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自然环境 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自然环境 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21: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说出亚洲的地特征;说出亚洲亚洲的气候类型,并总结其分布规律及对当地的影响。
通过对亚洲地势特点的学习,锻炼学生阅读地形图和剖面图能力,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通过对亚洲地势和气候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势特点及对河流分布影响。
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当地农业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展示《最美亚洲:亚洲自然风光集锦》视频,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亚洲自然环境。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或者赞美亚洲的?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回答
【师】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在不同方面的美,1990年的一首《亚洲雄风》也同样唱出了亚洲的山河和壮丽画卷。那就让我们走进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起来了解亚洲的美。
(板书)6.2自然环境
新课讲授
【师】展示图6.8《亚洲的地形》,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都有哪些?他们有分布在哪里?
(板书)一、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
【生】亚洲中部分布的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亚洲的四周分布这较低的地形区,如北部分布着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等;东部和东北部,分布这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南部分布着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等;西部分布着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
【师总结】根据亚洲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结合亚洲的地形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总结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板书)1.亚洲的地势
【师】展示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让学生感受亚洲的地势起伏变化,说出北纬30°由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请区?总结沿北纬30°地势呈现的变化趋势?
【生】亚洲大陆沿北纬30°由西向东分别经过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可以总结出亚洲地势沿北纬30°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
【师】地形的分布和地势的走向,影响着河流的流向。亚洲的地势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所以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最终流向海洋。请同学们观察图6.8《亚洲的地形》,找出亚洲的河流都有哪些?他们又都注入到哪些大洋?亚洲的河流流向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板书)2.亚洲的河流
【生】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最终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黄河、长江、湄公河等;
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有: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最终注入四周的海洋,或消弭于内陆沙漠或湖泊,源远而流长。
【师】展示《亚洲地理集锦》的地理事物图片,并介绍个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人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师】学习了亚洲的地势及地势对亚洲的河流影响,我们来一起分析北美州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展示图6.11《北美洲地形》和图6.12《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以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分析下面问题:
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在图6.11上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生】(1)
(1)
(2)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和高原。
(3)总体上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综上所述,北美洲地形总体上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特点。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6.11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它们的流向。
(2)结合图6.1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生】
(1)
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师】自然环境不仅包含了一个区域的地形、地势和河流,同时也包含区域内的气候,亚洲的面积广阔,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类型也是复杂多样的,展示图6.13《亚洲的气候类型》说出亚洲的气候类型都有哪些?又都分布在在哪些地区?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二、复杂的气候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气候类型,总结其分布的地区,并展示其相应的气候类型的景观图片,说出其气候的特点,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寒带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地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冰封千里;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东南部的马来群岛,长年皆夏,森林常绿;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干旱少雨,沙漠广布;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自然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包含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板书)1.亚洲的气候类型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板书)2.亚洲的气候特点
巩固提高
【师】回顾亚洲气候特点的分析过程,我们来一起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展示图6.15《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前后桌4人为1小组进行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找出北纬40°纬线,说出它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找出西经80°经线,说出它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与亚洲的气候类型相比,哪些气候类型是亚洲和北美洲都有?哪些是亚洲有而北美洲没有的?哪些是北美洲有而亚洲没有的?
【生】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不足出由其他同学补充
(1)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纬40°纬线经过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经80°经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4)共同: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亚洲有而北美洲没有的: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北美洲有而亚洲没有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课后小结
【师】我们本节课的内容到即将结束,我们来一起回顾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都有哪些:
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