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极地地区 学案(含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 极地地区 学案(含解析)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1: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极地地区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1)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________,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2)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________,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___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极地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海陆位置 以________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________洋包围 以________洋为主体,被亚洲________洲、北美洲包围
地表状况 绝大部分为________ 60%以上为________
昼夜状况 极夜时间长于极昼时间 极昼时间长于极夜时间
气候类型极特征 绝大部分为________气候,严寒、烈风、干燥为主要特征 以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在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________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________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及各种金属矿产等 煤、铁、石油、________及各种金属矿产等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________、鲸、磷虾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动物主要有________、驯鹿等
知识模块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极地地区成为科学考察宝地的原因
(1)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________”。地下埋葬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________淡水资,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________、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与南极地区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北极地区储存有丰富的石油、________、煤、铁等资源。
2.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考察站 建成时间 位置
南极地区 长城站 1985年2月 在南极洲________岛上
中山站 _____年2月 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上
昆仑站 2009年1月 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
_____站 2014年2月 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
北极地区 _____站 2004年7月 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上
知识模块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地区的环境破坏
(1)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生活着大量的________。近年来,由于人们乱捕滥杀,南极地区的鲸已陷入危机之中。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2)北极地区的海豹、________、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________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此外,________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2.极地地区的保护
(1)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________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________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2)1991年,国际上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
三、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 B.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
C.北极地区无科考价值 D.比南极地区更冷
2.中国北极黄河站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也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科学考察站。中国建立黄河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谜团 B.开展空间环境探测
C.大规模开发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D.研究气候变化
2021年5月7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这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回答下面小题。
3.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拍摄的动物照片,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4.科考队员在南极考察时,要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
A.龙卷风、暴雨、寒潮 B.台风、寒潮、干燥
C.暴雨、雷电、冰雹 D.酷寒、干燥、烈风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自转,A错误;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B正确;北极地区资源丰富,有科考价值,C错误;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我国建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谜团;研究气候变化;开展空间环境探测等。大规模开发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不是中国建立黄河站的主要目的,C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A是斑马,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陆,A错误;B是企鹅,是南极的代表动物,B正确;C是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C错误;D是北极熊,是北极特有的动物,D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达负30℃,被称为世界的“寒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这里还是世界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的地区,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D正确;南极地区无冰、暴雨、雷电,A、B、C错误。故选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