦多
阿雷格里港
钢铁、汽车、化学、纺织
石油、铁、锰、棉花
钢铁、汽车、造船、纺织
钢铁、纺织
纺织、食品
石油、汽车、
化学、食品
石油、铁、锰
铁、锰
甘蔗、棉花
石油
煤
与巴拉圭合作,建立世界上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3、何种矿产资源不足?巴西如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
煤、石油不足
巴西是一个重要的汽车生产国,然而当你站在巴西街头,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酒气十足”的汽车,你相信这是真的吗?各国都禁止酒驾,听说,巴西制造的汽车“只有酒后才能上路“。这是什么原因呢?
盛产甘蔗
酒精
(乙醇)
巴西的石油不能自给,45%依赖进口。而天才的巴西人根据本国实际,采用酒精作为燃料代替汽油。
亚马孙河
五、热带雨林的效益
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水量大、流域面积广
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
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降水丰沛。
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思考: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原先生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砍伐树木,然后焚烧,在烧荒后的土地上播种农作物。但因人口少,开发规模小,对热带雨林影响较小
二、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
六、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破坏
从雨林中开辟农场,种植大豆
修路、建房、采矿
开辟牧场,发展畜牧业
办工厂、建城镇
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
建工厂、建城镇
开辟农场,种植农作物
开辟牧场,发展畜牧业
修路、开矿
火灾
地球之肺生病了
破坏雨林后产生的影响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
全球气候变暖
八、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采伐雨林
保护雨林
目前,巴西政府正在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
设立“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 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
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行为。
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了一种全球行动计划——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申请国际援助,控制人口数量。
合理开发热带雨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巴西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人口与人种
发展中的工农业
自然环境
农矿产品的开发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地理位置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后果
热带雨林的及其效益
文化特色
工农业大国
热带雨林的保护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