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课堂-同步作业】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真实情境·活动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件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掌控课堂-同步作业】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真实情境·活动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件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6: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气候是自然环境要素之一,与人们的生产
生活关系密切。气候影响着世界人口分布、民
居建筑,也影响着农业生产。气候变化也与人
类话动息息相关。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
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协调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列探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气候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培育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能力。
【气候与人口分布】
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气候主要
通过气温、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气候温暖、降
水适中的地区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人口分布
往往较为集中。
2
冰洋

≤迷极国

5
北回归线

西
西
印度洋
南回归线


南极圈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无人定居区1
10100200
1.图中以①和②为代表的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
密,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此外,还有哪些
地区人口分布比较稠密?请举例说明。
①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和降水条件适宜人类居
住:②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适宜人类居住。此外,亚洲南部以及北美洲东
2我们知道,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分布都比较稀疏。读图,将
这四类地区与图中序号及其人口稀疏的原因
用线连接起来
3
沙漠地区
终年严寒
雨林地区
地势高峻
高纬度地区
极端干旱
高山高原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
【气候与民居建筑】
材料一
叙利亚北部的特色传统民居“蜂巢
屋”,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既克
服了当地物资缺乏的情况,又适应了当地夏季
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的气候特点。“蜂
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
材料二
白查村是我国海南岛西南部的一个黎
族古村落,至今保存着81间传统船型屋,长而
阔、低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受气候影响,船型屋屋檐建得很低(让雨水
顺着茅草流落至地面,避免浸湿墙面)。
材料三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发明了一
种独特建筑—冰屋。冰屋又称雪屋,是用各
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的。
死极圈

赤道
蜂巢屋
船型屋
冰屋
A.夏季隔热
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
D.防御冬季的风沙
4.白查村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
该民居的设计适应了当地
全年高温,降水丰

的气候特征。
5.因纽特人居住地的气候特征是
终年严寒
降水稀少
所以,因纽特人就地取材,以
冰(雪)为原料来建造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