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7.4 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 愁
学习目标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台湾省丰富的自然资源,知道台湾省被称为宝岛的原因,知道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
4.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内战失败,溃逃至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台湾之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当局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并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的对峙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什么是台湾问题?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补充:在台湾的少数民族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约占台湾人口的2%。)
地理证据
文化证据
血缘证据
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
台湾和福建省都信奉妈祖。
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D
B
C
1624年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1662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
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历史证据:
A
B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这些事实都有力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尽早实现太晚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地理证据
文化证据
血缘证据
历史证据
壹
贰
叁
肆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位置和范围
位于我国
东南沿海
请在图中指出台湾省?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台湾省位于低纬度地区,南部属于热带,北部属于北温带。
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范 围
包括我国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
澎湖列岛
台
湾
岛
位置和范围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屿
黄尾屿
台
湾
岛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65KM
290KM
23°26 N
以前后桌4人为以小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完成下列小题:
(1)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到福州、高雄到厦门的实地距离。
(2)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基隆到福州实地距离:5.3cm×50km/cm=265km
290KM
高雄到厦门实地距离:
5.8cm×50km/cm=290km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中南部,台湾岛北部为亚热带,南部为热带。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人口约 2300多万,而前面学习过其面积为36000平方千米,请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约639人/平方千米
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靠近西部海岸的狭长的平原地带,中东部山地人口稀少。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人口与分布
结合下图,概括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点。
1.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台湾山脉贯穿南北,西部沿海以平原为主。
2.地势东高西低
地形地势
美丽富饶的宝岛
拓展:地形影响下的交通、人口、城市
观 察
1.台湾铁路线有怎样的特点?
2.分析台湾岛人口、城市分布的特征及原因。
绕台湾岛呈环形分布。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原因:①西部地形平坦;②交通便利;③开发历史悠久。
美丽富饶的宝岛
气候
23.5°N
高雄
台北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
水
量
(mm)
400
300
200
100
0
1 7 12 月
气
温
(℃)
30
20
10
0
北部(台北测站)
冬季:温和湿润
全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夏季:高温多雨
读图说出台湾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美丽富饶的宝岛
三、自然环境
(三)河湖
日月潭
台湾最长河流
浊水溪
大汉溪
曾文溪
“短”: 河流流程短
“小”:流域面积小
“急”:河流流速急
水能资源丰富
拓展:台湾省的降水特征是?为什么台湾会缺水?
特征:台湾年降水量丰富,降水东多西少,西部的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我国的雨极。
缺水的原因: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台湾80%的雨量集中在五月至十月,枯水期长达六个月。
2.台湾的河川既短小湍急,蓄水能力较差,需要用水库存蓄和调节。
3.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
美丽富饶的宝岛
西部平原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
矿产资源丰富
中、东部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
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声誉,我们来一起看看它的美称吧。
美丽富饶的宝岛
“东方甜岛”
台湾盛产甘蔗
美丽富饶的宝岛
“海上米仓”
台湾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种植水稻,水稻产量高
美丽富饶的宝岛
“水果之乡”
台湾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美丽富饶的宝岛
芭乐
(番石榴)
百香果
莲雾
凤梨
释迦
红皮香蕉
美丽富饶的宝岛
“兰花之乡”
台湾广泛种植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美丽富饶的宝岛
“植物王国”
台湾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8.5%。岛屿上生长着超过3000种被子植物和640多种真蕨植物,其中27%的植物为地区特有种。
美丽富饶的宝岛
樟树 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美丽富饶的宝岛
红桧是中国台湾的特有树种,产于中央山脉、阿里山等地。红桧树高可达60余米,在台湾,红桧又尊称为“神木”。
美丽富饶的宝岛
“东南盐库”
这里的海盐产量高,而且成本低,色泽纯白,品质优良,是东南亚著名的盐仓。
①台湾西部沿海,沙滩平布,地势平坦;②干湿季明显,全年日照长;③气温高,蒸发快,发展晒盐业十分便利。
美丽富饶的宝岛
美丽富饶的宝岛
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
日月潭
美丽富饶的宝岛
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岛东北岸。这里的岩石经过海浪长期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形状。
野柳地质公园
外向型经济
近年来,两岸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台湾商品走进祖国 大陆人民的生活中。
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外向型经济
★政策支持……
★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
★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积极吸收国外资金;
外向型经济
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20世纪50年代
90年代以来
60-90年代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出口加工工业(“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装、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园、集成电路板。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
时间 经济发展特点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茶叶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盒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产业 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初级产品
普通工业产品
高附加值产品
原料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
最大的贸易伙伴
外向型经济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地理概况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外向型经济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的历程
美丽富饶的宝岛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
美丽富饶的宝岛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