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台湾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知道台湾省被称为宝岛的原因,知道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
4.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
基础知识
知识模块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范围:台湾省包括____________,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
2.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____________,位于亚热带和热带。
(2)海陆位置: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____________,南临南海,西隔____________与福建相望。
3.面积和人口:台湾省面积共约__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2010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___族。
知识模块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台湾岛的自然环境
地形 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____________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沿海地区
气候 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____________和暴雨
河流、湖泊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
地质灾害 位于____________地带上,地壳不稳定,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
2.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岛上的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日月潭、阿里山、野柳地质公园等。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岛上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____________”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知识模块三:外向型经济
1.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时期 特点
20世纪50年代 台湾经济以农业和____________为主
20世纪60~90年代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____________”型的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____________产业
2.____________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_______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____________,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____________,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三、随堂检测
下图为台湾岛物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人据图中信息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他判断的依据是( )
①森林分布
②纬度位置
③农产品种类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稻米主要产自( )
A.台湾岛东部 B.台湾岛中部 C.台湾岛西部 D.台湾岛东北部
台湾省是“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图左为台湾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图是小鹏同学绘制的关于台湾省水能资源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两处应为( )
A.温带海洋性、山地 B.季风、山地
C.温带海洋性、平原 D.季风、平原
4.台湾省的经济( )
A.农业是支柱产业 B.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D.与祖国大陆经济联系密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据图可知:北回归线横穿台湾中南部,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甘蔗、菠萝、香蕉等属于热带水果,故②③正确,B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水稻是台湾省最普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近1200万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产量达250多万吨,所以台湾有“海上米仓”之称。据图可知:其水稻主要产在台湾西部平原,C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B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台湾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A、B、C错误;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联系密切,D正确。故选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