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6.2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
你吃过东北大米吗?
大米
小麦
玉米
大豆
商品粮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基地
学习目标
1.知道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地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4.运用地形图了解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5.根据地图和气候资料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白山—长白山脉
黑水—黑龙江
“白山黑水”之地
林海雪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北大仓—粮食生产: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东北三省
人参
东北虎
位置:位于我国的 。
范围:包括 省、 省和 省。
任务1:认识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东北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读课本14页,在6.11“东北三省地形”图上找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任务2、认识地形特征和河流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
读课本14页,在6.11“东北三省地形”图上找出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嫩江、松花江、辽河。
辽
河
黑
龙
江
乌
苏
里
江
嫩
江
鸭绿江
图们江
松花江
任务2:认识地形特征和河流
任务3:读课本14页,结合图6.11“东北三省地形”和右侧简图,描述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山环水绕:东部为长白山,东南部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沃野千里:在山地之间分布着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的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沃野千里
任务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看图说出东北三省处于 带
干湿地区: 和 地区
气候类型: 气候。
中温
湿润
半湿润
温带季风
气候特点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三省冬季气温有什么特点?
冷
湿
纬度高,紧邻亚洲冬 季风风源地,冬季漫长寒冷。
气温低,蒸发量小,冬季积雪多,植被覆盖好。
冷
湿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阅读图6.14,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看看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的变化规律。
雪期由北向南:
始期越来越晚
终期越来越早
雪期越来越短
漠河:约281天
齐齐哈尔:约242天
沈阳:约166天
延吉和长春——主要受地形和海陆位置影响,延吉位于山地迎风坡且距海更近,长春位于平原,且处于山地背风坡。
漠河:53cm
延吉:58cm
长春:22cm
漠河和长春——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漠河纬度高,气候寒冷,降雪多。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阅读图6.14,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什么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传统民居特点
房顶坡度大
墙体厚
窗户小
利于清扫积雪
利于保温、防风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
北大荒
黑土地
但是这片荒原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肥沃的黑土地,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开发“北大荒”……
“北大仓”
“北大荒”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为年产70亿公斤粮食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011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达到1077,5亿千克,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8.9%,相当于中国粮食总产中近五分之一来自东北。其中黑龙江省以占全国1/10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占全国约1/4的商品粮。
2.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东北三省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小麦、玉米、水稻、甜菜、大豆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阅读课本17页,结合上述所讲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哪些?农作物熟制?
探究: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阅读课本17页,结合上一节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示:从地形、气候、土壤三个方面考虑)
气候: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
作物的生长。
地形:地势平坦,平原广阔,适
宜大规模的机械耕作。
土壤: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东北平原的机械化耕作
①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②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③东北平原北部开发历史较晚,人口稀少,沼泽遍布。
3、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2.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说明:东北三省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远远多于当地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这有利于粮食的商品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活动探究: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3.阅读图6.19,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活动探究: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4、阅读课本18页,结合图6.17,分析在农业开发过程中的利与弊。
接下来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与建设东北地区呢?
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水分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沿海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洪、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在东北地区停止开荒,并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图说工业分布
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阅读课本20页内容,结合图6.20,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2.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3.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有哪些?
图说工业分布
阅读课本20页内容和图6.20,结合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工业布局靠近矿产资源产地,集中分布在铁路沿线地带。
2.分析矿产资源、铁路线与工业城市分布之间的关系。
1.东北三省的主要铁路线有哪些?
图说工业分布
阅读课本20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2.如何解决这些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1.东北三省在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阅读图6.2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长春、沈阳都是铁路枢纽,铁路网稠密,陆上交通便利。哈尔滨还有松花江内河航运。
大连也有便利的铁路运输,还是北方重要的海港,有发达的海上航运。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1和6.20,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主要矿产地几乎都有便利的铁路运输线。
甲、乙两地都位于边境,铁路线通过这里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地靠近金矿产地,乙地靠近俄罗斯的铁矿产地。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
原因:靠近大庆油田
伊春:以钢铁和木材和及林产品加工为主,原因:附近有煤炭,且森林资源丰富。
鞍山:以钢铁、机械、非金属加工为主
原因:铁、铅锌、菱、镁等矿产资源丰富
活动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
山水环绕
沃野千里
地形与河流
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位置与范围
成就
资源优势
气候
从“北大荒”
到“北大仓”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北大仓”
“北大荒”
湿地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