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巩固基础】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察举制
①形成:汉武帝时期。
②含义:察举指先 而后推举。
③影响: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3)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②开始:220年,魏王 推行此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 、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 。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上计制: 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2)刺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 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 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 地主势力上升。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分为制举和 。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2.官员的考核
(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 。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 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官员的监察
(1)隋唐 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 。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 。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 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2.官员的考核
(1)明朝:考核有 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2)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 ,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的监察
(1)元朝:中央设 ,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 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能力提升】
1.根据《里耶秦简牍校释》中的记载,工作考核为最后一等的官吏、因身体有病患三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办公的官吏、有过错被免职或者被废黜的官吏,都要被派到六国旧地去任职。这一做法(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直接激化了秦末社会矛盾
C.促进了官员良性施政形成 D.反映了旧地官吏地位低下
2.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 )
A.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 B.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
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 D.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3.两汉时期,朝廷令公卿举奏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民间歌谣,作为官吏升黜的重要依据。这反映出汉代( )
A.民间歌谣决定官员升迁 B.政府注重对官吏的多重监督
C.政出多门导致社会动荡 D.考课制度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4.九品中正制明确规定中正官必须是中央政府的在职高官,这实际上是将汉代的乡里清议纳人朝廷选举的轨道,同时,这些高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由此可知,这规定( )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豪强的妥协 B导致选官权从中央旁落到地方
C.实现了政府对民间舆论的控制 D.有助于扩大士族的政治影响力
5.唐朝贞元十八年,中书舍人权德舆知贡举,祠部员外郎陆傪帮他物色贡士。时为四门博士的韩愈向陆傪推荐了侯喜、李绅、李翊等十人。韩愈在信中赞扬陆傪“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这表明当时( )
A.人才选拔兼顾多个阶层 B.官员考核的标准日趋严格
C.官员选拔存在荐举现象 D.门阀垄断政治局面被打破
6.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如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强化皇权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7.洪武十八年(1385年),吏部奏言,天下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朝觐官共4110人,考核其政绩,称职的435人,平常的2890人,不称职的471人,贪污的171人,阘茸(低劣)的143人。朱元璋下诏:称职的升,平常的复职,不称职的降,贪污的付法司治罪,阘茸的贬为民。这反映出当时( )
A.皇帝专掌官员考核权 B.政府重视官员绩效考核
C.官员选拔忽视“德行” D.官员考核体系较为完备
8.明中后期,以江南为中心,全国盛行创办“文社”之风。不同于以“阐明儒教教义,并激励学生去躬行道德”为目的的两宋书院,文社主要是“专门讨论科举制艺文章、磨炼作文之才”的文人集会。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B.理学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C.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文学发展 D.取士方式影响文人风尚
答案以及解析
【巩固基础】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考察(3)曹丕;家世;中央集权
2.(1)秦汉(2)御史大夫 刺史
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1)庶族(3)常举
2.(1)吏部 才能
3.(1)御史台 御史大夫(2)台谏合一
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会试;四书五经
2.(1)考满(2)大计
3.(1)御史台(2)监察御史 六科给事中
【能力提升】
1.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官吏考核中最后一等的或患病三月以上不能正常办公的或犯错的官员要派到六国旧地任职,体现了秦朝对这些官员的控制严密,反映了这些地方官员地位低,故答案为D项;这一做法无法体现对地方管理的加强,是惩处这些官员,A项错误;B项错误,秦朝暴政激化了秦末社会矛盾;C项与史实相反。
2.答案:A
解析:汉代孝廉重视品德,贤良文学、茂才重视才能,唐代贤良方正重视才能,“直言极谏”重视品德,宋代“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重视德才,清代的孝廉方正科重视品德,地方举荐后通过礼部考试任用,汉唐宋清等均重视德才等,故选A项;汉代察举制有利于豪族垄断政权,排除B项;唐朝科举制以诗赋为主,排除C项;“克服了”不合史实,恩荫选官在古代中国一直存在,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汉代的民间歌谣也可以作为评价官吏的依据之一,说明当时政府监督官吏的手段多样,B项正确民间歌谣是重要依据,但不是由民间歌谣决定官员升迁,排除A项;“政出多门”无从体现,排除C项;D项说法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
4.答案:B
解析:材料“这些高官对乡里清议的私家操纵也因此取得合法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相关势力的选管权,故B正确;A项“中央对地方豪强的妥协”说法片面,排除;C项“实现”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题干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
5.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唐朝贞元十八年,中书舍人权德舆知贡举,祠部员外郎陆修帮他物色贡士。时为四门博士的韩愈向陆修推荐了侯喜、李绅、李翊等十人”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着官员举荐的现象,C符合材料的意思;ABD选项都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故选:C。
6.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御史必得科举出身”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非常重视监察官的素质,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A。
7.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看,明代政府对官员的晋升、处罚是依据官员考核的结果,这表明明代政府重视宫员考核,故选B;从材料中看是吏部对官员进行考核,不是皇帝直接进行考核,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对官员考核的内容除了政绩以外还重视官员的道德,所以材料中官员考核的结果是综合了政绩与道德得出的,排除C;材料中仅反映了明代一次官员考核的情况,不能从整体上说明官员考核体系较为完备,排除D。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社”之风脱离了实际,变成了空虚之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敲门砖,反映了取士方式影响文人风尚,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取士方式影响文人风尚,排除A项;材料不是理学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强调取士方式影响文人风尚,而不是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文学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2