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1《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023年同步练习卷(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1.0分)
1. 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H、N
B.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C. 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D. 水、蛋白质、糖类、脂质;O、C、N、H
2. 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的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
A. Fe、Zn、Cu、Mo B. Na、K、Cl、S、O
C. H、O、C、N、P D. Cu、Ca、Mg、C
3.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蛋白质
C. 人体活细胞各种化合物与食物化合物成分相同
D. 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别
4.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和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细胞中Mg含量远低于O含量,但M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 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D. 占细胞鲜重和干重前4位的元素分别是O、C、H、N和C、O、N、H
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检测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A. 检测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
B. 检测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
C. 检测还原糖时,注入新配制斐林试剂摇匀后,60℃水浴加热
D. 检测蛋白质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6.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及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制都需要0.1g/mL的NaOH溶液
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检测的理想材料
C. 用鸡蛋清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时,应对鸡蛋清进行稀释处理
D. 甘蔗茎、甜菜块根含糖丰富且近于白色,适合还原糖的检测
7. 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A. ①和③ B. ①和② C. 只有① D. ②、③
8. 如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I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 Ⅱ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C. Ⅱ和Ⅲ称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D. P、S、K、Ca、Zn属于大量元素
9. 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鉴定的实验中,正确的方法与结果是( )
A. 大豆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2mL)+0.05g/mLCuSO4溶液(2mL)(水浴加热)→溶液呈紫色
B. 苹果组织样液(2mL)+0.1g/mLNaOH溶液(2mL)+0.0lg/mLCuSO4溶液(2mL)(水浴加热)→溶液呈橘黄色
C. 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2mL)(洗去浮色)→脂肪颗粒呈红色
D. 梨汁(2mL)+(0.1g/mLNaOH溶液+0.05g/mLCuSO4溶液)(1mL)水浴加热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
10. 学校小卖部售卖有某品牌牛奶,研究小组计划检测牛奶成分是否合格。下列关于检测项目、方法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检测方法 现象
① 滴加2滴碘液 Ⅰ
② 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 Ⅱ
③ 依次滴加0.1g/mL NaOH、0.01g/mL CuSO4 Ⅲ
④ 0.1g/mL NaOH、0.05g/mL CuSO4等量混合后加入牛奶,60℃水浴 Ⅳ
A. 如果牛奶含有蛋白质,现象Ⅲ显紫色
B. 成分未标注“淀粉”,因此不需要项目①
C. 现象Ⅱ中显红色,说明牛奶含有脂肪
D. 现象Ⅳ无砖红色沉淀说明牛奶不含糖类
11. 如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钙对某种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
B. 据图2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
C. 据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b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
D. 据图2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速率的影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2.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表示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指误的是 ______ 。
种类 试剂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丙种子中含蛋白质相对最多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脂肪的检测观察时必须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原理: ______ 。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
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mL。
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______ ,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 ______ ,摇匀。
④观察 ______ 。
预期的结果: ______ 。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13. 如表表示人体和玉米细胞中部分含量较多的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元素 O C H N K Ca P Mg S
玉米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人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1)分析玉米和人体细胞中的元素组成的相同点是______;不同点是______。
(2)清洁空气中N2占7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0,而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是C.但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这一事实说明______。
(3)玉米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该物质可以用______试剂检验,颜色反应为______。另外,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玉米中还含有一种丰富的有机物,它可以与碘液反应显蓝色,该有机物是______。
14. 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 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 ______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
(4)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向实验组试管中加入2mL 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 ______,然后加入等量的 ______,如果出现 ______反应,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5)蔗糖水解产物是 ______,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脂质、糖类,对应图中的顺序为②①③④。
故选:B。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不同细胞形态下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A、Fe、Zn、Cu、Mo均属于微量元素,A正确;
B、K、S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H、O、C、N、P均是大量元素,C错误;
D、Ca、Mg、C均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元素的分类依据和组成,属于基础题。
3.【答案】D
【解析】解: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氢,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A错误;
B、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大致相同,体内各种化合物是利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重新合成的,C错误;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会有所差别,D正确。
故选:D。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要求考生识记不同细胞形态中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属于基础题。
4.【答案】A
【解析】解:A、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而不是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错误;
B、虽然组成生物细胞的元素含量有很大差别,但每种元素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B正确;
C、不同细胞对物质需求存在差异,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C正确;
D、统计数据显示占细胞鲜重和占干重前4位的元素分别是O、C、H、N和C、O、N、H,D正确。
故选:A。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C、H、O、N。鲜重时:O>C>H>N,干重时:C>O>N>H。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所含元素方面具有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识记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A、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可以观察到蓝色反应,A错误;
B、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颜色反应,B错误;
C、检测还原糖时,注入新配制斐林试剂摇匀后,60℃水浴加热可以观察到颜色反应,C错误;
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和B液需要分开使用,混合使用会导致实验失败,D正确。
故选:D。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答案】D
【解析】解: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制都需要0.1g/mL的NaOH溶液,A正确;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
C、用鸡蛋清进行蛋白质检测实验时,应对鸡蛋清进行稀释处理,C正确;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D错误。
故选:D。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答案】A
【解析】解:①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因此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①正确;
②蔗糖虽然属于糖类,但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②错误;
③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需要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实验可以用蒸馏水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5倍,然后再用这两种溶液鉴定蛋白质,③正确。
故选:A。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原理总结:①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
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要先加A液NaOH溶液再加B液CuSO4溶液)
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8.【答案】D
【解析】解:A、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自然界没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正确;
B、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B正确;
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均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C正确;
D、Zn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D。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2、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自然界没有的,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是每种元素在细胞内和无机自然界里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准确判断各选项的元素是否属于大量元素,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A、大豆组织样液富含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0.1g/mLNaOH溶液(2mL),摇匀后再加0.01g/mLCuSO4溶液(3-4滴),不需要水浴加热,最后溶液呈紫色,A错误;
BD、苹果、梨组织样液富含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将0.1g/mLNaOH溶液(2mL)和0.05g/mLCuSO4溶液(2mL)混合后加热,且需要水浴加热,最后呈砖红色沉淀,B错误;D正确;
C、花生子叶富含脂肪,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时,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最后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错误。
故选:D。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0.【答案】A
【解析】解: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依次滴加0.1g/mLNaOH、0.01g/mLCuSO4)反应呈紫色,A正确;
B、成分中未标注“淀粉”,但是可能会参入淀粉,需用碘液检测,故项目①需要进行,B错误;
C、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呈橘黄色,C错误;
D、斐林试剂(0.1g/mLNaOH、0.05g/mLCuSO4)可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现象Ⅳ无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牛奶不含还原糖,可能含有非还原糖,D错误。
故选:A。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图1可知,乙浓度在c~d时,农作物的产量都较高,因此乙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A正确;
B、分析图2可知:钙离子浓度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花粉管生长速率升高,B正确;
C、分析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b时,农作物产量较高,浓度为c~d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C错误;
D、由图2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速率的影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1可知:对于钾离子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离子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随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浓度为a时,作物的产量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a,作物的产量都会降低,对于乙离子来说,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离子浓度随离子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随浓度升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在c~d之间,农作物的产量较高。
分析图2可知:钙离子浓度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花粉管生长速率升高,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随钙离子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下降。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双缩脲A液 双缩脲B液 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
【解析】解:(1)A、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丙种子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颜色最深,因此丙种子中含蛋白质相对最多,A正确;
B、碘液能将淀粉染成蓝色,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B正确;
C、脂肪的鉴定不一定要用到显微镜,如检测组织样液中的脂肪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C错误;
D、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C。
(2)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③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入1mL双缩脲A液,摇匀,再加入4滴0.01g/mL双缩脲B液,再摇匀。
④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由于是验证型实验,实验结果应与验证命题一致,所以预期结果是: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
故答案为:
(1)C
(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双缩脲A液 双缩脲B液 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新品种玉米子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3.【答案】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组成细胞的同种元素含量不同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 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淀粉
【解析】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组成人体和玉米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不同点是组成细胞的同种元素含量不同。
(2)组成人体和玉米细胞的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3)玉米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该物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颜色反应为紫色,淀粉与碘液反应显蓝色。
故答案为:
(1)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组成细胞的同种元素含量不同。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
(3)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淀粉
(1)组成玉米和人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C、H、O、N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同一生物体内各元素的含量也有差异。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碳原子之间能相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含义;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结合表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答案】淀粉 斐林试剂 砖红色的深浅 还原糖 磷酸化酶溶液 2mL(等量)已知蛋白质液(豆浆、蛋清)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葡萄糖和果糖
【解析】解:(1)小麦成熟种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和还原糖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可以根据砖红色的深浅判断还原糖的多少。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都是逐渐减少。
(4)鉴定蛋白质是用双缩脲试剂,该试剂和蛋白质反应呈紫色,所以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向实验组试管中加入2 mL磷酸化酶溶液,对照组加入2 mL已知蛋白质液,然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如果出现紫色反应,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5)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简式如下:。
故答案为:
(1)淀粉
(2)斐林试剂 砖红色的深浅
(3)还原糖
(3)磷酸化酶溶液 2 mL(等量)已知蛋白质液(豆浆、蛋清) 双缩脲试剂 紫色
(4)葡萄糖和果糖
1、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分析题图:小麦开花数天后,体内还原性糖和蔗糖含量降低,而淀粉含量明显升高,故说明还原性糖转化为淀粉储存起来。
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化学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细胞内糖类物质转化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